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资讯 >> 正文

河北著名剧作家孙德民:想象的高度取决于扎根生活的深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14日16:27 来源:河北新闻网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刘成群)近日,河北省著名剧作家孙德民的艺术成就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省内外文艺界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了孙德民在艺术创作上取得的成就,并称,只有扎根生活,才能创作出真正留得住的好作品。

  生活中永远会有新发现

  孙德民从1962年至今,创作了四十多部大戏和十多部影视剧,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其中《雾蒙山》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人们惊诧和羡慕孙德民屡获大奖,他的回答却是:“我是学中文出身,当年写剧本是自学,我这个人就是两条,一是不怕苦,别人用功三个小时,我就用九个小时,别人下乡一个月,我就下乡两个月;再就是虚心听取别人意见。”

  孙德民说,现实生活是自己创作的矿脉,“生活中永远会有新发现”,“我今年写河北梆子《六世班禅》,虽然题材很熟悉了,但依然去青海采风。”“我写《雾蒙山》,每个角色都有原型。”

  国家一级编剧、原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欧阳逸冰说,孙德民创作的《雾蒙山》被认为是当代中国话剧的重要收获,是当今转折时期农民命运的史诗。为什么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因为扎根生活。孙德民跟剧中人物张松的原型曾是特别好的朋友,30年前,曾以其人为原型,创作了《千秋大业》。如今,《雾蒙山》中的主角是“张松”的儿子。因为几十年来心心相通,知根知底,所以,写出来的剧本当然是精品,因为他不是在用笔写,而是用生命在创作。

  河北北部的农村生活是孙德民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这里独特的历史文化、民间习俗、语言风格和生活方式都是戏剧创作的要素。在这些剧作中,孙德民以直面社会现实的勇气,洞察生活的锐利目光,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对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进行思考。著名戏剧理论家余林认为孙德民剧作是生命现象,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不仅体现在体验的层面,而是根植于生活之中,他对中国的乡土社会有着深厚的感情,以思辨的文化心态写出了活的乡土戏。

  剧作家的成就永远和深入生活成正比

  孙德民的剧作似乎见证了中国近几十年的历史和时代变迁。他说,对于一个剧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深入生活,剧作家的成就永远和深入生活成正比。

  孙德民创作的大型话剧《西太后》,由日本著名导演示川猿之助和著名表演艺术家藤间紫搬上了日本舞台,至今已在东京、名古屋、大阪、九州及各地演出近三百场,受到日本观众的热烈欢迎;他创作的话剧《懿贵妃》亦搬上日本舞台。舞台艺术片《班禅东行》已发行到世界四十多个国家。他近年创作的《雾蒙山》《日头日头照着我》《六世班禅》《从春唱到秋》《晚雪》等大型戏剧作品在观众中产生强烈反响。

  专家们表示,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都是艺术家在投入现实生活,从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诸方面融入现实生活,触摸时代脉搏,感受大众悲欢的“在场感”的指导下创作的。“那些真诚的观察现实和思考现实,并表达大多数人的现实愿望和理想的作品流传下来,成为被我们一再重读的经典。”“想象的高度,取决于扎根生活的深度。”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刘彦君说,正是对人情、人性等审美本体的回归,圆满地实现了孙德民对生活和戏剧的深思熟虑,从而使他作品中的人物有了精神的质感与分量,生动地“活”在了舞台上,并将继续“活”下去。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