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开拓黄梅戏全新艺术题材创作

——专家评价安徽省重点演艺项目、原创黄梅戏剧目《小乔初嫁》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31日20:12 来源: 光明日报

  本期主题

  5月29日晚,北京天桥剧场上演了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主创的大型黄梅戏《小乔初嫁》。此剧由曾获得曹禺戏剧文学奖的盛和煜担纲编剧,由曾执导 过秦腔《花儿声声》等多部优秀作品的一级导演张曼君执导,作曲为安徽省著名黄梅戏作曲家徐致远。优秀青年演员何云、梅院军分别扮演小乔和周瑜,中国戏剧梅 花奖获得者董成扮演曹操。

  历经长达一年时间创作、排练和精心打磨,《小乔初嫁》今年2月在安徽合肥首演,4月亮相深圳文博会,随后在广东等地进行了巡回商业演出,在 业界和演出市场均获得高度评价。本期《论苑》刊发戏剧界专家学者对该剧的点评,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被誉为“黄梅戏艺术题材创作上的全新开拓”的原创剧 目。

  剧情简介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三国时期,为统一天下,曹操兵犯东吴。东吴任命周瑜为兵马大都督,率军抵御。曹操施反间计,声称东吴只要献出绝代佳人小乔,便可罢兵。一时间,东吴君臣猜忌,军心涣散,作为小乔的丈夫,周瑜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为了心爱的周郎,为了江东数百万父老乡亲的安危,温婉善良而又深明大义的小乔于月夜乘一叶小舟过江,直赴曹营,智斗曹操,演绎出一个弱小女子的伟大爱情故事和极具传奇色彩的“救国”故事。

  小乔形象的深情重塑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龚和德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有这样的记载: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孙策(孙权之兄)攻取皖城,“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小乔作为东吴统帅周瑜的夫人,在这样一场决定尔后魏、蜀、吴三足鼎立的著名战役中,有过何种心情、何种作为,却是历史记载的空白。这给后来的艺术创作留下了“弥补”空白的诱惑。

  盛和煜为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创作的《小乔初嫁》,开头有短小的《序》,用曹操六句唱词及几句对话,交代了曹军剑指江南的紧迫形势,以下是《打豆腐》《劝和》《送郎》《作赋》《过江》《破曹》六场戏。结构精巧,情节顺畅,语言清新、隽永,为我们重塑了一个崭新的小乔。这是“硬性”的三国军事题材极其少见的“软处理”,是一出洋溢着青春气息、生命情趣的抒情喜剧。其重塑机杼,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紧扣初嫁。谈到赤壁之战,总会想起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剧名《小乔初嫁》即取自此词。出场的小乔,是战事爆发前,结婚才十来天的新娘子。她带着新郎周瑜到“多年邻里,情逾姐妹”的豆腐店女主人叶儿姐姐家去串门,让新郎在好友面前亮相。这个情境设置,不仅使《打豆腐》这场戏通过小乔向叶儿姐姐诉说新婚的甜蜜而显得风光绮丽,也为以下《送郎》的情意绵绵,《过江》的勇于自我牺牲,铺设了厚实的情感基础。

  二、突出民间。与初嫁这个情境设置密切相连的是小乔的身份设置:“小乔本是民间女”。把小乔写成民间女子是有史可依的。据《江表传》,孙策曾对周瑜说过:“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而设置小乔的民间身份,从演出的外部样式来讲,正是小乔的民间身份,才适宜于以民间方式抒发感情,从而同古典戏曲如京剧的“袍带戏”的演法,明显地区别开来。突出民间更内在、更深刻的意义,还在于由小乔—叶儿—王小六这条民间人物的关系线,引向更深广的东吴民众。所以《小乔初嫁》就与黎民百姓的命运联系了起来,就有了小乔与周瑜的琴瑟和鸣、儿女情长;有了叶儿与小六的磨子悠悠、难舍难分。桥头、田塍、河汊、长亭,四面八方汇聚起来的女人送着穿上号衣的丁壮,“送郎调”如潺潺溪流,从女人们心底流淌出来,成为此剧的第二个抒情场面。

  三、改造传说。大概从唐代开始,民间传说中已将曹操发动的这场战争同小乔挂上了钩。杜牧《赤壁》诗句可以为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建成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是曹操赤壁兵败两年后的事。台成,曹操“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以曹植之赋最为华美,深得曹操欢心。这篇《铜雀台赋》,到了罗贯中编撰的《三国演义》中就多出了“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等句。小说既写诸葛亮在周瑜面前背诵此赋时,故意将“二桥”曲解为“二乔”,以激怒周瑜;又在后面写到曹操横槊赋诗时,当着众将,自称:“如得江南,当娶二乔,置之台上,以娱暮年。”这就把传说与曲解,坐实为曹操的行为动机了。《小乔初嫁》在利用这个传说时,又作了改造,深化为曹操的一种军事计谋,使此剧的戏剧性更有波澜。

