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综述 >> 资讯 >> 正文

“吉林文评”:丰富与发展

——文学评论集《吉林文评2013》综评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22日11:17 来源:吉林日报 战宇婷
    王秀文书 王秀文书

  “以批评之名行评论之实,以评论精神行理性宽容,以批评精神行痛快的美学先锋,如此,这个双词撑起的‘文学批评’就有了继续下去的话语理由。”评论家张未民的这句对文学的“评论”与“批评”的双词表义关系的阐释似乎是《吉林文评2013》的注脚,在这本书里,你既能看到对文学大观念的先锋话语,理论性的宏观研讨,亦能看到对具体文本深入肌理的点评,更有对新世纪以来新晋文学现象和族群的宽厚解读。这种张弛有度的态度存在于《吉林文评2013》的各个栏目中。

  相较于2011、2012年度《吉林文评》论集,《吉林文评2013》确实有些变化。主要是各个栏目的比重发生变化。对于文学现象的关注增多,另外,评论大视野栏目的分量也越来越重。这种变化是批评观念的一种展现,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始终无法割裂,对具体文本的解读最终要有整体性的观念做支撑。所以,在本书的栏目之间也有一种隐藏的逻辑关系。

  一、吉林作家作品评论

  《文心雕龙·知音》中曾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文学批评的臻熟也是如此,离不开对作品的大量细读。栏目中,有对2013吉林文学焦点的回顾,张未民的《认识张笑天,认识一种文学道路——延边张笑天研究会成立有感》,把张笑天称之为“有道者”,创作40年,他走出了自己的文学道路,这种有道,体现在其文学创作的空间感、历史性、现实感、跨界性当中。另外,周刚则对胡冬林的创作进行了整体阐发。

  相对于其他栏目,吉林作家作品评论这一块占得比重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栏目囊括了对吉林省散文、诗歌、小说、报告文学等文学体裁的品评。而且很多评论家本身也是诗人、小说家,使这种评论更有说服力。另外,因文学体裁的不同,批评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对诗歌的评论一般采取文本细读的方法,侧重修辞学的研究,但同样有诗歌理念的阐释。如东方樵夫对阿未诗歌的研究,兼具传记式批评与文本细读。

  小说方面,评论家朱晶对翟姸的一系列小说进行了解读。朱晶侧重对翟姸小说的情节逆转进行研究。亚里士多德曾说,逆转和发现是作品引人入胜的关键。但若一味追求闻诡惊听则会落入单纯刺激的俗套,所以,在引人入胜的同时,朱晶把笔触放在了情节的诱因上,在《迷失在城市边缘中》,这种情节的诱因是农村教师叶伟平的生存状态,《麦子熟了》的情节逆转则昭示命运的诡异。如果说翟姸的小说更多昭示的是人性的苍凉和道德的质问,李发锁的长篇新作《官司》则表现了“对体制隐秘和官场风云的洞察”,韩耀旗对这篇小说的分析可谓深入肌理,原形人物与扁平人物,悬念与逆转,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并指出小说的可贵性在于真实地展现了当下的官场利益集团盘根错节的现状,这是一种难得的真实。

  如果小说表现的是“真”,散文则更多表现了“美”,这种美来自散文的细节传神。桑永海在品评郝炜的散文集《半梦半醒之间》中说道:“慢一点,旧一点,不也是一种生命方式,一种气度吗。”而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同样存在于桑永海的散文集《悠长的神往》中,溪汪评论他善于从微小的细节找出感动因素,又全然不漏痕迹,是为形散神聚。另外,评论作品当中也有90后徐小琪的《彼岸花开》,在杨廷玉对这部作品的评论中我们发现,或许“无须一一经历过,他们同样能够深刻地理解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复杂性”。

  二、吉林文学现象解读

  《吉林文评2013》对文学现象的研究也是多维的,从地域、写作身份、创作体裁多个角度设计评论专题。从地域的角度,主要对新世纪以来吉林市、白城市、松原市等地区的地方写作进行综述,另外周刚也对《2012吉林文学作品年选》中的作品进行了综评。

  从写作身份看,新世纪以来的写作群体更具多样化。这种多样化不仅存在于文学领域,实则是时势使然。在新闻界,我们会发现官方场域和民间话语场,在音乐界,我们会发现主流歌手与民谣艺人,这个时代给予民间更多发声的机会和媒介。而从文学发展的历史上看,也自古就有《诗经》风雅颂的传统,“在古代,只有‘乐府’机构及其文化方式留存了以民间文学名义行世的文学”,但民间的声音一直作为一种别样的智慧而存在。《吉林文评2013》则对吉林农民作家创作给予了关注。张未民的《关于农民作家文学创作的若干认识》,对农民文学的历史传统与坎坷历史境遇进行了总体回顾,而“农民作家这种跨越城乡的身份,才使当代中国农民的生存与生活具有真正的广阔内容与价值”。他们是在生存中写作的群体,创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意义,这意义是农民文学创作的非功利性,是农民作家生活的真实历史,是他们“对于劳动、粮食、土地、乡村、道德、感恩等永恒主题的仿佛永远重复性的书写与吟唱”。朱晶则对《吉林农民作家作品选》进行了全面的评点,不得不承认的是,吉林农民作家的创作水平参差不齐,各个体裁的创作也质量不一,散文最弱,小说创作则可圈可点。朱晶也分析了农民作家创作当中的性描写的得失。除此之外,“农民作家座谈会专题”也收录了吉林农民作家的座谈发言,那里有农民作家创作的艰苦不易,但却痛并快乐着。农民作家的发言有一种纯朴的幽默感,也有基于生活经验对现实的无奈和嘲讽。

