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正文

刘文艳:珍贵的回报——山村扶贫纪实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07日15:28 来源:人民日报 刘文艳

  从上小学的时候就有捐赠的记忆。捐衣服、捐书本、捐文具,给那些边远山区的儿童,脑海中也曾经叠化出那些山区孩子们渴求的目光和兴奋的笑脸。参加工作后,也有无数次的捐款捐物,近些年还多了党员干部每年一次的固定扶贫捐款。在共产党人心目中,老百姓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扶贫无疑是我们的天职。但我们也想知道自己的捐款捐物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也就是款用何处、物落谁家?总觉得把自己的款物直接送到困难家庭,捐到最需要的人手中,心里才最踏实。

  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而且是组织安排的。辽宁省委开展了“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活动”,为每位领导干部确定了一个贫困家庭作为帮扶对象,一对一,面对面,不干扰基层干部正常工作。我所联系的贫困家庭,是朝阳凌源市大王杖子乡小刘杖子村南沟村民组赵恩海家。

  接受了这个任务,我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在组织确定了联系对象的第二天,我一结束工作,就马上和广电局蔡文君处长一起连夜赶往赵恩海家。听乡民政部门的同志介绍说,他一家三口人,赵恩海腿有毛病,媳妇有智障,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女儿,家里挺困难。

  第二天一早,我们终于到达南沟村民组,在村子最西头的半山坡上找到了赵家。尽管来前对这个家庭的贫困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但当我们走到这个家的门前时,还是有些惊呆了。

  一个不规整的小院,用泥巴和石头堆起半人高的院墙。两个木桩拴着一个用铁丝和木板条捆绑成的门,门用一条链子锁着。院子里有三间破损的土房,房子有窗户,但窗子上没有玻璃,几块撕裂的塑料布随风摇曳着,两扇屋门则连塑料布也没有,任秋风吹打。

  按照农村习惯,我向屋里喊了一声:“家里有人吗?”一个蓬头垢面的女人将头从屋门里伸了出来,没有说话,呆滞的面部没有表情。估计她就是赵恩海智障的妻子。不一会儿,在地里干活的赵恩海和他的姑娘赵晓晶闻讯回来了。赵恩海穿一身似黑又灰的棉衣棉裤,走路双腿有点跛,女儿小晶穿上红下蓝衣裤跟在爸爸身后,姣好的面庞流露出淡淡的愁苦。赵恩海打开门锁,带我们进院子。

  走进赵恩海一家三口住的屋,仍然是我们没有想象到的生活情景:屋里的土炕,坑坑洼洼,一块花布遮住半边,另外半边就露出了泥土,炕上周边的墙也斑驳不堪。土炕上堆了几条褪了色的花被子,已经补了许多补丁。一家之主的赵恩海一脸惆怅,智障的妻子邢彩双目光呆滞,未成年的女儿默然无语。

  我介绍了这次“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的活动安排,并向他们了解了家里有什么困难。赵恩海带着些许的羞涩介绍了自己的情况:他有严重的风湿病,媳妇三岁得了抽风病,智力只有三岁孩子水平,女儿小晶今年才十五岁,也辍学了,留在家里照顾母亲,兼顾地里的活。

  他说:“说起困难,谁家没困难,可政府没少帮我,民政部门给我送过一台电视,我还有政府的低保,也能对付过日子。我也没啥毛病,就是喝点酒。这回你们又这么远专门来看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我说:“我们这次来主要是先认认门,先了解了解情况,给你带来了一些米、面、油和水果。以后我会常来,我们共同努力把日子过得更好些。”

  我转身又看到了他家那坑坑洼洼的土炕。他解释说:“这炕、这墙都是媳妇抠的,没事她就抠墙。”我说:“我给你留下五百元钱,你想办法抹一抹,这睡觉多不舒服啊!下次我再给你带块厚一些的地板革铺上,还有些生活用品也给你带来。”赵恩海感激地说:“哎呀,你们这么关心,我一定好好整一整,下决心把酒戒了,好好过日子。”我接过话头:“是啊,把酒戒了,把家好好收拾收拾,好好种地,有时间了再打一打工,孩子也大了,日子会好的。”他说:“对,你就放心吧,你如果再来,我肯定让这个家变个样。”

  我带了相机,我问赵恩海,你家里没挂照片,你有照片吗?他说,有,在结婚证上,结婚后再没照相,已经十七年了。我说我们照一张全家福吧!他高兴地说:“太好了太好了!”女儿小晶把她妈妈扶了过来,告诉她照相了往前看。我看她头发太乱了,就说给她梳一梳头吧,女儿小晶拿了梳子给她梳头,梳不开,我拿起了梳子给她梳也没有梳开。小晶说给她别个发卡吧,别上好多了。我给他们一家照了全家福。然后给他们看了显示在相机上的图像,一家人很高兴。我说,我下次来时把照片带来。