  大手笔的《小乔初嫁》

  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 崔伟

  看戏前想不到,这样一个看似“毫无新意”的题材和被人津津乐道了千百年的人物,竟能写得如此妙笔生花,演得如此色彩斑斓。

  尽管背景仍是三国鏖战,人物仍是小乔、周郎、曹操,关系仍是男人间战争中的较量和对女性的那种“激情”,但这出戏讲述的故事不但为我们展示了以往不同的情节面目,营造出浓郁人情味和充满寓意性的人物群体,更重要的是写出了小乔美貌之下的那种平易、良善、从容,当然还包括人物在以往同类题材中所缺乏的内心智勇与性格的可爱。让我感慨的是,盛和煜这些年写戏尽管不多,却以其艺术智慧与创作才情营造设计了一个令人惊奇的生动故事,让人看后激动不已——不仅是为他故事构思的奇巧,更为他创作才华的奇妙。尽管我始终对近年出现的文学能拯救戏曲的观点持保留态度,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但看了这个戏又不能不让人感慨,真正的好本子是多么重要!

  盛和煜的创作中总能寻找到属于作家个性的独特人物发现和故事开掘视角,创造一片多彩生动的艺术天地,更重要的是他总能在笔下写出看似生活中的盛和煜难以企及的生动形象情态、鲜活人物心态和意味深长的人生状态。我尤其认为,戏中令题材满盘皆活的关键是设计了豆腐夫妻王小六和叶儿,这对与小乔总角相交的平凡夫妻有着对战争、对权势、对和平、对生命、对男情女爱,鲜活、独特、真实的感触与行为,正因为他们始终沉浮于小乔、周郎之间,通过他们的行动与语言所反映的情节内容,自然就比仅通过小乔、周瑜、曹操等政治人物表现述说要感性鲜活,能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性与更亲和生动的表现力。从而也使这部戏故事尽管集中,人物并不繁多,但因为戏剧构思的奇巧,于是其蕴涵的意蕴深度和题材,便会将观众的思考感触发散得更广阔、感性与深刻。

  美,是张曼君导演极为追求的艺术目标,她所擅长的运用强烈动作、运用梯次与开合舞台空间,特别是极力追求色彩表现戏剧与情感高潮的风格,在这出戏中同样有了新的更具艺术生命力与表现力的成功创造。如:在时空运用上的流畅简洁,对小乔过江场面的诗化处理,对于小六夫妻平民生活理想与独特内心世界的质朴开掘,特别是对舞台色彩极具视觉冲击力但又饱含张曼君这位“强势”女性导演特有的浓郁氛围营造,使盛和煜不凡的文学之韵拥有了更有观赏力与打动力的立体舞台,特别是属于戏曲的欣赏效果,令人难忘。正是因为这出戏文学剧本的坚实支撑和文学意境的强烈感、独特性,更加使得惯于为舞台呈现费尽苦心的张曼君在导演面貌上有了新的升华与独特的创造。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演员同样令人叹服。几个演员都为角色创造付出心血,并塑造出了生动鲜活的舞台形象。何云担纲小乔难度不小,要演出人物外在的绝美,更要演出她内心的坚韧、善良、自珍、决绝以及虽身处深宫但却不能泯灭对平民生活的那种浓烈向往。何云演得认真而感性,形象感和内心戏完美协调、相得益彰,让人在接受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对她的艺术条件与实力印象尤深。其他演员,如梅院军、孙娟、王成、董成等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很好地用艺术感染力、表现力承托起整个戏。

  不落窠臼辟蹊径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博士生 周慧

  带着对历史的凝重思考、对人性的深沉探究、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向社会奉献出了倾力打造的三国题材的黄梅戏《小乔初嫁》。

  一、由内而外,以静写动的编创手法。《小乔初嫁》可以说是颠覆了留存于多数人心中的那段有关“三国”的传统印记。剧作者盛和煜深知写戏非撰史,重在人物内心的挖掘与情感的抒发。由此,该剧不仅保持了剧作家一以贯之的,既简洁清丽又饱满丰厚的创作风格与艺术追求,更充分体现并彰显出了中国戏曲重在意境、讲究韵律和节奏、追求象征与写意的本体特征。这不仅吻合了黄梅戏清丽质朴、温婉细腻的风格气质,实现了创作题材与艺术载体、内容与形式的完整统一,更充分发挥了黄梅戏长于抒情的艺术优势。