  对胡冬林的专题研究是本书的重中之重,主要集中在胡冬林的生态散文研究和儿童文学作品《巨虫公园》上。人可以选择很多种生活方式,但我们大多选择生活在冰冷的石头森林里。英国航海家雷利曾说“从此,人变成铁石心肠,任劳任怨,证明我们的身体,本是岩石结构。”而胡冬林则选择了凡尔登湖似的生活方式,亲近自然,这种生活造就了他的生活创作学。胡冬林真正深入到了这个森林空间中,所以《别树一帜的生活创作学-胡冬林的新生活观及其散文创作》一文写道:“那些往往在浮表意义上标榜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口号的作家,与胡冬林这样的文学志向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森林生活中的胡冬林看到的是森林的真相,那就是森林中的一草一木也自有其循环体系,他做到了齐物。这也是为何他的散文呈现出自然的无限细节,因为在他眼中万物与人平等的生活。另外,“胡冬林定点深入生活现场座谈会专题”中,很多评论家也都对胡冬林独特的创作方式给予了关注,赵培光在《胡冬林:趣味或曰关怀——读<狐狸的微笑>随想》中指出:“关于自然写作,古今中外,实不多见,却因为个个身临其境而引人入胜。对,他们不是旁观者或旁听者,而是最为直接的参与者”。

  三、理论与哲思:评论大视野

  对吉林省文学现象的解读立足当下,不仅如此,《吉林文评2013》也具备更开阔的视野。在评论大视野中,既有对当下热点文化、文学概念的谱系学梳理,亦有作家作品的整体分析,且切入角度往往新颖独特,对文学史上一些被忽视的作家作品甚至文学现象给予研究和关注。张未民、赵强的《中国文学的“批评”问题——“批评”与“评论”的百年“语用”纠葛及其所见时代风尚》中展开了对批评与评论、批判等词语的谱系学文字考古,考据之严密令人惊叹。批评、评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纳入到不同的话语系统和文学发展语境中,不断折射出不同的倾向和含义。批评与评论、批判交替出现也透露出其间的时代文化风尚更迭,文学批评家话语权的变迁,以此观省当下新世纪文学批评的现状及走向。张福贵则从中国人现代意识缺失、中国思想文化走向出发,对鲁迅“世界人”进行探讨。宗仁发在《回故乡之路-<2012中国最佳诗歌>序》中对故乡主题做了一番梳理,故乡的书写是对往昔事物的缓慢追忆,是诗中有关故乡的回味和联想,故乡的书写在当下越来越具有母题意味,它是对殖民化、无根化写作的抵御。马大勇则对网络诗词做了一番整体研究,这种视点新颖独特,古典诗词并未消隐反而在网络上幻化出新的表现形式和意味。桑永海则借2013年艾丽斯·芒罗获诺贝尔奖反观中国文学界作家创作的犬儒心态和“大跃进心态”,又以艾丽斯·芒罗的性心理为例指出中国短片小说创作中性心理描写的症结。

  除了对文学领域整体性问题的研究外,评论大视野中也有对具体作家作品的研究,这些研究往往视角独特。如刘钊在《五四女性话语叙述的性别位移》这篇学术文章中,就从冰心、庐隐等女性作家作品的叙述视角和叙述策略角度研究他们的叙述性别移位程度,以此体察他们各自不尽相同的女性书写意识。而李振的《离开,或者死-再论阿乙》可读性极强,在这片文章中,作者架构起了阿乙小说中几个看似不相关却联系深刻的主题,女人、乡镇、死亡等,他们都指向着一个主题即出走。不同的地理坐标不再是物理的空间,而是有等级的,这种等级是生活的距离,选择留下或出走就选择了一种生活。但出走后的身份却越加变成被不断确认的东西。这种研究无疑也昭示了当下这个人群大规模流动时代人们对空间的困惑。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王学谦对文学史上被忽略的作家李佩甫作品的复调田园风格进行了系统解读,寻找这种风格的乡土小说叙事传统,“它一方面是具有强烈的田园叙事,而另一方面是对这种田园叙事的对抗、拆解的反田园叙事”这种复调风格使作品变成了一个充满张力的复杂结构。

  《吉林文评2013》无疑是丰富而具有多个维度的,作家身份评论,学者身份评论,都在这本书中汇集,对具体作家作品深入肌理的微观研究到对时下宏大观念的深度剖析,都在这本书中一一展现。这种多元的文学批评无疑给吉林作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创作环境,而吉林文评的丰富实则也离不开吉林文学的长足发展。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吉林文评、吉林文学的努力一定在未来有更好的收获!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