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创作谈 >> 正文

寓教于乐 道德魔方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16日09:47 来源:中国作家网 汪 帆

  创作动画片《老子道德三百问》的缘起

  2009年,一部三维动画电影《麋鹿王》在河北动画团队手中“横空出世”,相继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动画片奖,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提 名,首届欧洲国际立体电影节长篇立体电影大奖——金水晶奖。2011年4月,该片成为北京国际电影季“走出去工程”10部受表彰的“优秀国产影片”中惟一 的动画电影。此后又被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评为“国家动漫精品工程”大奖。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和平年代》为我拍摄播出了一部专题片《为梦想扬帆》。由 此,以动画为媒,结识了中华老子基金会的会长王永江和当代学者、作家景元华。他们对“中华老子文化传承工程”的“痴迷”,令我感佩。我在细读了景元华送我 的198万字的《老子春秋》后,终于萌生了加入这个团队的动意。

  我开始了甩开“两条腿”战略:

  一条腿是“寻求外援”。将10集电视纪录片脚本《寻找老子》寻求中国视协的支持,得到了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张显的鼎力支持。2014年3月12 日老子诞辰2585周年之际,在老子故里河南鹿邑,张显在开机仪式上宣读了批复。将电影剧本《老子春秋》经过专家论证、修改后,通过中国影协呈国家电影局 申报重大历史题材电影立项。目前已通过三审。

  第二条腿是“苦练内功”。苦读了杨义新著《老子还原》、王蒙著《老子十八讲》、姚淦铭著《老子百姓读本》以及上海作家陈村的《小说老子》等有关老子与道德经的专著。

  在甩开“两条腿”寻道的过程中,我越发明晰了我们团队做“老子文化传承工程”的伟大意义与实施的三个步骤:

  一是高瞻远瞩的意义。

  这是一项功在当代、益及千秋的思想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

  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少远大目标。老子早在2500多年前,已经高瞻远瞩,做好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那是一种被东方智慧悟出的关于宇宙、 自然、人类及社会的大境界。老子的出现,是人类在需要明灯照耀下出现的人类第一盏“明灯”。只是恰巧适时出现在中华大地而已。他不仅属于中国,也是属于全 世界、全人类的。

  我们现在所要做的这些工程,就是想让老子从书本典籍、高山茂林、庙堂高宇回到我们生活之中,让老子思想融入到每一个当代人的心中。我们就是要用我们的艺术创造,摒弃将老子妖魔化的历史造神方式,让他的真正思想价值与智慧之光在当代重新闪现出来。

  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 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四个讲清楚”,更加凸显了我们这项工程的现 实意义。

  二是三个步骤。

  我们在进行这项文化传承系统工程时,曾这样设想:

  首先,做300集教育类电视动画片《老子道德三百问》。在未成年人中宣传、推介,普及老子文化、哲理思想,为该系列工程的前沿普及作品,预热和培育文化市场。

  其次,拍摄一部10集纪录片《寻找老子》,影响当代国内外精英阶层。为老子哲学、思想、文化、历史、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医学、保健、养生乃至于饮食文化,做文化追寻与学术阐述。

  第三,拟请国际导演李安执导中华文化史诗巨片《老子春秋》电影故事片,与国际化团队联手运营。

  创作动画片《老子道德三百问》的意义

  文以载道,寓教于乐,雅俗共赏。这是几千年中华文化赋予中国历代文艺家的庄严使命和最高追求,也是中国气派文艺作品的审美标准和最高境界。

  一,难点与亮点

  关于《老子》的哲学史原创地位,举世公认。这是我们的立身、立命、立题之本。但如何破题,以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呈现这样高深且“妙不可言”的“原典”思想,这又是我们艺术创作中最大的难点。

  虽然动画是一种国际语言,在电脑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下,已无所不能。但是面对当代青少年受众,他们已养成了欣赏欧美、日韩动漫的“完型心理”,怎么能用“寓教于乐”中国式动画吸引他们的眼球,开启他们的心智,照亮他们的未来呢?这是第二大难点。

  中国历朝历代不乏研究《老子》的名篇名著。但关于其生平、传略的典籍却凤毛麟角。杨义的《老子还原》经过严密考证,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历史及人物线索。景元华的《老子春秋》为我们的“故事”做了“经”与“纬”的框定。但这些仍然没有扫清我们创作此部动画片的心理障碍。

