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资讯 >> 正文
电影剧本《大巴山的女儿》
讲述时代先锋的感人事迹
5月16日,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中国作家》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电影文学剧本《大巴山的女儿》座谈会在京举行。该剧本由潘欣欣改编自郝 敬堂2009年创作的同名报告文学,讲述了全国纪检监察先进工作者标兵王瑛的先进事迹。根据该剧本拍摄的影片《大巴山的女儿》即将完成。艾克拜尔·米吉 提、陈旭光、王一川、肖鹰等与会者观看了电影的片花,并就剧本进行了讨论。
作为一名县纪委书记,王瑛秉公执法、铁腕办案,积极为企业家、底层民众解决实际困难。她身患肺癌,但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 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导演潘欣欣说,关于王瑛的事迹,之前已经有了雷献禾导演的电视剧《远山的红叶》,而且拍摄得相当好。现在之所以又把它拍成电影, 是因为自己受到了王瑛事迹的感动,而且也看到了这个作品的现实意义。他说:“电视剧和电影呈现给观众的第一印象不一样:电视剧讲述邻家发生的故事,讲究热 闹;电影则要写出自家发生的事情及其感受,更讲究细节。我们选取了更多来源于真实的故事细节,力求拍出最真实的王瑛。”
与会评论家谈到,剧本《大巴山的女儿》在结构设置和细节把握上都很独到,将王瑛的工作热情及其真挚的底层关注表现了出来,真实细腻地塑造了具有 亲和力和人格魅力的党的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形象。影片对白采用四川地方方言,切合人物,表现力强。但要将故事讲述得更加富有魅力,需要将故事进一步打磨好, 并将主人公放到一个更宏大的文化视野中进行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