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正文

羊角岩:追寻土地上的那一份神秘野性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29日16:46 来源:中国作家网 羊角岩

  2013年初,我向中国作协申报了“作家定点深入生活”的方案,拟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深入生活,然后创作一部长篇小说《猴娃》,不久获批,而且据说是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实施四年来湖北省申报成功的第一例,我颇感欣慰。

  长阳是我的家乡,我在县里工作过多年,所以我是熟悉的,但我总觉得远远不够。六月初,我在接到中国作协的“通知”函件之后,便带着通知函和省作协寄来的相关文件(包括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连生的批示)前往长阳白氏坪村采风。长阳龙舟坪镇委书记田玉宇和县文联主席陈哈林二人在万忙之中陪送我进村,与白氏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谢自义进行了交接,定点采风活动便正式开始了。因为有各级组织关照,所以我的采风活动从始至终都颇为顺利,圆满成功。

  一、地毯式的采访,满载而归

  白氏坪村位于长阳县城东部,离县城较近,现在是长阳经济开发区(省级开发区)所在地,在县城区建设规划中已纳入“县城组团”。村境内现在通过招商引资办起了二十多家企业。全村常住人口约二千多人,外来务工人员约二千人。该村交通方便,有318国道和沪蓉高速公路贯穿境内。该村与宜都市(县级市)接壤,离三峡机场和长江的距离也只有二三十公里。

  长阳“猴娃”曾凡胜就出生在这个村。“猴娃”出生于1958年,死于1989年,死于一场痢疾。相传他的母亲被野人掳去三天,后来生下了他。后来北京专家对他曾进行了尸检。尸检结果,认为他是小脑症,但同时还有一些未解之谜,需要进一步研究。2008年5月央视《走近科学》曾分三集报道了此事。

  我的采访意图,当然不限于对曾凡胜这一个人的了解,而是想以他所生活的白氏坪村为重点,来反映整个清江流域土家族的生活,甚至反映更深更广的内容。因此,四个半月时间里,我对白氏坪村进行了地毯式的采访,即全方位地采访了该村所有我觉得有意思、有必要进行采访的人。我共采访了约120人以上,包括开发区领导、村组干部、退休干部、企业家、企业务工人员、农民(特别是失地农民)、民间文化传承人等各个层面的人物,与他们进行了深入交谈。共记录了4大本采风笔记,约30万字;共收集各种资料约60万字。

  二、深刻感受这一方土地,以及生活在其间的人民

  (1)我获得了对于白氏坪地区的整体感受。我感到这片土地像一条苍龙,它有着顽强的腾飞愿望,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县委县政府领导把白氏坪划为开发区,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机遇。开发区领导、村组干部、企业家们一心一意谋发展,在不到十年时间里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还有,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群众有着谋求发展、寻找幸福的顽强意志,而这些都很令人感动。

  一些财富奇迹在这片土地上产生。比如某企业老板从浙江来,仅带着两百万元钱,创办了水泥厂,现在这家企业一年的税收就是六千万元。一位普通的农技干部,凭着他的苞谷种子专利,创办了投资额三千万元以上的种子企业,而他拉动的产业链正逼近百亿。

  (2)我看到由于历史的、现实的羁绊与制约,这片土地还在痛苦地挣扎与呻吟着。比如某企业由于严重的噪音和废气污染,给当地失地农民带来了巨大的困扰。经过数年艰苦抗争,后期将有近两百户失地农民等待搬离这个环境。再比如,由于不少干部、部门管理人员、企业经营者都存在一些陈旧观念,致使这片土地的发展速度还相对缓慢。

  (3)我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神秘野性。一方面,有的人为了捞金而不择手段,缺少约束,充满了原始积累期的野性疯狂;另一方面,有人精神萎靡,缺少男人的阳刚之气,则需要向野人借取野性之种。这片土地还有一些我们一时无法读懂的东西,充满着神秘感。总之,“猴娃”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种象征;猴娃是一面镜子,反衬着我们人性中缺失的某些部分。