  二、黄梅戏小戏《打豆腐》的高妙之用。《打豆腐》系黄梅戏传统小戏,说的是小夫妻过新年打豆腐的故事:一大早就出门买豆子的王小六傍晚回家时却搬回一袋河沙。妻子又急又气,无奈之下,只得向邻居借豆子。可一贯使赖耍滑的小六为了逃避劳动,磨豆子时花样百出,险些将贤惠能干的妻子气走……为能将妻子留住,小六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最后夫妻二人和好如初,重打豆腐过新年。

  在《小乔初嫁》的舞台上,在所谓“三国”大戏的故事构架与人物关系中,将《打豆腐》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与主要事件等基本不变地写入其中,起到了“一箭双雕”的艺术效果:不仅有效保持并增强了黄梅戏应有的艺术风格与气质,更实现了该剧的平民视角与民间话语,使得“庙堂之高”的贵族与“江湖之远”的贫民彼此之间相互渗透成为一种可能,使得似乎已不食人间烟火的小乔、周瑜等诸多人物霎时落到了人世、扎根于民间,与市井百姓成为一体,接了地气、有了生气。

  三、“不动声色”的导演语汇——“天下豪杰的忠贞加起来,也抵不上一个女人的痴情”。这是剧中的华佗送与曹操的一句话,可谓意蕴深远,内涵无限,隐藏着极其丰富的潜台词。剧中的这份痴情,既是小乔给予爱人周瑜的,又是源于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是对于平静安康生活的渴望与向往而给予天下苍生的。有了这份痴情,她才能将生死置之度外,才有了独自一人渡江而去,直赴曹营的勇气和胆识;也有了面对曹操时的那种淡然、沉静、鄙夷与不屑,才有了完全可以与曹操相抗衡,甚至是将其击倒与打垮的强大气场……

  怎样淋漓尽致而又“不动声色”地诠释和展现这种“痴情”,确实一个大难题。为此,张曼君导演提出了她对该剧的风格定位,即“不动声色中听惊雷,不动声色中见玄机,不动声色中现波澜”。《破曹》一场,小乔一人披着晨光,袅袅而来。此一时,小乔与曹操分别站立于舞台的两侧,没有过多的舞台调度,也没有任何肢体动作,只有二人静静地对话。在极其简洁对话背后,潜隐着的却是解读不尽的丰厚的内心世界。

  爱情与战争两条主线交相辉映

  戏剧评论家 安志强

  盛和煜要写“小乔”,由张曼君执导。听到这个消息,我着实有些困惑。小乔初嫁怎么写?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说的都是周瑜赤壁之战的事儿。再翻三国,真的找不出小乔的什么记载来。盛和煜怎么写?

  待看了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演出的《小乔初嫁》,眼前豁然开朗。这是个新编的故事:两条线,一条自然是小乔初嫁,写的是周瑜同小乔的爱情;另一条线是战争——赤壁之战。爱情在战争的烘托下,显得很神圣;战争在爱情的映衬下,显得很从容。

  那么,爱情这条线是怎么同战争掺在一起的呢?《小乔初嫁》用了《铜雀台赋》中的两句赋文:“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铜雀台赋》是曹操之子曹植的名作,原没有这两句,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杜撰出来的。如今,这两句假文成了黄梅戏《小乔初嫁》的戏眼。曹操故意在绝色美女(小乔)的画上作此赋,并派使臣面见周瑜,指名道姓要周瑜用小乔换取曹操的退兵。果然,曹操的诈术扰乱了江东大军,士兵们得知“周大都督有私心,他保老婆让我们卖命”,军心大乱,逃兵纷纷。小乔成了赤壁之战的关键人物,小乔初嫁就这样卷入了赤壁之战的漩涡。

  精彩的场面出人意料地产生了。侍女报道:“夫人她一个人,悄悄过江去了。”我们看到,周瑜站在江岸,手中攥着小乔留给他的书信:“周郎:我过江去了,去找曹操,请他兑现诺言。你不要替我担心,江东父老也不要替我担心。我是周郎的妻子呀,晓得么。”江涛拍浪,明月照着大江,一叶小舟向江北驶去。小乔站在船头,神色平静。江风吹拂着她,裙袂飘飘。撩人的黄梅调对唱倾吐着周郎、小乔相依相念的心曲。

