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正文

王必胜:临海长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6月02日20:51 来源:人民日报 王必胜

  临海,也许这个地名引发不了你的联想,若望文生义,濒临大海之意庶几可近。是的,这个浙江东部的县级市,当年的命名也许因了地理的概念,这里是中国东部版图上一个离大海不远的地方。她悠长的历史,独特的地势,不可小觑。

  自上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大海成为当下经济实力和知名度提升最为便捷的依托,走向海洋,开掘海洋经济,成为一时热门话题。当你亲临这里,自会感到傍山临海是城市的一大优势,利用地利之便,唱念“山海经”,这一新的美好蓝图,固然不乏亮点和光彩,然而,作为一个千余年的老城,那些古意悠然的城墙老街,幽深的文化遗存,历史风物,也足可成为依山傍海的县城最为骄人的景点。

  这是一个全方位的文化景观,山水人文,无所不包,历史风华,绚丽灿烂。有所谓“一江抱城,三湖点缀,六河交错,八山环绕”之说。山水自然,可以托举出一个城市的灵魂与神采。城不在大,地不言广,有山则名,有水则灵。临海的山,有浙东括苍山脉系的巾子山、北固山,而水,则是通江接海的灵江,绵延秀丽。在城市中心也有一方玲珑的水面——东湖,为北宋时开凿,千年的风华涵纳其中,足可以找寻到无数迷人的故事。当然,还有那些声名显赫的文化大家戴复古、文天祥、方孝孺、徐霞客、朱自清等人的踪迹,以及保存完好的紫阳老街、桃渚古城,这些都是越千年风雨而生机傲然的去处。

  行走临海,最为震撼的是台州府城墙。临海旧为台州所辖,古城有城墙护卫,早在东晋安帝时就已开建,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到明代始有今日规模。这依山傍水的城墙,被誉为江南的“八达岭”,文物专家罗哲文说它是八达岭长城的“蓝本”和“师范”。仅这一称誉就足以诱人了。从外形上看,五千多米长的城墙,蜿蜒连绵,青砖碣石,雉堞连云,马面赫然,瓮城幽深,掩映在青山绿树中,一如八达岭长城的壮观宏伟。路基的石料,开间的尺度,砖石的色泽,以及高矮参差的墙体,也如八达岭长城的翻版。背靠北固山,前面又依偎着明珠似的城中湖——东湖,山环水绕,城阙俨然,叠拼成一幅动静相宜的图画,豪迈古朴与婉约灵动,相辅相成,为临海景观的集大成者,也展示出山水城市的特色景观,而这恰是南方长城的特色所在。

  关于临海城墙的作用有二个,一是为了抵御海边倭寇的侵扰,自唐以来,历朝历代修缮城墙,尔后,随着政治版图变化,台州、临海在各个时期的归辖多有变易,城墙虽屡遭拆毁但基本构造却保存着,到明代有了第五次的修缮,方形成规模。另外是防洪固城,城墙有三分之一沿灵江而建,既防山洪暴涨,也防海潮倒浸。加固城墙,修筑长城,为历代官吏所重视。如此一来,这两大功效就增加了临海长城的传奇色彩。

  拾级而上,巍峨的198级的台阶高耸壁立,考验人的耐力,山顶处,有揽胜门,可观山势高拔,城郭嵯峨,苍莽的远山,葱郁的田园,天地间陡增豪迈之气。门后立有一尊戚继光的铜像,神情严峻,英气逼人,不远处有戚公祠,陈列的战袍与箭矛,仿佛诉说着城墙的深重历史。自晋代以来,为了抵御倭敌入侵,也为了阻止洪水浸灌,临海人民几经修缮,渐成规模。到明代,大将戚继光受命镇守八年,在台州临海一带,与海上倭寇九战九捷,城墙的护卫之功自不可言。戚继光在1555年任浙江参将,先后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为提高部队战斗力,他从金华、义乌招募农民和矿工三千余人编成戚家军,创编了可随山地地形进行战事的“鸳鸯阵”,杀敌卫城,声名显赫,创造了史上有名的“台州大捷”。为了守城所需,他与台州知府谭纶一道,对旧城墙多次进行修缮。据载,他们“改造临海古城的结构,将其加高加厚,并创造性地修筑了十三座二层空心敌台。以临海古城为据点,策应闽浙沿海守防,屡败倭寇九战九捷,大振国威。以至后来,戚继光调往北方防务任蓟镇总兵时,将他在修筑城防的经验,运用到北方长城的增扩加强。今存蓟镇、昌镇、宣府、大同等镇的长城,都曾按他的规划设计加强。”同他的战名一样,他修缮加固的南方和北方长城,青史有名。

  站在城墙巅端,初春的阳光炽烈。榕树如盖,樟树挺立。斑驳的砖石,戚家军遗迹,仿佛诉说着那金戈铁马、号角连营的抗倭战事。城墙是纪念碑,是史书,一本无字大书。兵燹寇祸,天灾人祸,也不曾消磨这砖石雕刻的深深印记,一任岁月的风烟,长城高墙千古屹立。戚公祠陈列有这位能文能武的大将军的诗文,他曾有兵书和诗词多部。他写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名句,豪气干云,进退荣辱并不重要,海晏河清,安宁祥和,夫复何求?一代英灵,耿耿心志,日月可昭。历史是一面镜子,当今之世尚不安宁,特别是在眼下,那片东方海域常常泛起不平静的涟漪,这份历史记忆,更让国人深思。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