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艺术评论 >> 正文

羌族史诗片《迁徙》研讨会召开 这是“一部民族的心灵史诗”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09日11:01 来源:中国民族报

  近日,羌族史诗片《迁徙》暨宁敬武民族电影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部表现汶川受灾羌族群众异地重建家园的故事片,以1202名从汶川、青川地震重灾区搬迁到邛崃南宝山的羌族群众为原型,真实再现了一段悲壮豪迈的历史。该片导演宁敬武表示,该电影即将在全国公映,希望今后能拍出多一些深度、少一些遗憾的作品。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的重点作品,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工程负责人、北京市民委副主任牛颂坦言,《迁徙》是一部承前启后的作品。“《迁徙》不同于以往的民族题材电影,它并非单纯表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主题,而是一部民族的心灵史诗。在民族题材电影的升级转型中,应该有这样的艺术精品。”牛颂说。

  “我对《迁徙》里面表现的内容并不陌生。”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韦荣慧说,“我是苗族,苗族和羌族一样有着漫长的迁徙历史。现在越来越感觉迁徙在我们这些民族中是如此重要又如此沉重。电影《迁徙》对我来讲就是一场心灵的‘地震’。”

  近几年来,表现“5·12”汶川大地震题材的电影有一二十部,但处理简单化、模式化的现象比较普遍。在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看来,民族题材电影的强项可能并不在于情节和叙事,而在于某种生存状态的展示。“我们从这部影片中能感觉到羌寨里面有一种力量,他们内生的冲动以及每个场景、每个镜头所弥漫出来的忧伤情绪非常打动人。也许从个体的艺术形象来讲,这些电影人物并不突出,但是作为一个群像带给我们多方面状态的展示,非常有价值,也非常有力量。”

  《当代电影》杂志主编皇甫宜川认为宁敬武是一个作者型的导演,是一个有思想、有思考、有态度的导演,电影风格上追求纪实美学和现实主义,主题上则表现出连贯性——无论是《鸟巢》、《滚拉拉的枪》还是《迁徙》,都围绕“寻找”这一主题展开,体现出作者在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包括人类学层面的思考。

  民族题材电影涉及到宗教信仰的时候往往不敢触碰,一带而过。“《迁徙》将宗教信仰与现实生活的冲撞进行艺术再现,这是很好的结合点。”中国电影家协会民族电影委员会主任李倩说,影片并不回避“释比老人”(被羌族尊奉为可以连接生死界,直通神灵的人)的描述,而是选择将其真实呈现,因为这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由于种种原因,民族题材电影往往没有时间感。我一直在等待有时间感的民族题材电影出现,在《迁徙》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胡谱忠认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要展示少数民族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主体性。从这个角度讲,《迁徙》是民族电影创作里的一个超越。

  从苗族到羌族,如果说宁敬武在《鸟巢》、《滚拉拉的枪》里表现出的是观察者的身份,那么《迁徙》则开始指向内心。对每个人来说,家到底在哪儿?是几十平方米、产权70年的房子?还是某省某县某乡的老家?一定需要一个物质的所在,才能让灵魂有一个安放之所吗?带着这些问题,宁敬武开始了他的创作。“在海选演员时,曾经在北川找到演技很好、形象也很好的羌族演员,但是他已经不会讲羌语,最终没有选用,这很遗憾。我们决定使用羌语,虽然看字幕有点费事,但对一个民族来说,记录下它的语言也是这部电影的一个重要价值。”宁敬武说,他希望影片能够具有民族文化的人类学价值。

  《迁徙》的创作可谓一波三折,拍摄期间,遭遇汶川“7·10”特大山洪泥石流,山上的布景被冲垮,剧组损失了3辆车。无奈只好又辗转阿坝、甘孜等地拍摄。“其实每部电影都有艰苦的创作过程。”宁敬武说,他一直不曾放弃对民族题材电影的兴趣和思考。他表示对藏族文化很有兴趣,但是需要三四年时间的沉淀、研究之后才能动手。

  “我希望能够把源于民族文化的电影题材拍得更完美、更有现代意识,让更多的人能够有所启发和收获,这种收获要比看一部商业片大得多。”宁敬武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