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美文 >> 正文

尚书华:箫韵绵绵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19日10:08 来源:人民日报 尚书华

  许久没有听到箫的声音了。它声音过于低弱,很少正式编制到乐队里。若不是一些音乐作品配器的特殊需要,一般情况下它难以独立登上大雅之堂。然而,箫音色之优美、韵味之独特,是任何乐器都无法替代的。

  40年前,我在长白山区一个叫营水河的山村插队。以河为界,河南是一个国营林场,住着30几户人家;河北是一个生产小队,不足百户。每当夏季的夜晚,总会听到从河对岸传来阵阵婉约的箫声。那声音伴着姣好月光、野虫唧唧,飞过清亮亮的河面,萦绕在整个山村——日子久了,那声音便成了一种期待,给平淡清苦的时光平添了一丝情调。倘若哪天没有听到,还会生出一些莫名的惆怅。

  吹箫人是河南林场小学的一位女教师,当年二十二三岁,人长得瘦削、文静,算不上漂亮,却很精神。她不善交际,很少到河北村子里来。尽管河北的孩子也在这所学校就读,却从不见她来村里家访或跟家长有什么联络。倒是每天都能见到:放学时她把低年级的学生送至河边,眼瞅他们一个个安全走过木桥,再转身回到学校。除了学校,很少能在别的地方看见她。她跟别人的交流,似乎就是那支竹箫,夜夜响起,曲曲流情,山村里大人孩子没人懂得音乐,却都觉得那声音好听。我们这些城里来的知青,倒还有人懂得一些,晓得她吹得都是些名曲:《苏武牧羊》《妆台秋思》《小河淌水》……她在人们眼里有些神秘,集体户几个男同学试图想去接近她,可碰到的是一脸冷漠。愈是这样,更加引起大家探究的兴致,经常琢磨她。

  她生活得很规律,每天早起盥洗后,在林场食堂吃完饭,便独自一人来到河边。看似散步,实则是在等着河北村里那些上学的孩子。河上的小桥是用几块木板拼搭的,很简陋,她是怕孩子们有闪失。待最后一个孩子过了河,她便陪着一起到学校,接下来是一天忙碌的教学。她身上有一种天然的亲和与内在的威严,孩子们都很喜欢她,亦很怕她,个个瞪着亮闪闪的眼睛好奇地看她做一些很新鲜的事情:看她满嘴白沫地刷牙;看她修改不满意的服装;看她每天往办公桌的瓶子里插一束闲时采来的野花;看她在阴凉处静静读书的样子。她打开了孩子们的眼界,开启了他们心智的大门,让孩子们对山外有了憧憬和向往,让沉寂的大山里有了读书声和歌声。特别是到了晚上,她那动听的箫声,在小河两岸氤氲弥漫,让整个山村沉浸在一片谐美的诗意之中。

  一天中午,我在村里供销社意外见到她。她正在买一些牙膏、雪花膏之类的生活用品,手里还拎了一包贴着邮票看上去有些像书籍或资料似的包裹,显然是外地寄来售货员替她代收的。我想主动跟她搭讪,想夸她箫吹得不赖,还没等张口,脸先红了起来。她转身抬头正好看见我的窘态,稍一愣怔,低着头匆匆向河南走去——那是我在营水河插队三年多时间,唯一一次近距离见到她,以后只有站在河北集体户院里远远地听她悦耳的箫声,终究没有机会再接触。

  突然有一天晚上,竹箫没再吹响。接连几天,河南河北一片沉静,只有小河汩汩的水声。

  终于有孩子传来了消息,说他们的老师考上大学了,是全国有名的音乐学院。果真如此,早知道这个女人在这山沟里待不久,人家是有真本事的。知道了消息的人都这么说。

  后来听说,当年她是随电影制片厂当导演的父亲一起下放到这里来的。父亲被安置在公社劳动改造一个时期后又回了省城,她留了下来,一直在这里当代课老师。

  几年前,我在北京一家音乐厅欣赏一场音乐会,舞台上一位年轻俊俏女子如泣如诉的箫声,让我顿时感到亲切耳熟。思绪瞬间被拉回到那个久远的年代,眼前立刻浮现出当年插队时的情景:山村里那醉人的箫韵绵绵不绝,由远及近,似幻似真——我猛然想到:当年的那个她,如果有女儿,也该是这个年龄了吧?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