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作品展示 >> 正文

《逐梦之城》选章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07日16:47 来源:中国作家网 唐晓玲

  第五章 

  小桥流水人家

  1.     

  千百年姑苏生活画卷

  在2500年的时间里繁华至今且从未衰败的城市,世界上苏州是唯一的一个。特别是在当今“千城一面”的大规模城市建设中,苏州能够独树一帜,个性鲜明,被世界认为是“最能代表中国的城市”、“最具中国味道的城市”,原因何在?

  2500多年的实践证明,伍子胥“相土尝水”选定苏州城址,是非常准确的、成功的。虽经历代王朝的风云变幻、社会动荡,但城址没有变动,还是在老地方。历史上,城池比苏州城更古老的并不少,能保持至今的则别无分号,如建城距今3500多年的郑州商城,商代后期的都城安阳殷墟以及周朝的都城丰镐,都早已废弃或仅剩遗址。或者如隋唐长安、北宋汴梁、明清北京城等,虽然规模及繁华比苏州更胜一筹,但建城时间却晚千年以上。由此看来,苏州被称为中国“历久而不变”的“第一古城”是实至名归。

  世界上文明古国的建城历史和中国有相似之处,但3000年前乃至更早时间所建的城,大都较小,有的只是个大城堡。埃及古城卡宏,城墙长仅380米,宽260米;古希腊的雅典是规模较大、至今犹存的古城,但它是在公元383年马其顿帝国建立后,重新建造起来的,比苏州建城要晚得多;古罗马城壮丽辉煌,但它是公元前一世纪经过较长的时间自由发展形成的;始建于公元前2300多年的巴比伦,在最强盛的时期,其版图西至地中海,东抵波斯湾,其法律、宗教、科学、艺术、教育及商业贸易的繁荣发达在世界首屈一指,其城墙、街道、宫殿的辉煌壮丽为世界之最。然而,公元前539年强大的巴比伦王国被它的近邻波斯帝国征服,留给今天的只是漫漫黄沙。其后两千多年,这里几乎没有生命。

  这些浓缩了文明的精髓且昌盛一时的著名古城是为何衰落直至消亡的?而苏州却能长葆青春繁盛生生不息,原因何在?

  有人说,那是因为苏州城的风水好,从城市规划学与建筑学意义看,苏州是世界上最早将城市规划学(相土尝水)、城市设计学(象天法地)、风景园林学(虽由人工,宛若天开)与建筑学融成一个体系,凝聚在一个城市中的代表卓越的中华文明的杰作。苏州“水陆相邻,河街并行”的“双棋盘”格局世上绝无仅有,这是江南水乡作为“城”,最利攻防和管理;作为“市”,最利物流和交易的最佳城市规划。苏州城的建造者伍子胥功莫大焉。

  有人说,苏州2500年城址不变,繁华依旧,是因为苏州很幸运,有白居易、范仲淹、张国维等一批文化名流、贤臣能吏主政苏州,治理苏州。

  有人说,天堂苏州富贵风流千年传承,这与苏州有着自己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有关系,像四大才子唐伯虎、文征明等人,虽然放浪形骸纵情山水,却醉心艺术、毕生探求。又如东林党人,敢于抨击时弊痛陈国运、高风亮节罔顾生死。有为有不为,得失皆自在,辉煌不是目的,过程才是享受。苏州就是这样,虽然精致温柔,却活得有理有节。

  还有人说,苏州城千年不衰且越来越精彩,是因为苏州市民素质高。别处的时尚,是想着把一元钱变成十元钱;苏州的时尚,是将柴米油盐变成风花雪月。遍布全城270多处私家园林就是最好的注解。

  更有人说,2500年的古城繁华依旧,特别是在当今“千城一面”的大规模城市建设中,能够独树一帜,个性鲜明,被世界认为是“最能代表中国的城市”、“最具中国味道的城市”,是因为苏州有像谢孝思、阮仪三等一批融生命于其中的古城的守护者和斗士。

  平江河,公元前514年伍子胥设计的水陆并行双棋盘格局城市中的第四直河;平江路,一条由小桥、流水、人家串起的苏州古城记忆的长廊,一幅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姑苏生活画卷。

