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作品评论 >> 正文

笔走龙蛇写桥魂(刘康健)

——读陈奕纯历史文化散文《笔走汀泗桥》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06日15:55 来源:中国作家网 刘康健

  当中国著名书画家陈奕纯写的“汀泗桥”三个字,被镶嵌在古老的汀泗桥头时,我相信一个顶天立地的桥之魂站在了荆楚大地上,俯瞰着苍茫的云梦泽。我相信每一座桥都会有一个灵魂的,只是这灵魂会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地不为人知了。只有后来者拂去历史的尘埃,不断地打造和提升,才会使得桥魂崭新如初伟岸挺拔,桥也就又一次获得了新的生命。无疑,陈奕纯在重笔疾挫、气酣墨畅中诞生的三个大榜书“汀泗桥”,又一次使八百岁的汀泗桥的灵魂铮然有声,为世界所瞩目。

  汀泗桥的魂灵诞生于仁义。南宋淳祐年间,风雨中走来了一个叫丁四的农民,身上背着草鞋,在沿途叫卖。丁四的日子并不好过,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可他却把打草鞋和卖草鞋积攒下来的银子,修起了一座有楼有台,可为行人遮风雨的石拱廊桥。于是两岸的人们从此不在蹚水过河,商贾行人从此可在桥上遮风避雨。再去寻找卖草鞋的丁四,人早已作古,荒冢一堆草没了。人们感叹丁四的仁义之举,义薄云天,可昭日月,就把此桥叫做“丁四桥”了。后来桥依河而建,自然就有了水字旁,叫成了“汀泗桥”。这是一个卑微灵魂的诞生,带着古老的仁义道德,在民间流传了八百年。

  汀泗桥的魂灵扬名的是战争。一座闪耀着仁义光辉的桥,偏巧架在湘鄂赣三省交界地区出长江水道的必经之处,其北、西、南三面环水,扼粤汉铁路之咽喉,是南粤经长沙过岳阳到武汉的关隘。得汀泗桥,则武汉安,失汀泗桥,则武汉危。无可选择,仁义的汀泗桥在战火颤栗,成为兵家的必然战场。于是就有了1856年6月太平军的西征武昌,陈玉成将曾国藩率领的湘军赶出武昌城,退守汀泗桥,躲进墙高两丈、大门上包着铁皮的寿春堂。太平军火攻寿春堂,曾国藩在援兵营救下得以逃生。于是就有了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军高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从长沙兵分两路,一路沿粤汉铁路过岳州,一路从湖南平江入湖北通城境,过崇阳,包抄汀泗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官兵在这里与北洋军阀吴佩孚部决一死战。汀泗桥战役决定了北伐大业——问鼎中原之成败,更决定了吴佩孚“一战定中国”美梦的成败,也使叶挺独立团同汀泗桥一起名扬天下。

  站在历史给出的悖论面前,陈奕纯有些踌躇:仁义水晶般的纯洁与战争野蛮的杀戮,都是历史强加给汀泗桥的东西,无辜的桥承受了命运中许多不能承受之重,自己还能为古老的汀泗桥做些什么呢?他感受到手中狼毫泰山般的份量。是啊,陈奕纯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汀泗桥被撕裂的灵魂,他们隐现在历史的烟云里,拷问着自己。他的脑海里一直震荡着汀泗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陈奕纯自幼练习书法,至今已有四十余年,对于历代、现当代的名碑法帖,都曾潜心研习过。在孜孜不倦的学习与钻研中,他慢慢体会到,书法的最高境界应该建立在“天然”与“工夫”之上,当“道”与“技”二者高度融合,达到“天人合一”,化为书法家所要表达事物的灵魂。同样,“汀泗桥”的题名必须对桥的灵魂来一次提振和重塑。

  用书法文化重塑汀泗桥的魂灵。苦思良久,陈奕纯知道题写“汀泗桥”的桥名,无疑是重塑汀泗桥的灵魂,它不是一个普通的、简单的牌匾,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一段非常特殊、复杂、厚重的历史,不是任何一种书体能担当得起。所以,他下决心要打破自己以往固有的书法模式,力图笔墨情趣随题材、内容而变化。可是,每一种书风的形成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短时间内要改变、突破谈何容易?他只有紧紧抓住书法创作的三要素——形式基点、技术品位、创作意识。于是,陈奕纯关闭了通讯工具,谢绝了来往,闭门不出,潜心研贴,苦寻艺术创作的妙境。他日夜临习摩崖刻石《石门铭》、《瘗鹤铭》、《经石峪金刚经》,企图从中寻找到最佳的感觉。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忽然,他发现在仿古宣粗涩的背面上书写效果更好,当翌日的第一道晨光射向他的画案时,渴求已久的“线的美”、“光的美”、“力的美”齐齐到来了,“汀泗桥”三个大榜书在重笔疾挫、气酣墨畅中诞生。纵观“汀泗桥”三个大字,可以看出陈奕纯的书法艺术灵感植根于文化传统的养颐,得益于自然万物的生命意念,创新于艺术本体的兼容和张力。“汀泗桥”的书法艺术具有遒劲朴实、厚重洒脱、儒雅自然、飘逸灵动的视觉美感,是因为,陈奕纯创新了艺术的理念和思维,把握了

  回归传统、儒雅传统、创新传统的观念,以及对艺术生活的深入观察和对书法本质的深刻把握,有了这种儒雅之道,一旦进入艺术创作境界,那种个性鲜明、神采飞扬、用笔简洁流畅、章法考究规范、刻画细致入真、意蕴深邃隽永的行草艺术,自然显示出娴熟的艺术功力、大巧若拙、质朴无华的表现手法,以及表现出力透纸背、气贯如虹、境界高妙的视觉景观。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