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资讯 >> 正文

“物”债为“心”债,“还债”为“还情”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16日10:07 来源:中国艺术报 张 悦

  全国首部诚信题材现代赣剧《那杆秤》进京演出

  “物”债为“心”债,“还债”为“还情”

  郑宜栋是上饶县黄沙岭乡麻墩村人。上世纪40年代,他父亲在当地经营一家榨油作坊,因为诚信经营,老少无欺,深得乡亲们的信任和拥戴,油坊生意特别红火。1942年8月,他的父亲与哥哥因抵制强行抓丁而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乡亲们存放在郑家准备榨油的茶籽、菜籽、桐籽也被抢走。由此,郑家便欠下了周边106户乡亲所存放的各种油料数百斤及数千元现金。郑家横遭不测后,乡亲们也十分同情,没有一人提起债务,更没有一人上门讨要。虽然家庭遭劫难没有能力立即还清债务,但郑宜栋暗暗发誓,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替父亲还清债务。此后,年少的郑宜栋加入了挑崇安担的队伍(解放前来往于铅山河口与福建武夷山挑闽赣的挑夫队伍,被称为“挑崇安担” )做了挑夫,每天担着一百多斤货物,在鹅湖古道上,跋山涉水,餐风宿露。等到上饶解放时,他已替父亲还清了一千多元的现金债务。解放后,他继续一点一滴地偿还父亲欠下的债务,终于于2009年,历时67年,偿还债务合计13600多元。郑宜栋67年替父还债的感人事迹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他用自己的诚信表达对社会公德的自觉遵守,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 、“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

  今年1月15日,国务院专门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工作,并通过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2014—2020年) 》 。诚信道德的缺失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如此的社会大背景下,江西省上饶县赣剧演艺有限公司主动承担起弘扬诚信道德的社会职责,精心打造了全国首部诚信题材现代赣剧《那杆秤》 。5月14日,作为“北京·江西文化月”优秀剧目展演的压轴大戏,取材于郑宜栋诚信故事的现代赣剧《那杆秤》登陆北京长安大戏院。

  全剧紧扣还债这根主线,随着剧情的深入、时间的推移,通过主人公内心的纠葛,将“物”债引申为“心”债,将“还债”深化为“还情” ,最后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为减少“还债”这一主题的沉重感,在情节的设置上安排了诸如“挑盐” 、“选举”等具有浓烈生活气息、诙谐幽默的场景,在塑造人物的同时,也带给观众更多的真实感,增强了剧情的可信度。全剧在音乐唱腔设计上既坚持了传统赣剧的特点,又融入了现代民歌音乐元素,特别是将江西赣东北地区的民歌元素作为主题音乐始终贯穿于全剧。演员表演也纯朴感人,参与全剧演出的演员大部分来自上饶本地,他们常年扎根在基层演出,最贴近群众心声,加上该剧题材是本地的真人真事,所以演员在表演时角色把握准确,感情投入真挚。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的出品方上饶县赣剧演艺有限公司的前身为上饶县赣剧团。上世纪末,赣剧的发展出现了瓶颈,上饶县赣剧团陷入了队伍老化、演出活动难组织,经费保障困难的境地,整个团队几乎名存实亡。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赣剧,上饶县根据政策要求,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路子。在2012年文化体制改革中,上饶县赣剧团、江西锦骧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饶信河赣剧团三家通过资源整合成立了上饶县赣剧演艺有限公司,这也是江西省唯一股份制改造的县级国有文艺院团。改制后的上饶县赣剧演艺有限公司,购置了先进演出设备,新建了演艺排练厅,招聘了一批年轻有潜力的赣剧表演艺术人才,在资金投入、人才保障、艺术创作及市场开拓等方面很快显示出了很大的活力。而这部精心打造的《那杆秤》也在江西省第五届艺术节上首演,开创了江西省举办艺术节以来首次有民营剧团原创的大型赣剧现代戏参与竞演的历史。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