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星剧社”能为话剧培养新观众吗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14日09:46 来源:中国作家网 谷海慧

  当我们欣赏局部忽视整体、亲近荧屏远离现场、钟情热闹忽略门道时,看到的是电视还是话剧?这恐怕是值得深度怀疑、深入讨论的问题。

  “星剧社”能为话剧培养新观众吗

  话剧被舶来已百余年,“电视话剧”却是新鲜货,它是湖南卫视新推出的专栏节目“星剧社”的创新设计。作为一个偏正词组,“电视话剧”以“话剧” 为中心词,说的是观众通过电视来看话剧。分属不同艺术门类的话剧与电视,无论制作方式、传播媒介还是受众群体,都存在诸多异质性。这种跨界与混搭的电视话 剧,会是什么样的面貌?坐在电视机前看话剧的人,看到的是什么?话剧能否借助电视,在传播中培养新的观众群体?刚刚播出的田沁鑫执导的话剧《罗密欧与朱丽 叶》,或许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

  看局部还是看整体

  剧场里,我们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了舞台二度创作;荧屏前,我们接受的则是经过编导眼睛筛选的三度创作。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三度创作中,作品 的舞台剧特征被淡化,电视的镜头语言被强化。大量的特写镜头和局部的人物行动成为电视话剧主体。通过12个机位不断切换,电视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拍摄 角度和景别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荧屏上,舞台全景呈现很少,中景、近景居多,饰演朱丽叶的殷桃和饰演罗密欧的李光洁的面部表情,被无数次从不同角度给予特 写。

  这些被拉近的镜头、被放大的表情,是观众在剧场中无法看清的。表面看,它们形成了对现场演出的补充。然而,追问下去,这种补充效果便显得可疑。 首先,走进剧场看话剧的观众,是以真切地看清演员表情为目的吗?《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大剧场话剧,即便坐在最佳位置的观众,也无法像看电视特写镜头那样捕 捉演员表情。但是,这是否会影响他们观剧的整体效果,是否会构成他们评价戏剧优劣的依据?如果会,所有剧场戏剧都不必再存在。然而,走进剧场的观众要看的 是艺术整体,看清演员表情并非他们的追求,用自己的眼睛自主获取信息才是最高价值。其次,电视话剧是以突显演员的表演能力为目的吗?电视话剧如此推近、夸 大演员的面部表情,似乎是以演员为中心的。但是,面部表情只是演员塑造人物的要素之一,台词、肢体、对现场的把控等综合能力,才是考察演员表演能力的要 义。事实上,电视特写镜头的目的很单纯,它呈现出什么,什么就是目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它给观众提供的就是明星脸。众多特写镜头的设计,以“看脸” 来达到吸引观众看电视的目的。这个局部呈现的背后,深藏着迎合大众审美趣味的电视经营策略。

  看现场还是看荧屏

  但凡既看过现场演出又看过话剧录影的人都会感叹:话剧要看现场。因为看现场演出、进行观演交流、感受剧场效果是话剧的独特魅力。而电视话剧,因 影像的可复制性、错时观看的选择性、输出或接受的单向性,无论从视听效果还是心灵感受上,都成为了完全不同于剧场话剧的艺术样式。

  剧场是一个“场”,是暂时告别日常空间的艺术场域,是造梦现场。走进剧场,意味着目击,也意味着共享。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场域,观众席暗下、舞台 亮起的那一刻,艺术的神圣性、感染力便开始彰显。《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开场群架、音乐、热舞等,使舞台瞬间成为一个燃烧的小宇宙,辐射到、灼热着每个在场 者。此时,不仅演员的现场表演是不可复制的,观众的在场感也是无法被替代的。现场演出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极具喜剧性,笑点无数,现场观众哄笑不止。而那 些令现场观众大笑的片段,在电视机前却失灵了。如摇滚神父对于男女主人公爱情乃“生命科学”的解释、康花花乔装入罗家送信时使出浑身解数、欲脱衣时罗密欧 对朱丽叶“怎么这么事儿呀”的责怪、婚礼游戏中未交换戒指便被允许“直接亲吻你的新娘”等片段,都是现场爆笑点;但电视演播中,虽然导播会切换观众大笑的 画面,作为对某些喜剧性桥段的提示,隔着荧屏的现实世界中的观众却只能隔岸观火。而配合剧情,几次唱响的汪峰的《当我想你的时候》,在剧场颇具煽情效果; 在电视机前,也很难让人动情。那些在剧场极易体察的电光火石、极易被打开的情感记忆、极易产生的心理共鸣,都在非艺术空间的荧屏前,被日常性地化解了。我 们没有借助话剧暂时走入另一重时空,完成对日常人生的跳脱、超越;而只是借助电视,在日常生活中增加了一项以话剧为对象的消遣。

  看门道还是看热闹

  与现场演出不同,电视话剧有规定性的节目时长、播出形式和内容设计。为吸引观众注意力,它就要设计更多看点、使用更多手段。其实,只要想想电视 话剧节目的命名——“星剧社”,我们就会发现它的核心卖点了。“星剧社”自诩以推广话剧艺术为出发点,但它只推广明星话剧。这个节目预计推出的12部话 剧,有50多位明星参与飚戏。除了明星脸,某些被夸大的剧情细节、幕后花絮,也都成为炒作或留住观众的理由。电视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演出前重点宣 传、播放中反复闪回的,是男女主角的吻戏。“李光洁激吻殷桃”、“大尺度激吻”、“大尺度脱衣”等,成为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噱头。电视播放过程中,每处吻戏 都被给予大特写,并通过镜头延长亲吻时长,而后还在其他情节段落反复闪回。这种高调处理使亲吻成为电视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重头戏。而在现场演出中,男 女主角的亲吻并不那么引人注目,只是情之所至,发乎情止乎礼的举动。这种重点偏移,不但在热闹中喧宾夺主,而且会形成对想要看门道的观众的误导。幕后花絮 也是典型的电视策略,田沁鑫的想法、各界明星的力挺、主演的戏外活动、剧组的宵夜等都足以吸引电视机前好奇的观众,使他们不要换台或走开。而对于那些走进 剧场的观众,较之于剧作本身,这些往往并不为他们所关心。此外,限于节目时长,两个多小时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被删至90分钟,已经破坏了剧作的完整性; 而插播广告的电视化操作,又破坏了作品的连续性。可能只有合乎理想的电视观众不会计较这些,因为他们已经接受了电视的运作规则,只是看看热闹而已。但是, 如果是这样,“星剧社”能够为话剧培养新观众吗?它只是进一步为自己培养电视观众罢了。

  以真人、现场、实时、交流、小众为艺术特质的话剧,真的能通过以影像、复制、错时、单向、大众为要素的电视平台被推广吗?当我们欣赏局部忽视整体、亲近荧屏远离现场、钟情热闹忽略门道时,看到的是电视还是话剧?这恐怕是值得深度怀疑、深入讨论的问题。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