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作品评论 >> 正文

让散文回归到“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15日16:52 来源:重庆晚报 何君林

  笔者在一摞新书中把视线投向《永远的紫罗兰》(郑劲松/著,光明日报出版社),只见封面简单干净,天上几朵点墨般弄出的紫罗兰显得十分的淡雅清新,与书名相映成趣。作者郑劲松,现为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西南大学报》执行主编,兼职教授新闻采写、散文创作与欣赏、演讲口才、秘书学、民间文学等多门课程,业余涉猎企业文化培训、旅游文化设计、广告创意、电视片编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行当,曾入选西南大学十大最受学生欢迎的本科课堂教学名师。

  郑劲松这本以散文为主的文集,其实也正是作者人生历练的一次写真:如写他五六岁时和知青姐姐的《初吻》,七八岁时的《吃大口》(即满七岁可分成人口粮),读中学时的艰难、心酸而温情的《吉子河记》,读大学时同名同姓的信件误拆引发的《名字的故事》,以及大学时与某高干女儿青涩的爱情故事《永远的紫罗兰》,工作后扶贫锻炼的《扶贫手记》……

  随手一翻,眼前便出现这样一段文字:“因为是顺便回家,没有写信也没有发报,他们都上山劳作去了。我只好掏出钥匙打开门进家。这情形其实十分动人,十几年了,我的口袋里还放着一把老家的钥匙。这钥匙把所有老家的情绪锁着,它沉重而又轻松,浸润着泪与汗,只要捏在手里,立即会充盈一种温暖的潮湿感。”

  读到书中《回到老家》一文中的这段文字时,笔者几乎是本能把手伸向腰间,摸了摸挂在那里的一串钥匙,可惜这样的钥匙只是重庆一间水泥房子的钥匙,跟老家没有丝毫关系,更没有“潮湿感”,只有金属的冷漠与冰凉。但作者笔下的这段文字,让我想起了自己乡下的老家,想起了多次回到老家的情形,并在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生出了些许的“潮湿感”。什么是好散文?这就是。因为,这样的文字挑动了我的记忆,触动了我的内心,让自己被城市的嘈杂和喧嚣塞满的内心突然裂开一条小缝,并在缝壁滋生出一丝“潮湿”,还有一丝柔软。

  细究起来,自己被打动的根本原因,是作者文字中表现出来的那种真诚与纯朴。有人说,文学的基点,文学的内在的诸多元素,可以有众多不一的说法和角度,但对于散文,你缺少了这个基本的真诚与纯朴,就少了灵魂,少了壮骨健体的钙质类的东西。然而,在当下这个信息化和物欲化急剧膨胀的时代,散文没了底线和边界,成了一个“筐”,是文字都往里面装。有人戏称,当下的散文成了“公共垃圾筒”,人人都可以随手往里扔东西。会敲键盘能抠手机的人,把微博、微信都当成了散文,甚至把QQ聊天串在一起,也叫作散文。从鸡毛蒜皮到吃喝拉撒,从道听途说到打情骂俏的文字,都被当成了散文。还有媒体积极倡导新闻散文化,把散文当成了涂脂抹粉的作料。

  在这个时代,似乎已经没人说得清什么是真正的散文了。于是,便有了大散文、新散文,以及这样那样命名的散文,浮华、矫情、造作、玄虚之风无处不在,那些闺房帷幔中那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情书,那些漫长旅途中那种喋喋不休的风景白描,那些痴男怨女们支离破碎的日记,那些言不由衷、任人摆布、讨好卖乖的应景文字,那些道貌岸然所谓探索实验的散文等等,纷纷借机出笼。有人因此长叹:如今,我们看到的是无数的抛头露脸,是在忸怩作态中的粉墨登场,而在这众多的表演中,散文被妖魔化了、鬼神化了。

  郑劲松始终坚守着散文的实质和内涵,坚守着散文最为本原的东西,就是那个朴素的品质:真与诚。在他的笔下,亲情、爱情、山水情,行云流水之间,全是人情物理;自然、人生、哲理,处处彰显民间情怀与社会忧思。

  毫无疑问,郑劲松始终保持着一种深挚的人文情怀和文化意味。散文过去所谓的精致,灵动,以小见大,所谓的以事寄情、以物寓情、以景托情、以论扬情等等,都成为他对社会人生和过往生活的深挚的书写。

  作者的丰富经历,使得其笔下的文字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真诚的叙事,真爱的写人,真切的写景,真实的写情,“真”成为这本文集的生命和灵魂,“情”成为这本文集审美的焦点和根本。作者真正做到了散文的回归,真正回归到了散文的真诚与纯朴。(作者单位:西部开发报)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