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纪实 >> 作品评论 >> 正文

超越残疾 走向大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16日16:38 来源:雷达

  《梦想照亮生活——盲人穆孟杰和他的特教学校》是作者李朝全贡献给我们的一本好书。首先要看到它的题材的价值和开掘的深度。写残疾人的作品不能说很少,但我总觉得,浮在面上的东西多,新闻报道性的东西多,而真正具有文学性的,能深入刻划残疾人的形象,能走进他们心灵深处,引发人们对人生广泛思索的作品,却并不多。现在全世界有6亿多残疾人,中国的残疾人也多达8500万人,这是一个何等庞大的数字!而我们好像感觉不到,我们实际上并不了解残疾人,我们和他们,好像是两个世界的人;除了有时走在盲道上觉得有点硌脚因而生出点小埋怨外,平时几乎很少想起他们。这又是多么严重的忽视!

  其实,在文学艺术领域,情况也差不了多少。正因为如此,毕飞宇的《推拿》受到了那么多的欢迎,改编成影视以后也很受欢迎,写得好只是一个方面,但不排除它在题材稀缺上的意义;他倾听了很多盲人内心的倾诉,写了黑暗世界里的光明,写了他们不一般的日常活动,包括他们的爱情,他们的纷争,以及他们在市场时代遇到的困境。在这一方面,李朝全这本《梦想照亮生活》,作为纪实文学,能写得如此之深入、之充分、之饱满,同样是难能可贵的。这本书对穆孟杰大半生经历,他的办学之难,他的爱情的苦涩和甜蜜,都有很精彩的刻画,这本书对我们是非常需要的。近来我也看到其它写残疾人的书,也精彩,但有个倾向,就是写群像的多,有的作品人物多到几十位,这会因某种相似性,而容易冲谈,并影响深度;当时我就有一个感慨,如果能够充分地写好一个或几个人物,可能感染力、震撼力会更大一些,果然,现在就看到了李朝全这本集中描写穆孟杰的书,不由感到欣喜。

  虽然这本书开头部分引领读者,参观穆孟杰的特教学校,先让我们认识许多可爱的残疾儿童,而朝全的笔力,还是放到中部,使这本书主要集中深入地刻画了穆孟杰的形象及其传奇人生,他写这个人物,是用报告文学的笔法写的,也即排除虚构,真实为本。在他笔下,这个人物饱满,这个人物坚韧,这个人物永不向命运低头,这个人物也是充满想象力的。有一句话叫“贴着人物写”,朝全也确实始终没有离开人物。一开始穆孟杰的眼睛红肿,随后和他大哥一样,也看不见了,这对一个孩子的打击有多么大。接着写到了穆孟杰的不幸的童年,上学遭拒,不得已养兔,养羊,羊把生产队的麦苗吃了,蛮横的队长要他全家赔钱,那个情景很真实,最后赔了一只肥羊给他们吃,很辛酸。穆孟杰13岁不得不出门远行,但是他和一般盲人不一样,他充满生命的活力。他不但学坠子戏,地方戏,而且能学多少就学多少,艺多不压身,听说有针灸,他就学针灸,后来学《易经》,搞心理咨询,名声越来越大,他是一个多面手,是一个奇才。李朝全笔下的穆孟杰也是一个完整的人物,甚至典型人物,让人很动情。这些构成主体部分,真正的重头戏是穆孟杰的奋斗史,婚姻家庭和办学的崎岖道路。

  这本书的另一个重要特色是,它能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索。我觉得这本书比一般的报告文学的意义要大。我觉得此书涉及到身残与心残的关系:身健而心残,并由心残而终于招致了身残、身亡的悲剧,我们见过不少,那么,反过来看,有没有身残而心健,并由心灵健康而使身残的痛苦变得不那么难以忍受,而且超越身残,放飞理想的呢?当然有。穆孟杰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我们发现,某些肢体残缺的人,由于精神的充实,内心的博大,意志的强韧,往往能够创造人间奇迹,他们虽不能改变已残的躯壳,却可因人对自然、对疾病的征服而带来巨大的信心和喜悦,让生活因精神的丰富性而变得更有意义,从而弥补残缺,超越残缺。穆孟杰和他的特教学校的成功,不正如此吗?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但是生命的宽度是可以通过努力而改变的,这个人要救助所有的残疾人,这个人的境界就高了,所以我对这本书比较偏爱。

  (《梦想照亮生活——盲人穆孟杰和他的特教学校》,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