  三、感恩土地,我在采风中曾尽力回馈

  我十分感谢龙舟坪镇和白氏坪村为我提供的方便,所以我怀着一颗知恩图报之心,在采风期间即予尽力回馈。

  一是我于6月26日组织带领村里的六名村干部前往宜都市红花套镇渔洋溪村考察学习一天。渔洋溪村是宜昌市农村社会管理创新试点村,在全市农村率先推行了网格员管理制度。在此之前,我因工作关系曾采访过该村,熟悉该村情况。这次,我利用我的关系组织白氏坪村干部前往考察取经,帮助他们开阔了工作思路。

  二是我联系宜昌市爱尔眼科医院于7月8日前往白氏坪村进行义诊一天。这天爱尔眼科医院出动医用车辆和8名医务人员,共为该村120余位村民进行了免费眼科体检,后来为5位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免费手术。此举为该村村民带来了实惠,受到村干部和群众的好评。

  三是我联系了一家宜昌演出团体,打算于中秋节前夕免费为白氏坪村“送戏下乡”,但后来因村干部反应平淡而取消。

  四、定点深入生活,确实非常重要

  在这次定点生活中,我深切地感到,作家定点生活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能够获得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的扶持,是作家的荣幸。

  其一,我们知道,每个作家都应有自己熟悉的生活基地,但是如果我们不进行这样的定点深入生活,而只是依靠平日里印象式的、大而化之的熟悉,恐怕还是表象上的熟悉。定点深入生活,能够使作家静下心来,对生活基地的一些人和事进行刨根问底,把来龙去脉枝枝叶叶都盘查清楚,这样,写作时候才更有“源头活水”,才更能“接地气”。我感觉到,我这样定点深入生活一次,对我以后一生的创作都会是有好处的。

  其二,我非常满意的是,由于有组织关照,所以多数受访对象都能剖心见胆,对我“打开天窗说亮话”,讲述自己的精彩故事,表达自己内心最想表达的真实思想,使我感觉到采访到的东西都是非常独特的材料,而设想如果我以私人身份下去采访,由于人们普遍存在的防范之心,我的采访便不可能这么顺利。

  其三,我采访到大量的“第一手”素材。我认为这个“第一手”非常重要。这就是说,我采访后所占有的资料,都是别的作家所绝对没有的,在此前的长篇小说中从未出现过的东西。近期我们看到,余华的长篇小说《第七天》出版后即引发争议,不少专家和读者称其貌似“新闻串烧”。我想,余华作为大作家,写作技术自然不是问题,为什么他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无疑是因为他缺少“第一手”素材。那么感谢中国作协为我等提供这么好的机会,让我感到自己在生活素材方面的富足。

  五、潜心创作,计划明年完成初稿

  清代画家石涛说过:“搜尽奇峰打草稿。”“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我对此深有感触。我这次在长阳白氏坪村定点深入生活,做地毯式的采访,正是“搜尽奇峰”的感觉。我也感受到我与山川大地之间的这种“神遇”:土地本身是神奇的,而我与它的遇合同样也是神奇的。那么这种“神遇”还需要“迹化”,即在文学作品中使它得到呈现。

  有东西可写的问题解决了,“怎么写”则是新的问题——正如蔬菜从田间采摘回来了,能做出什么样的菜肴则是对厨师的考验。我边采风,边对《猴娃》的结构和写法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但愿我能较好地驾驭这个题材,以达到让我自己满意、读者满意、中国作协定点办满意的效果。但是,由于水平的局限,我能做到这“三个满意”,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吗?我初步计划明年完成《猴娃》初稿,但愿不会让领导和朋友们失望。

  2013年10月18日,宜昌倒影居。

  作者简介:羊角岩,本名刘小平,土家族,中国作协会员,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十一届高研班。主要作品有诗集《鄂西倒影》《蜜蜂部落》等六部、长篇小说《红玉菲》《花彤彤的姐》等二部。现供职于湖北省宜昌市艺术研究所。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