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军事文艺 >> 作品 >> 正文

野战师速写(2)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30日14:08 来源:马晓丽

  当年的团长如今已是一师之长了。我来师里体验生活,正赶上集团军对几个师单位的干部进行考核。考核安排的很紧凑。晨起实弹射击,当场报出成绩 ——优秀。接下来考政治教育、军事理论、标图、绘图。我注意到师长虽然答题很快,但每次都坐在电脑前不厌其烦地检查,直到最后一分钟才交卷。这就是他,我 想,以他的心气是不允许自己出一丁点纰漏的。果然,师长每门都是满分。最后考体能。跑三公里时,我担心得要死。倒不是担心师长,师长的身体素质很好,一直 跑在最前面。我担心的是政治部主任和年纪稍大的一位副师长。跑最后一段路程的时候,副师长明显体力不支,已经落下一大截距离了。我使劲儿喊“加油!”还觉 得不够劲儿,干脆冲动地跳进场地,朝副师长喊:“我陪你跑,给你加把劲!”副师长根本没睬我,本来已经拖沓下来的脚步,此刻却突然加速甩掉了我,一路“啊 啊”地狂呼着冲向了终点。我热脸贴了个冷屁股,赶紧识趣地退了回来,这才发觉自己刚才的举动有点过分了。毕竟,他们是军人,军人是男人中的男人,这样的男 人在任何时候遇到任何困难都不会在女人面前示弱的。考核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在集团军的几个师单位中名列前茅!师长顿时心情大好,那叫一个笑逐颜开。虽然没 放出“第一不是我们师哪行!”的狠话,但跟兵说这话的劲头没啥两样。

  师改旅的消息来的很突然,当时全师正在野外驻训。我不知该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就故作轻松地跟师长开玩笑说,真对不起,我来体验生活,没 想到把你这个师给体验没了。我这样是顾忌师长此时的心情,希望能用轻松的方式来化解这个不轻松的话题。师长果然笑了,说我也没想到自己成了这个师的最后一 任师长。不过,能成为最后一任师长,我倒觉得挺光荣的。没事吧你?我问。没事,师长说,师改旅是大势所趋,早晚的事,不改怎么强军?不改怎么打仗?我问那 你怎么办?我得保证师改旅顺利完成,师长说,然后再去军里待命。见师长一脸的坦然,我这才松了口气,说也好,这样你还能放松一阵儿,我看这一年多你一共也 没回过几次家,也该喘口气了。师长说是,当主官带部队真是连口气都不敢喘。你舍得这个师?我又问。说实话是有点舍不得,师长感慨地说,你都看到了,这真是 一支好部队,而且这支部队现在正处于最好的时期,各方面都在往上走。我和师长对望了一眼,一时无话。

  我以为这个消息定会在团里引起很大的思想波动,因为师改旅对营团干部的使用提拔影响最大。出乎我意料的是,团里好像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太阳早上 照常升起,出操的脚步声口令声依然整齐嘹亮,每天的训练学习还在按计划进行,下半夜仍会准时被炮兵训练的炮声惊醒,连帐篷外的蛙鸣都照旧从夜晚直吵到天 明,表面上一切正常。但是私底下呢?我很想知道私底下他们会怎样谈论这个话题。

  野外训练很紧张,几位团领导整天忙得团团转,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才能倒出工夫闲聊几句。我跟团领导凑在一个野战帐篷里吃饭,师改旅自然是这几日的 主要话题。令我感到惊讶的是,面对这么重大的变故,谈论这种关乎个人升迁去向现实利益的话题,他们竟与师长一样谈得平静从容、波澜不惊,那感觉就像是在谈 论一桩演习中突然出现,但并非完全出乎意料的新情况。他们在突然变故带来的不确定性面前,表现出的那份淡定和超拔,令我感慨良多。也许,这就是真正的军 人,我想。在他们身上有着只有真正的军人才具有的那些品格:训练有素、处变不惊、服从命令、忍辱负重、自我牺牲。

  野外驻训结束之前,师里召开表彰大会。师长特意告诉我,这是最后一次全师人员集中在一起搞大型活动了,让我要好好感受一下这个场面。我明白师长 的意思,师改旅一启动,整个师面临解体,今后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所以,这次表彰大会就成了全师的最后一次集体亮相。大概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所 以那天表彰大会的热度极高,几乎从始至终一直都处于燃烧的状态。从会前的拉歌开始,全场就被点燃了。从军多年,我见过无数部队拉歌的场面,但从不曾这样地 令我震撼。每个兵都一手攥着一个饮料瓶,饮料瓶里装着石子制造声响。前边指挥一个手势,后边兵们立刻高呼着晃动饮料瓶,立刻,年轻的呐喊声和着锣鼓点声冲 天而起,震得周围的山都跟着颤抖。那边指挥再一个手势,这边喧天的声响立刻戛然而止。接下来,指挥举着旗从前往后跑,跑到哪里哪里的兵就站起来高呼着摇动 饮料瓶,远远望去,整个队伍就像是一条舞动起来的长龙。

