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正文

娜彧:我们,在国际组织放手后如何接手且走得更远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29日16:38 来源:中国作家网 娜彧

  首先,感谢作协提供这次机会,提供经济援助,帮我完成了这个萦绕在我心头很久的愿望:去看看那些因各种缘故丧失双亲的孩子和放弃自己奉献给那些孩子的年轻母亲。我想写下那些孩子们的现状,我想了解他们的心理,我想知道他们的局限,我更想为他们长大之后离开儿童村的未来做点什么;我也想亲眼看到妈妈们的风采,知道她们的烦恼,探寻她们作为七八个来自不同家庭孩子的共同母亲的情感冲突。

  因此,我其实从2013年初便踏上了探访儿童村的旅程。

  那是我选择的第一个儿童村:天津儿童村。那也是国际组织在中国最早建立的儿童村之一。

  SOS儿童村是一个国际性的民间慈善组织,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奥地利,其特色在于采用家庭模式收养孤儿,让他们重新享有母爱和家庭温暖,并用SOS这个国际上通用的求救信号,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帮助那些在灾难中幸存的孩子。世界上第一所儿童村由奥地利名誉院士格迈纳尔于1949年创建于奥地利,总部设在维也纳。

  儿童村采用小家庭分养方式,每个家庭有6~8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孤儿,他们之间以兄弟姐妹相称,由一个妇女充当家庭中妈妈的角色。该妇女要有献身精神,喜欢孩子,爱护孩子,并能教育孩子,使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这位母亲角色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与正常家庭中的母亲一样。每一个儿童村有15~20个家庭,每个家庭都 有自己独立的住宅。进入就学年龄的孤儿,可就近上学,这些孤儿进入青年期后,迁至SOS青年宿舍居住,直到完全独立走向社会。

  1984年11日 ,由国际SOS儿童村赞助,在中国天津和烟台建立中国SOS儿童村,并于1986年10月开始收养孤儿。

  天津作为最早建立的儿童村,积累了很多经验,孩子也多。这是我将第一站选择在天津的缘故。

  2013年元旦过了,春节未到,那时候南方已经不那么冷了,但天津雾霾的天空依然时时地飘着小雪。我踩着残雪踏进天津儿童村的大门。

  我选择这个期间是因为孩子们还在寒假期间,在家的时间比较多。果然,没出我所料,在天津这段时间里,我看到了这些孩子假期中的生活。

  其实,儿童村除了妈妈和孩子,还有工作人员,比如:村长、村长助理、教育老师、司机等。工作人员大都住在村里,以便随时呼唤。

  天津儿童村有14个家庭,每个家庭几乎都有七八个大小不一的孩子。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我有些担心过度的打搅会给家庭带来麻烦,所以,在天津我没有进入家庭。但是,我从村长那里要来了假期中孩子们的安排,基本上只要他们有活动,我必然去参加。

  总体来说,天津儿童村的特色是孩子课余活动丰富,他们在假期里几乎每天都有活动安排:或者儿童村的老师进行各种讲座、或者外面的艺术老师来给孩子们上课。天津儿童村的京剧教育比较有特色,他们专门请老师每周都来,涉及京剧各种角色:老旦、花旦、老生、武生。孩子们也都很有兴趣,特别有兴趣和天赋的老师会专门教。其中有个孩子4岁的时候看电视就只喜欢戏曲频道,换台就哭。现在八九岁,已经是个非常好的小京剧武生。在全国电视青少年票友比赛中获得过金奖。在我离开的第二个星期,他们将要赴美国驻北京大使馆新年演出,所以,有时候那些老师晚上也来,孩子们也很有激情。他们还有书法课、国画课,我参观过他们的作品,真的都不错。