  当我购得作家陈村的《小说老子》,读后茅塞顿开。他虚构了两个人物,与老子“坐而论道”。《道德经》凡81章,陈村《小说老子》讲了81个道德 故事。但那些充其量是“微小说”、“微电影”。除了三个人物贯穿始终,似一条金线,但还是不足以构成连续剧的故事线索,更无悬念、情节可言。但他毕竟启发 了我们的创作思路。这时,我已在考虑将创作类型归于“教育类”而非“戏剧类”。它将运用一套不同的“创作范式”与“语言方式”。

  我开始挖掘自己的“童子功”。我忽然想起小时候,最爱读的几本书:《说〈水浒〉,讲哲学》《说〈三国〉,讲哲学》《中国寓言故事》《中国成语故 事》《伊索寓言》等。于是,我有了大胆的创意,以李耳生平、成长史为“经”,以老子《道德经》中众多源于生活,师法自然的“道”、“德”思想为“纬”,截 取他少年时代的背景,设计三个不同性格的童年伙伴小月、小石、小智陪读;设计商容先生来乡村办私塾,对李耳因材施教;设计李母来辅佐李耳生活起居,进行家 庭教育,家学传承。而李母与商容二人在史上又确有其人。他们的艺术再现,不仅弘扬了中国数千年教育的优良传统,也同时宣示了“素质教育”、“启发式教学 法”的永恒实践意义。从另一个潜在主题而言,对当今中国应试教育提出了历史性拷问。

  审美风格与艺术形态的定位。对于动画创作,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相结合有一个“度”的把握。而我国目前动漫产业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一是过度娱乐 化倾向,惟收视率是瞻。破坏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文化生态环境。二是过度低幼化倾向,抛弃了美育、教育引领的功能。三是动画片创作团队与播出机构忽视了受 众的接受心理,缺乏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实证精神,要么过度幼稚、弱智,不相信少儿成长对正价值、正能量吸取的心理需求;要么以成年人的娱乐偏好为取向不适当 地融入了色情、暴力、低俗的情节内容。

  未成年人教育是人类面临的严肃深题。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白石有一个精辟的比喻:未成年人是一张白纸,成年人是一支笔。如何描绘,决定了 未成年人的未来,祖国的未来。而动漫又是未成年人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我们越发高度重视动漫在未成年人成长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出台了许多利好的扶持政 策。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如同电视剧已被市场绑架,为经济利益驱使,生产了大量“动漫垃圾”。

  所以,我们编剧团队与以孙立军教授为首的导演团队达成共识,一定要用我们的创作实绩做一次艰巨的担当。要求我们的设计、造型、制作团队努力去创 造与呈现、丰富和完善我们编导的意图。用中国画的风格、时尚造型,创造寓教于乐、清新健朗、诙谐幽默的动漫形态,生动地表现2500年前中国未成年人成长 的快乐与快乐的成长。好在我们这支以年轻人为主的动画制作团队,以青年作曲家刘礼民为主的音乐团队,以央视少儿频道知名主持人小鹿姐姐为主的配音团队,能 够统观全局、专心致志,精益求精,出色完成了各专业的工作,为我国3.6亿未成年人奉献了一部弘德扬善的文化营养大餐。

  文本创作的总体结构分为三个阶段。

  少年老子阶段拟用100集故事的容量来呈现。我在最初的片头主题歌词中写道:“人手足,口耳目,山川草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试图说 明,圣人也是从牙牙学语开始,通过学习最简单的“人手足,口耳目”到认识“山川草木”,这是老子创造“无中生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哲学思想之生活的本源。中国民谚曰:“三岁看到老”。后来,因为片头曲时长限定,又作了重大修改。以老子原典名句串接,适当吸收了儿童易于传唱的曲式。还 有“老子学字”故事的设计,都唤起了我们学习汉语的切身体验。

  青年老子阶段也用100集故事的容量,表现他面对自然、人类、社会以及他自身成长中学习、修德、修为、婚姻、爱情、伦理、战争、生老病死等等人间万象的哲学思考、情感经历、人生体验,是一次螺旋式的升级。受众对象以青年人及成年人为主。

  最后100集是表现得道后的老子,在天上,与人间100个成功知名人士“论道”。寻道、问道与论道,将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综观古往今来,全人类杰出代表成功的经历、经验中都有关于“道”与“德”的哲学问题。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