  曹营中,小乔披着一抹晨光,袅袅而来。她与曹操的对话,机智敏捷,不仅侃侃道出对周郎的深情,还直接要求曹操兑现罢兵的诺言。曹操忍着头疼,吩咐置酒楼船,要与小乔对酒赏月。丝竹声中,曹操与小乔论起了短长。曹操说:“可怜东吴无男儿,尽是些花儿鸟儿语鸳鸯。”小乔从容应对:“说什么东吴无男儿,你睁眼看一看,江对岸呼啦啦‘周’字帅旗迎风扬。”曹操耻笑周郎:“娇妻都落在我手上,还要称什么英雄世无双。”小乔轻轻驳回:“言而无信施伎俩,我替丞相臊得慌。”此时,曹营鼓噪,士兵们因为小乔已到,而曹操又不践行诺言,于是军心大乱。接着,周郎率兵过江,杀入曹营。

  京剧《群英会》“对火字”一场,鲁肃在请诸葛亮进帐面见周瑜时有一句台词——“有请活神仙!”如果说,诸葛亮的活神仙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同,那么,《小乔初嫁》一剧则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仙女形象。

  所谓佳作,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好听的唱腔,好看的表演。《小乔初嫁》的演出,对于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来讲,有特殊的意义,不仅因为她是佳作,重要的是,她的创作在黄梅戏这个剧种的创作上具有空前的开拓意义,这是黄梅戏剧种创作在题材上的新开拓,我不敢说她是黄梅戏创作中里程碑式的作品,但我想说,她是黄梅戏艺术题材创作上有了新开拓的一个重要标志。

  蔚为黄梅戏的大观

  中国戏剧杂志主编 赓续华

  中国戏曲号称三百多个剧种,最活跃的不过十种出头,黄梅戏是当下最具活力最受欢迎的剧种之一。然而一个时期以来,黄梅戏的好剧本寥若晨星。201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等来了大作家盛和煜的佳作——《小乔初嫁》,请来了大导演张曼君执导,汇集了安徽省内外的精英,精诚合作,捧出个黄梅戏的“大金娃娃”。

  黄梅戏《小乔初嫁》的头功,是盛和煜的文学剧本上乘,用导演张曼君的话说,排演中只字未动,无懈可击。全剧洋溢着苏轼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境。在盛和煜笔下,“小乔本是民间女”,新婚燕尔,春宵千金,甜蜜幸福。曹操的一纸战书破坏了她与周瑜的琴瑟和鸣,美丽多情的小乔深明大义慷慨凛然,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天下苍生得安康。俨然神女也,女神也。

  盛和煜与张曼君是艺术上的绝配。他们之间的合作就三个字:“你懂的!”凡盛和煜的剧本,张曼君的舞台呈现皆灵光烁烁。《小乔初嫁》更是二人艺术成熟期的默契神交之果。观众看戏,一会儿感受到庙堂之肃穆;一会儿见识了小巷磨坊的灵动。在张曼君的眼里,小乔既柔情似水,亦阳光雄浑,她是贤妻,是良友,是一位勇于担当的巾帼英雄。在家国命运生死攸关的历史节点,小乔的壮举诠释了站在英雄身后的女人的巨大人格力量。其实,历史上的小乔是否只身赴敌营充当人质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编导以传奇的天才想象,构架了一个戏剧空间,让名垂青史的英雄美人在黄梅戏舞台上以命换心,为观众打开了认识历史人物的全新视角。女人在男人的世界里,不再是被动的牺牲品,不再是红颜祸水,而是替夫分忧,挺身而出,柔肩担道义,痴情救家园。这正是小乔这一艺术形象启人妙思之处。

  守住黄梅戏的本体,彰显黄梅戏特色,不仅是主创者盛和煜、张曼君、徐志远、黄永碤、邢辛、蒋建国的追求,且已成为《小乔初嫁》的底蕴。王玲的造型、服装以及演员的表演也都指向这一目标。何云饰演的小乔可圈可点,董成的曹操一角很有历史深度,其声腔有徽调京腔之凝重,又透露出黄梅调的质朴亲民。孙娟饰演的叶儿,王成饰演的王小六神采飞扬。“打豆腐”“送郎调”,传递出黄梅戏的风情。

  《小乔初嫁》是盛和煜心中的会意,是张曼君心中的向往,是徐致远心中的意境,更是何云、董成、孙娟、王成及所有演员的梦想。这一切叠加起来,蔚为黄梅戏的大观。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