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作品评论 >> 正文

写向历史风云动——评陈奕纯历史文化散文《笔走汀泗桥》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08日16:20 来源:中国作家网 林伟光

  当拜读陈奕纯老师写的“汀泗桥”榜书,我不由得立即肃然起敬。这是因为汀泗桥,已不仅仅一座有年月的桥,而是载入史册的标志。它是一座见证历史风云的桥,更是一座光荣的桥。这个世界,有多少桥?恐怕谁也说不清楚,但有几座桥的分量如汀泗桥?这就难怪,当接下这一任务之后,陈奕纯会如此激动,又倍感压力。

  此际,我在读着他的一篇散文,发表于2014年第一期《北京文学·精彩阅读》上的《笔走汀泗桥》,这是一篇难得的佳构。这里暂且放下对文章的评说,先说我的动机。其实是想借此文窥探陈奕纯写“汀泗桥”的即时心境,或曰创作心路。

  可以说他在这突如其来的机遇面前,是忐忑的。于他这书画名家的身份,写三几个字,即使大字,恐怕也不会太难吧?但他不想太草率了。如果太草率,这是对这座有光荣历史的名桥的不尊重和轻慢,当然也是对艺术对自己的不尊重。所以,一段很长的时间里,他没有动笔,而是读书,读有关“汀泗桥”历史的书,也读碑帖,这是一个创作的准备与酝酿的阶段。他并不敢掉以轻心。

  时间过去,交卷的日期迫近,催稿的短信频来。此时,他该怎么办?他开始进入创作状态,他想此作必须满足以下两点要求:其一写出“汀泗桥”厚重与沧桑的历史,其二有“陈氏的创新意识”,即不同于以往的艺术面貌。从《笔走汀泗桥》中,我们读到如此之胪列:7月16日,白天我浸泡在前人碑帖中,夜里连续书写五个多小时;7月17日,白天我又浸泡在前人碑帖中,婉辞了友人的来访,当夜尝试着用各种笔书写。7月18日,关闭所有通讯,日夜临写《石门铭》、《瘗鹤铭》、《经石峪·金刚经》,寻找最佳切入点。7月19日,同样关闭所有通讯,白天读前人碑帖,晚饭后,写写停停。翌日,当第一缕阳光降临时,“汀泗桥”三个大字在重笔疾挫,气酣墨畅中跃然纸上。这是一种“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的艰苦创造过程。这“汀泗桥”三个大字,终于达到了他所想表达的效果,见证历史风云,又呈现崭新的艺术意蕴,达到了“线的美”、“光的美”、“力的美”,这里柔中寓刚,正是不折不挠的坚韧的呈现,而隽逸的神韵、刚健的笔力,与挺拔的雄姿,不正是“汀泗桥”的精神写照吗?这将为古老而光荣的汀泗桥增色生辉。

  事情至此已完结,可是还不能搁笔,这里引发了我的深思,或者说也是对我的警惕,即是陈奕纯对创作的敬畏与虔诚,于更多的人们,都是不无可借鉴者。我们每每惊叹陈奕纯的作品,书画、文章,无不精彩,不是挂在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城楼,就是频频获得最高奖。其实,这都是呕心沥血的成果。同是写作者,我有没有像他这么的用心和用功?我深感惭愧。于浮躁的时代,这是一缕久违的春风。

  这篇《笔走汀泗桥》,可以说是一篇创作谈,是创作“汀泗桥”的副产品,更是他创作态度的展示。但这也是一篇优美的历史文化散文。初初读去,于我这碌碌者不免乎担一份心,这么散乱的千头万绪,却又如何统一于一篇文字?却是多虑了。他就有这份驾重就轻的本事,那么轻轻一拨,历史风云齐奔笔底,历史、书法、创作的孜孜以求,都借“汀泗桥”而浑融于一体。

  这里有历史,以“汀泗桥记得”开头,一连串的排比,串起了汀泗桥千古的历史沧桑,使文字具有历史的纵深感,也因此而厚重。而书法呢,则由毛泽东而康有为,再到康门弟子沙孟海、女书家萧娴,并最终归结到我,这种传递有序的叙述,把书法的渊源与前辈创造精神的激励融汇贯通,正是他创作“汀泗桥”的精神滋养。

  而“汀泗桥记得”与“7月x日”的一连串排列,却显示了他的大胆,一般写手谁敢如此,不怕因此弄巧成拙吗?这却正是陈奕纯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化技巧于无形,于此,我们不禁想起了古人所谓的“大巧无形,大音稀声”。

  把他的书法与文字都放一起阅读,这是关于“汀泗桥”的最妙的诠释和写照。写向历史风云动,惟有他了,或曰,写“汀泗桥”,舍陈奕纯其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