  平江路北临拙政园,南接干将路,全长1606米,是苏州一条历史悠久的经典水街。早在南宋的苏州城图《平江图》上,平江路即清晰可辨,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800多年来,平江路依然在原址保留了它河路并行的格局、建筑群落肌理和原本的长度,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房屋的体量、街道的宽度和河道,比例恰当,显示出疏朗淡雅的风格;平江路两边的小巷,特别是东侧,还较好地保留了多条水巷,是今天苏州古城最有水城原味的一处古街区。老房子白墙青瓦,木栅花窗,外墙多已斑驳,墙面剥落处又攀生了许多的藤萝蔓草。最是烟雨三月,垂柳轻拂河面,斜斜地一双燕子从柳丝间穿过,石桥上,三三两两的人群来来往往,石桥下,边唱山歌边摇橹的船娘,给这幅气韵生动的水墨画配上了吴侬软语的背景音乐。

  全国古城保护专家阮仪三说:“我就非常留恋苏州平江路这条历史名街,它是我青少年时期居住生活过的地方,真是一步一个景,一回头就会和一个名人故居擦肩而过。这里最出名的是洪钧状元和青楼女子赛金花的故事,这里有史学家顾颉刚的宅院,古老的桥名叫胡相思桥,‘为什么相思啊?’错了,原名是‘胡厢使桥’,‘厢使’是相当于副市长的官名,还是宋代的名称。有个电影文学界名人叫唐纳,在这里也有他的故居,他可是江青的正式前夫;师婆桥和桥旁的尼姑庵有关;雪糕桥背后是一个孝子的故事。”

  苏州的每条小巷几乎都有一些不寻常的故事。平江河西,钮家巷和肖家巷之间,有一条古朴幽静的沿河小巷,路面全都用青砖扁砌而成。转角处一块斑驳的路牌写明,这条小巷叫“凤池弄”。别小看这条窄窄的巷子,它旁证了苏州最早的私家园林——古凤池园一段传奇历史。《宋平江城考》上有记载:“夷考凤池,始于周宣王时,有凤集于泰伯十六代孙吴武真家,故名。”作为泰伯的第十六世孙,当年武真在其驻地,即现在的钮家巷一带,建宅立园、植树种花,并在园内筑有池沼,这处园池就叫“凤池”,意在招引更多“凤凰”翔集。凤池园始筑于公元前789年,即周宣王三十九年,比伍子胥造阖闾大城还要早275年,足见是苏州城最早的私家花园了。武真宅第虽然在千百年的岁月轮回中,逐渐湮没,沦为了普通民居,但人们一直没有忘记“百鸟之王凤来临”这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仍将古代钮家巷一带称为“凤池乡”。在唐宋时期,就把现在钮家巷一带的行政区域划为凤池乡。一直到了清初,凤池园才得到重修。康熙年间,宰相顾汧辞官回归故里,他购下了含武真宅第原址在内的大片私宅,进行重修。出生在平江路雪糕桥附近的顾汧对“凤池”似乎情有独钟,不但在凤池乡里建造了一座凤池园,还把自己的十六卷诗文集也题为《凤池园集》。后来靠近临顿路的部分凤池园被潘世恩购得,修葺建成了“临顿新居”,以奉养父亲潘奕基。潘世恩是苏州“贵潘”中最为人熟知的、潘氏家族中地位最高、任官时间最长的一位。潘世恩为官五十余年,历事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故称“四朝元老”,可在紫禁城内骑马坐轿。潘世恩学识渊博,曾参与《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并任《四库全书》总裁、《文颖》馆总裁。著有《正学编》、《读史镜古编》、《思补斋笔记》等多种。现钮家巷3号潘宅的西落第三进即著名的“纱帽厅”,苏州市政府早在1963年就已将其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2年重修,且移建了花篮厅、砖雕门楼等。2006年6月升级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在苏州市古宅保护修建计划中,它被列入第一批名单,经过一年多的精心修缮,含纱帽厅在内的潘宅复建已基本竣工。

  在平江路,鳞次栉比地保留着许多规模宏大、结构规整的传统民居建筑。总的来说,它们的布局轴线清晰,层层递进,生活起居、休闲娱乐等功能明确,装饰古朴典雅、工艺精致,反映了江南民居的文化特色。“礼耕堂潘宅”就是其中保留较好、建筑群落较大的一处。这处大型住宅位于卫道观前1至8号,是苏州古城内留存不多的清前期建筑,为徽商潘麟兆家族所有。潘麟兆家族在苏州拥有无数店铺、作坊、房地产,民间称为“富潘”。