  在天津期间我采访了一个退休的老妈妈,她住在国际组织提供的妈妈公寓里,两室一厅,带着她的女儿。她自然没有自己的女儿,这女儿是她从两岁开始带大,从小多病,因此费了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心血,建立了真正的母女之情。退休之前,女儿才初中,不断地问她:妈妈,你会带我一起走吧?妈妈说,当然,你是我的女儿,我们永远在一起。现在,女儿已经长大了,工作了。她们,是一对真正的母女了。其他的孩子还常常来看她,逢年过节就来。她觉得很幸福,没白疼了他们一场。但是,在她的对门住着另外一位妈妈,她是和两个儿子住着一起。这两个儿子长大后人是走出了儿童村,然而,能力却没有跟上社会,他们是因为没有房子工作不稳定所以回来住在妈妈这里。妈妈腾出一间房给他们俩,但是,这不会是一辈子。这种儿童村的男孩长大离开儿童村的青年公寓后因为能力问题返流的现象是天津儿童村的主要问题。他们领导似乎并不大愿意让我详细知道这些现象,但是这其实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如何让这些孩子真正走向社会!

  暑假期间本来想去新疆儿童村,但新疆发生了点骚乱,所以就一直拖到开学后了。我干脆拟定了一个行程,将剩下的三个儿童村全部看完。每个儿童村一个星期。所以整个九月,其实我一直在深入生活的旅途中。

  先是飞到了新疆儿童村。新疆儿童村的村长几乎是儿童村开始一直到现在的村长,所以管理等方面特别好。新疆儿童村的特色是多民族多重信仰,孩子们来自各种民族,所以,新疆儿童村的妈妈有两种:一种是少数民族的妈妈,她们的孩子大都来自于新疆少数民族;另外一种是汉族妈妈,汉族妈妈家里没有少数民族的孩子。但是,在这个大家庭里,我真正看到了各民族平等和睦相处的场面。在新疆我主要接触了妈妈们。不管是汉族的还是少数民族的,新疆的妈妈们给我的感觉都是精神状态特别好,显得年轻有活力。这和他们村长的管理有关,新疆的管理人员和家庭连成一体的感觉,他们的村长助理看起来不是领导,而是那些妈妈们的大姐。新疆的青年公寓也做都很好,管理青年公寓的是一个在美国进修了两年的年轻人,他非常冷静、观点超前,有些观点和村长家长式管理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求同存异。新疆的民间捐助也做得比较好,政府也比较关注儿童村。乌鲁木齐儿童村的孩子们尤其是新疆的孩子在文娱演出方面非常有天赋,另外,他们大都喜欢网球,有个孩子刚刚获得全国12岁以下儿童网球金奖。在新疆儿童村的这段时间里,我收获了很多信息。

  成都儿童村则有些相反,如同成都的天气和新疆的天气截然不同一样,村长是个谨慎的勤俭持家的好人,然而,因此在争取捐助以及政府援助这些方面就显得弱了。在成都的一周几乎没见什么太阳,同样,儿童村的感觉也没有新疆那样充满阳光。这是个管理的问题,同时也是个社会关注的问题,有可挖掘的题材。在这里,采访了三位妈妈,也很有收获,尤其是其中一个妈妈,刚来时简直抓狂,不明白为何孩子们这么难相处。后来为了做好妈妈,她居然花了两年零碎时间在成都大学学了心理学。成都儿童村还有一个特色是男孩子对足球的热爱,已经有3个孩子被选进了恒大足球学校。另外,在这里,我参加了一个长大的孩子的婚礼,在婚礼上,看到更多长大的走向社会的孩子。他们如此青春,谁说不是社会的栋梁?

  最后一站是北京。北京比较特殊,很多特殊的地方,为了去北京儿童村,我特地让协会开了介绍信。北京儿童村是最年轻的一个儿童村,所以孩子也少,且不仅仅有孤儿,还有低保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在儿童村成长是否更好?会给妈妈们的管理带来哪些不便?这都是需要探讨和关注的话题。

  这次的社会体验行程是漫长的,任务也是艰巨的。我原是想写个非虚构,但我现在觉得也许写个电视剧本更能反应这个群体,且得到更多的关注。这个群体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在电视里表现,因为其实他们都是人,不是某个群体,他们有情感有喜怒哀乐,所以有冲突,但也有冲突之后的理解和爱!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基金组织其实已经慢慢地减少了对中国SOS儿童村的援助而将更多的钱投向了非洲。我们,在国际组织放手后如何接手且走得更远,这是我这次社会实践后文学作品中意义的所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