  走时,他们一家把我送了又送,送了很远。

  第二次到赵恩海家已是深秋,赵恩海没在家。我们找到村民组长李淑英,李淑英说赵恩海带着女儿到凌源市里看病去了,把家钥匙交给她让她照看。她和我们一起来到赵恩海家,家里只有智障的妻子邢彩双。这次我给赵恩海家带来了上次照的全家福照片和一些生活用品。李淑英先帮我们把带来的新地板革铺在炕上,又帮我们把带来的五条新棉被、新被罩、新毛毯都换好。我们给屋里窗户上安装了金黄色的新窗帘,又把外屋门和窗户订上了塑料布,整个家焕然一新。

  李淑英是个十分热心的人,她又帮我们把赵恩海家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她说:“赵恩海和小晶回来,说不定怎么高兴呢,这家一下子变样了!”邢彩双虽然智力水平不高,但对这个家的变化还是有明显的感觉,她的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了欣喜。我又给邢彩双穿上了这次特意给她买来的新的绣花棉衣,她更加高兴起来,看着自己身上的花棉衣,再看看自己黝黑的手,自己张罗着洗了手,眼里也溢出了激动的泪花。我又用湿毛巾帮她擦了脸,梳理了头发,顿时她灰暗的脸变得白皙了,蓬乱的头发也舒顺了,看上去年轻了许多,眼睛也有了神采。

  走出了这个家门,我有了些许的安慰,但仍有许多的牵挂,特别是赵恩海的风湿病如果能治好,将是这一家改变贫困状态的根本和希望。

  回来之后,单位机关党委积极帮我联系省卫生厅派出的医疗小分队,派了一名大夫去给赵恩海看病。赵恩海按医嘱服药,风湿病有了很大的好转。这之后,我所在的单位又派出了工程小分队,赶赴凌源为他家整修了房子。

  第三次来到赵恩海家是在春节前几天,我特意上街赶了集,买了许多年货。这次来与上两次来时沉重的心情不同了,更多的是欣慰。

  那天我们是起早出发,到赵恩海家已经快中午了,阳光暖暖地照耀着。一进家门,我就发现这个家又有了新变化。原来黑乎乎的墙已经用旧杂志的纸糊过了,整个屋子因此而显得洁净和亮堂。墙上还贴上了两幅赵恩海自己画的画,一张画的是青翠欲滴、蓬勃向上的绿竹,一张画的是国色天香竞相开放的牡丹,画上写了感激党和政府的话,这表明了主人的感恩心情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我们给赵恩海一家带去的年货,有猪肉、面包,还有对联、年画、绢花、大红灯笼等,这个家又增添了许多生气。

  我给赵晓晶买了一件红色羽绒棉衣,一条蓝色牛仔裤,一双白色旅游鞋,小晶穿上很漂亮,她高兴地说:“谢谢刘姨!”我也给赵恩海买了一件新毛衣、一件新棉衣,赵恩海穿上很精神,脸上愁苦的表情也舒展开来,他说,多少年没穿新衣裳了。邢彩双也穿上了上次我送给她的新棉衣,又套上了同去的蔡文君处长送她的毛衣外套,一家人面貌一新,喜气洋洋。

  赵恩海兴冲冲地给我们讲他的下一步打算:“我看好了山下一处三间房子,房子比较新,有个院子,可以养点鸡鸭啥的,吃水也方便,要两千元,我想争取明年攒够钱买下来。过去做梦也不敢想,现在我有信心,明年种好地,再打点工,也不喝酒了,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我听了非常高兴,赵恩海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之火,这比什么都重要。我说:“这次我们单位省广电局给你补助一千元,我带来了,我再给你拿一千元,现在就把房子买下来吧!”他说:“怎么还能再要你的钱呢?已经帮了不少了,我自己张罗没问题!”我说:“你对生活充满信心,我就特别愿意帮你!”

  当我把两千元钱递到他手上时,赵恩海这个乡下汉子,眼里噙着泪光。

  这次走访后一家人再送我出来,他们的脸上带着笑容。赵恩海的腿似乎也不那么跛了,走起路来很精神,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智障的妻子也似乎有了一种新的感觉,她好像知道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变化;赵晓晶这个还未成年的孩子对未来的生活有了新的向往,脸上挂上了甜美的微笑。我心中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欣慰。

  应该说,我为赵恩海所做的,既是一个党员的分内事,也是我力所能及的平凡事。可是赵恩海一家却给了我深厚的回报:赵恩海感激的泪水、他的妻子邢彩双有了灵气的眼神、他的女儿赵晓晶甜美的微笑、一家人对生活燃起的希望之火,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这给了我最大的欣慰,使我感到助人之后的快乐,感受到真诚感激的幸福。有什么比欣慰、快乐、幸福更厚重的礼物呢?有什么比这些更厚重的回报呢?

  我的心里充满了对这一家人深深的感激,直至今天,依然温暖。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