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资讯 >> 正文
《冬眠》摘得金棕榈,评委会奖下“双黄蛋”
戛纳致敬大师 不忘提携新秀
北京时间5月25日凌晨,第6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闭幕颁奖礼举行,各大奖项悉数揭晓。土耳其著名导演努里·比格·锡兰执导的新作《冬眠》,最终斩获最佳影片金棕榈奖。有趣的是,今年评委会大奖下了“双黄蛋”,25岁的加拿大年轻导演泽维尔·多兰与84岁的法国导演大师戈达尔同获该奖项。戛纳在致敬大师的同时,也不忘提携后起新秀。
多年来,戛纳电影节培养了一批所谓的“戛纳系导演”,扶持一批导演走向国际影坛。锡兰也是一位忠诚的戛纳系导演,他之前曾经凭借《远方》《小亚细亚往事》获得过两次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还凭借《三只猴子》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锡兰此次带来了长达3个半小时的鸿篇巨制《冬眠》,终于助他走上最高宝座。
《冬眠》的故事非常简单,讲述一个退休的演员回到小山村,经营父亲留下的小旅馆。同在这里生活的还有他离婚不久的妹妹,以及年轻美貌的妻子。一场大雪之后,外面一片寒冷,旅馆成为他们的栖息之处。长达3个多小时的影片,一大半时间,剧中主人公都静静地坐在室内,用极度文学化的对白探讨宗教、社会、人生和哲学。漫长的长镜头,大量对话充满哲思,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都显得晦涩而具有挑战性。
对锡兰这样一位从不向观众妥协的艺术导演中坚,戛纳自然不吝褒奖。评委会主席简·坎皮恩透露,《冬眠》的片长曾让评委们害怕,以为中间会需要休息时间来缓解负担,但导演的节奏掌握很棒,令他们完全被吸引,这是一部完美的作品。锡兰的获奖致辞十分简单,他希望把这部电影献给那些早逝的土耳其年轻人,今年还是土耳其电影诞生100周年,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巧合。
今年戛纳电影节大师云集,最大牌的当属出生于1930年的法国新浪潮领袖级大师让·吕克·戈达尔﹐近些年他已经很少出现在公众面前﹐今年却带上一部3D电影《再见语言》亮相戛纳。影片的故事简单至极,大意是说一个单身男人、一个已婚女人和一条狗的故事,夹带对社会现象的讽刺。该片画面有意碎片化,音效也故意制作粗糙,挑战观众的观影习惯,但这部电影在戛纳上映后备受赞誉,令人惊叹大师丝毫不显老态。
加拿大导演多兰今年才25岁,但他的新作《妈咪》同样好评如潮。早在2009年,年仅20岁的多兰凭借《我杀了我妈妈》在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中拿到大奖。《妈咪》还是延续多兰偏爱的母子题材,讲述一位狂躁症患者和母亲,以及患失语症的邻居之间的情感羁绊,片中的母亲命运多舛,而她还要面对身患疾病的儿子。多兰的个人情感和成长,也无不映射在影片中。他与戈达尔共同分享评委会大奖,这个搭配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凭借在《星图》中出演一位过气明星,朱利安·摩尔爆冷获得最佳女演员奖。这也使得她成为继朱丽叶·比诺什之后,又一位包揽欧洲三大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的明星。之前她曾经凭借《时时刻刻》《远离天堂》分获柏林和威尼斯影后。《透纳先生》男主角蒂莫西·斯波获得最佳男演员奖,他为了准确把握英国画家透纳的精神世界,学习绘画长达四年,在片中他的表演无懈可击,获奖可谓是实至名归。此外,美国导演贝尼特·米勒凭借《狐狸猎手》获得最佳导演奖,俄罗斯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凭借《利维坦》斩获最佳编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