  太阳很烈,炙热的阳光肆无忌惮地泼洒在会场上,为沸腾了的兵阵助燃。离好远都能感受到一阵阵蒸腾而起的热浪,那热浪带着兵的汗味,带着军人的血 性,带着青春荷尔蒙的气息翻滚着扑面而来,猛烈地撞击着你,撞得你心潮起伏、热情澎湃,情不自禁地想跟随他们一起呐喊,跟着他们一起燃烧。后来师长告诉 我,会前他特意交代要延长大家拉歌的时间。这是最后一次了,师长说,得让大家唱得痛快点,唱得尽兴点。以后怕是再也见不到这个场面了……师长忽然打住话 头,脸上掠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伤感。

  旅  长

  师改旅进行得很顺利,但最后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师长高职低配,被任命为新任旅长了。要知道,8年前他就是旅长了,何况这期间他不仅经过了国防 大学的培养,还被选派出国深造过。师长本人倒没事人似的,只略带遗憾地说,担心把副职给耽误了,没想到师长此刻想的竟然是身边几位副手。我不知道副手们是 否会理解师长的心情,挺担心有人会误解他把着主官位置,影响别人的提拔。师长却说不会,说他了解他们,再说当领导得心胸宽广,不能怕误解,还得能承受误 解。接着,就给我讲了苏宁的两件事。

  一件是苏宁对上的事。苏宁的顶头上司对他不好。那人是个大老粗,排斥苏宁这种有文化的干部。他经常有意难为苏宁。比如,团首长每人都有车,独独 不给参谋长苏宁配车。我问苏宁的反应。师长说苏宁始终逆来顺受。我问为什么?师长说,他是个视军事为生命的人,只要不干涉他钻研军事,受多少委屈他都不在 乎。师长说,苏宁牺牲后,那人特别内疚,把自己关在办公室久久不出来。一件是苏宁对下的事。苏宁手下一位科长总请假回家,苏宁训他,说你他妈的总回什么 家?科长就当着大家的面跟苏宁大吵,事后苏宁偏偏又准了他假。我问为什么?师长说,苏宁心太软太善良,总为别人着想。他不仅不记仇,事后还三番五次去为科 长跑房子。科长在苏宁牺牲后才得知了实情,他后悔不已在苏宁灵前痛哭失声。

  你也误解过苏宁吧?我问。是,师长说,我是到后来才理解,参谋长为什么说我狗屁不是了,因为学生兵不了解连队,不能带兵。参谋长就让我下到连队 从基层干起,当我有了一定的带兵经验之后,参谋长才把我调来当参谋,一直跟着他,直到他牺牲。我说,能看出来苏宁对你的影响很大,你们之间似乎有一种精神 上的传承。师长说是,如果不是遇到苏宁,不是受苏宁影响,我不会对军事这么热爱,不会一直坚持在部队干,可能早就打退堂鼓要求转业了。

  大概是与师长接触多了,我也似乎间接地受到了苏宁的影响。记者对兵的采访不满意,说兵就会说俩字儿:荣誉。我说这就对了,军人视荣誉为生命,真 正的军人是可以为荣誉而战,为荣誉而献身的。记者说,那是过去……我说,无论什么时候,军人都要崇尚荣誉,西点军校就把“责任、荣誉、国家”作为永恒不变 的校训。记者说,只崇尚荣誉也太简单了点吧?我说,一点也不简单,荣誉感本身就不是单纯的,而是一种具有道德取向的,建立在价值观基础上的精神追求。我突 然问他,你知道苏宁吗?知道,他扑手榴弹救人牺牲了。那你知道苏宁的父亲吗?不知道。那我告诉你,苏宁的父亲是1937年参加革命的老军人。苏宁负伤抢救 时,老父亲赶到医院,不问儿子的伤势,先问儿子救了几个人?听说救了三个人,老父亲说:我一个儿子救了三个战士,值了!他为儿子的英雄行为感到荣耀,自始 至终没掉一滴眼泪。这就是军人,这就是具有荣誉心的真正的军人。

  新旅成立的那天,是这个师正式撤编的时刻,也是我离开部队的日子。清晨,部队在操场集合。持续了数天的阴霾,竟在这个时刻尽数散去。太阳出来 了,冬日的阳光温暖而矜持地俯瞰着庄严的仪式。师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戴一副洁白的手套,迈着标准的正步走上台去,以新建旅第一任旅长的身份,从军区首长 手中接过了军旗。

  军旗徐徐升起了,承载着一个老野战师的光荣历史和一个新野战旅的崭新未来……

  我们全体仰望军旗,举手敬礼!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