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资讯 >> 正文

斯特林堡遇知音——凯蒂·米歇尔和她的《朱莉小姐》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08日09:24 来源:人民日报 徐 馨
《朱丽小姐》剧照。《朱丽小姐》剧照。

  应2014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之约,德国柏林邵宾纳剧院带来与英国戏剧导演凯蒂·米歇尔合作的戏剧《朱莉小姐》。其改编的大胆与坚决在众多改编版中“首屈一指”:原作台词所剩无几,主人公从贵族小姐朱莉变成厨娘克里斯缇;舞台呈现让习惯了传统作品的观众一时无所适从:主次两个表演区共时进行,戏剧表演与实时拍摄及呈现并存,舞台上还有配音区、演奏区、拟音区,以及3位演员、时常挪动的6台摄像机与拍摄者们——米歇尔风格在75分钟的时长内浓缩,冷静、节制、准确,精彩作答“如何面对经典”“创新由何而来”这两大当代戏剧场回避不了的问题。

  “人们觉得我对待经典的态度有一点儿无礼——不,我最终是为了更清晰地呈现出原著的面貌。”米歇尔以复排经典剧目声名鹊起,争议纷纷,只有3个人物的《朱莉小姐》正是对她这句辩解的完美注脚。斯特林堡在剧本的作者前言中,将此剧定位为“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现代戏剧”,米歇尔几乎最大化地实现剧作家的这一初衷,并以其创造力回应了斯特林堡对戏剧创新的渴求。

  米歇尔如何做到的呢?

  她首先是一位编剧。在原著中,厨娘克里斯缇可有可无,时而旁观身为家仆的未婚夫让与身为贵族的朱莉小姐调情偷情,直至朱莉小姐毁灭。剧作家抽象勾勒的克里斯缇,在米歇尔的舞台上拥有了无比饱满的生命,原作中激烈的戏剧冲突都被收纳到克里斯缇的眼中和心里:她的目光所及,就是观众在台下追逐的焦点;她内心的每一次颤动,都会被几十米之外的观众捕捉,剧场里进行着奇妙、密集的“读心”活动,让人溜号不得。斯特林堡旨在写一部现代心理戏的出发点容易被原作大量的对白与戏剧性的情节遮蔽,而通过主人公和视角的改换,米歇尔巧妙地让“心理”成为舞台上最醒目的主人公。围绕着这个中心,米歇尔只保留了必要的用以交代清楚人物关系与剧情进展的少量台词,剔除其余,将该作从具体的时代中剥离,突显剧作家选材的用意:“地位的高与低、好与坏、男与女的问题,现在是、过去是、将来也永远是人们所关注的。”

  米歇尔更是一位导演,她用各种语汇实现其改编的目的:聚焦内心。1888年的斯特林堡为了表现人物心理,授意“尽量使用装有强侧面灯光的小舞台,演员不化妆”,以放大面部表情对传递心理的作用。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米歇尔,干脆请来当今世界著名的年轻的影像艺术家莱奥·华纳。在《朱莉小姐》中,6台摄像机实时拍摄演员的表演,或弥补观众视线的局限,或直接以演员面部、手部的特写镜头,让剧中人的心理纤毫毕见,以看似客观的拍摄,表现主人公的主观心境。节制的充满仪式感的镜头语言、梦境般的镜头画面与诗歌般的剪接节奏,又让影像本身足以独立为一部艺术电影,从中可以看到伯格曼,看到塔可夫斯基,看到“捕捉生命如同镜像、如同梦境”的戏剧与影像的水乳交融。

  米歇尔的舞台兼有传统性与当代性,她的创新传承有自。在《朱莉小姐》中,她对经典文本只删不增,即使改换视角,也未丢失剧作灵魂;表演上,以传统的内心体验为主,但也能看出导演鼓励演员在角色与自我间跳转。曾在传统的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多年,受俄罗斯斯坦尼体系影响,又师从解构传统戏剧的波兰戏剧家康道尔,喜爱探索深层情感的舞蹈剧场创造者皮娜·鲍什与编舞家施翁·戴维斯,米歇尔的创作好似窑变,融汇欧洲艺术界各家之所长,烧制出的却是不同以往的崭新之作。我相信她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转益多师,自然地生长使然。如同管平湖之所以成为风格自立的琴家,离不开他对广陵派、九嶷派等各大流派的熟稔。如是反观国内剧界,年轻一代风格渐成,视野之开阔与研习能力都不是问题,若能在跟进西方剧界的同时,多一份对东方文化的沉潜与化用,将更加令人期待。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