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人物 >> 正文

杜璞:随心随性 边走边画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26日11:34 来源:中国文化报
杜璞,1963年生于江苏镇江。1997届研究生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师从沈行工教授,并受益于苏天赐、张华清教授。2001、2003、2005年连获江苏省油画大展(双年展)优秀奖(最高奖)。联合国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唯一特展画家。  杜璞,1963年生于江苏镇江。1997届研究生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师从沈行工教授,并受益于苏天赐、张华清教授。2001、2003、2005年连获江苏省油画大展(双年展)优秀奖(最高奖)。联合国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唯一特展画家。
 雨后园更新(油画) 50×60厘米 杜璞 雨后园更新(油画) 50×60厘米 杜璞

  看杜璞的绘画,有种油然而生的放松,就如他本人:笑必露齿,简单直接,很快便能与谈者熟络起来;随着交谈的深入,他的生活态度与艺术追求,又会让你发现,这个外表黝黑的中年人鲜活与饱满的底色。

  先下海,再返校学艺

  与很多画家一样,杜璞也是个打小就爱画画的人。大学毕业后,他下海搞起了装潢设计。谈及缘由,杜璞很坦然,“作为一个画家,首先经济基础应该好,钱不够很容易受到影响。比如要写生,要买好书,都需要一定的资金。”公司运营成绩不俗,杜璞依然没有放弃对绘画的信念,5年后带着这笔创业资金,杜璞重拾起年少时的美术梦。

  1995年,杜璞考上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课程班,开始了两年的油画专业训练与学习。在这里,他遇上了学艺生涯中重要的三位老师:苏天赐、沈行工、张华清。在三位老师眼里,杜璞是个油画苗子,老师对他侧重不一的点拨,共同影响了杜璞的艺术观与艺术技法。

  意象是苏天赐对杜璞强调最多的一点,笔未画到,感觉要到。杜璞在校期间,常常去教师公寓拜访苏天赐,一起喝茶、聊天、谈画。“很多次我写生回来,都要到苏老师家里看他的写生作品,能明显地感觉到苏老师画里季节的变换和江南的春天。”杜璞认为,苏天赐、吴冠中与林风眠是一脉相承的,三人共同之处是意象的空灵。

  作为研究生导师,沈行工对杜璞的教导相对严谨。他发现了杜璞对线条的感性与领悟,建议杜璞研习线条的同时,注意观察马蒂斯、毕加索的表现手法。杜璞感激于沈老师的因材施教:“他善于发掘你的长处,帮你找到适合的方向,然后推着你走,这样的老师非常难得。从这个意义上说,沈老师算得上是我的恩师。”

  张华清在杜璞眼里像个老顽童,他们曾在澳大利亚一起写生三个多月。张华清常与杜璞边画边说,多次提到油画的技法,其中互补色彩的运用让杜璞感受最深。“后来我看马蒂斯、毕加索的作品,包括凡·高的《黄色的麦田》里的那点紫色,就像与金色碰撞的声音,特别美。”

  画园林,画世界遗产

  园林是杜璞最喜爱的创作题材之一,这份喜爱并非浮于表面。杜璞认为,中国人喜畅游山水,而园林即是一种浓缩的山水,一种精神的寄托。

  常思常画的杜璞在游历各大园林时,揣摩与总结了一些感性体验。“拙政园,像一个雍容华贵的少妇,很艳丽,各种环境都很到位;留园,像是一个大家闺秀,也很漂亮;沧浪亭始建于宋代,以野山包为主体设计成园林,里面有高大的乔木,它就像一位老者,长发飘飘。”每个园林杜璞几乎都会画很多遍,正如他所说,画自己最熟悉的题材,就如与多年老友叙旧。

  除了园林,杜璞的另一个创作题材是世界遗产。2003年联合国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举办,杜璞游走各地,正好画下28幅文化遗产作品,在朋友的提议下,杜璞带着这一系列随性之作参加了遗产大会,颇受瞩目。

  此后,灵思泉涌的杜璞一发不可收拾,“做完苏州文化遗产展览后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全世界一千多个国家,如果我把他们的文化遗产都走一遍,画一遍,一定很有意义。”要践行这一想法所花经费并非小数,钱从哪来?“我就边走边画,同时卖画换我的经济来源。”

  说走就走的杜璞就近取材,从身边的黄山、庐山、苏州、昆曲等国内世界遗产开始创作。再后来,杜璞开始前往欧洲参观各大博物馆,拜访名家故居,在他看来,观摩大师的原作就是最好的学习,他也遇到了最崇敬的画家——毕加索。“我看了很多毕加索的作品,特别受感动。50年代初,大家说毕加索是胡画瞎画。其实真不是瞎画的,他的画非常讲究,尤其素描。”杜璞也不赞成“毕加索一辈子在画着玩”的说法,他认为玩是为了要画得轻松,画得随意,但不能没有法度。

  不喜欢画家见面就谈钱

  油画作为外来画种,民族化已热议多年。杜璞把油画民族化分为两类。一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徐悲鸿为代表的将西方写实性语言与传统写意语言结合,如《田横五百士》,是中国油画民族化探索的早期代表作品之一;二是将西方表现性语言与传统写意语言结合,如关良所画戏曲油画,以写意人物造型结合西方表现主义的风格,成功刻绘了“戏剧中的绘画意境”。

  在杜璞看来,运用写意语言是油画民族化的重要方式,但也不宜为追求民族化而过度写意,写意需扎实的基本功,滥用反而弄巧成拙。“民族化应以现实为基础,以抽象自然之美,运用绘画自身的语言,比如色彩的冷暖、强弱的对比、结构的均衡、气韵的生动等等。”杜璞认为,油画民族化应源于生活,传承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积淀,才能实现中国油画民族化。

  在商业浪潮的冲击下,很多画家一味迎合市场,迷失了自己。杜璞对此有自己的看法:“我不喜欢画家见面就谈钱,问你一张画卖多少钱,这跟商场没什么区别,如果想挣钱还不如干脆去经商。现在的市场价值与画家价值不相符,很多标价成百上千万的作品如同废纸。”

  写生在杜璞看来也已逐渐沦为市场的工具,“绘画不单是写生,主要应该是创作。”杜璞认为,许多人天天写生,越画越快,急于卖画,缺乏深度,其背后是被金钱捆绑的流水线生产,失去了艺术探索的意义。

  边走边画,杜璞仍在继续。这几年,杜璞开始尝试《长生殿》系列,反复画过多次草图,一直未能画好。杜璞每次到北京,都特意住在长安大剧院旁,一有戏就去听,领会其中的意境。他说,看戏画戏,心中快乐。

  “大美无言,大音稀声,越万水千山,画世界遗产。”这是杜璞曾写下的随笔,也是他正在践行的生活,在天地间自由游弋,享受最本真的意义与欢乐,他和他的画,始终相依相伴在路上。记者 罗正君 实习生 贺芳芳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