  如果说山西的乔家大院作为中国北方民居的大型建筑群,体现了清代中期到民国年间我国北方、特别是晋中地区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那么,礼耕堂潘宅就是江南水乡自乾嘉以来民居中的杰出代表作。礼耕堂如今成了实行会员制的高档会所,苏式美食精致之极。现代生活让这里装上了空调,但经营者却又摆上一个样式古朴的炭盆,空调的暖意,以及炭盆里跳动的簇簇火光,融古今为一体,也会让人产生“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感叹。这里还有个洋太太俱乐部,在古宅里学古琴、古筝,弹奏的都是风雅的中国古典乐曲。

  在平江路悬桥巷里,曾经有过一座规模不小、风景秀丽的园林——宝树园。宝树园始建于明代,是归湛初所建,与惠荫园同属一个主人,惠荫园的水假山“小林屋洞”是明代叠石大师周秉忠所建,虽历经沧桑,几度兴废,却仍然山石峥嵘,流水不断,遗迹仍存。而今宝树园早已荡然无存,在它的位置上,现在是一条僻静的小巷,叫做顾家花园。顾家花园4号和7号,是极其普通的苏州民宅,与这条小巷里的其他门户毫无二致。就是在这所普通民居里,一代国学大师顾颉刚先生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

  同样在悬桥巷,还曾走出了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著名中医妇科专家钱伯煊。当然,最脍炙人口的是状元洪钧与名妓赛金花的一段风花雪月。

  位于悬桥巷27号的桂荫堂,为洪钧出仕后所建。故居后门临河,原有廊桥,过桥即菉葭巷,可惜河道已于1958年填没。赛金花在苏州时,曾住洪府西路第五进堂楼。当45岁的洪钧对赛金花一见钟情时,她正值豆蔻年华,在花船上卖唱。光绪十四年(1888年),洪钧奉旨出使德、奥、俄、荷四国,带着如夫人赛金花。赛金花以其美貌和多才多艺出入于欧洲宫廷,交际于王公贵族之间,深得欧洲外交界的好感,德国皇后甚至称其为“东方第一美人”。赛金花聪明伶俐,很快学会几国语言,据说还结识了德国青年军官瓦德西,而后者在后来鬼使神差地成为了1900年八国联军的统帅,因此坊间就有了赛金花退兵的传奇故事。这故事后来被搬上银幕,还发生了因主演《娜拉》一炮而红的蓝苹与大明星王莹争演《赛金花》的轰动新闻。更为轰动的是,蓝苹嫁与著名影评人唐纳后,唐纳曾为她不辞而别而三次自杀。

  与悬桥巷间隔不远的胡厢使巷40号为唐纳故居,2003年10月列入苏州市古建筑控制保护范围。据说当年新婚的蓝苹随唐纳来夫家,为表孝道还为唐纳的姑母倒洗脚水,在井边替家人洗衣服。唐纳其实姓马,名骥(季)良,1914年出生在平江路胡厢使巷的“马家墙门”大宅内。唐纳自幼聪颖,年长后出落得一表人才,与著名学者顾颉刚、叶圣陶、王伯祥、胡绳等先后同窗。后唐纳离沪去香港办报,辗转到法国巴黎定居。粉碎“四人帮”后,定居巴黎的唐纳两次回到苏州旧居。第一次是1979年9月,他怀着深情,默默走遍了全宅,还特地访问了住在走马楼下的启蒙老师王芍麟的家,久久不愿离去。6年以后,即1985年初秋,唐纳带着夫人和女儿第二次回家,每到一处,都要向妻女详细介绍许多儿时往事。3年后,即1988年10月苏州才子唐纳在巴黎谢世。当年的蓝苹后赴延安,改名江青。

  明宰相苏州人王鏊编纂的《姑苏志》,说肖家巷西起临顿路,东至平江路,在醋坊桥东面,原名“九曲墙巷”,是绘制《平江图》时就存在的一条老巷子。后来叫“周将军巷”,因为巷子曾住过两位知名度极高的将军,一位是三国时吴国的大都督周瑜,另一位是南宋抗金名将武状元周虎。后来,有齐梁贵族萧氏居此,遂更名“萧家巷”。萧,肖同音,现今统称肖家巷了。

  肖家巷15号是一座市控制保护建筑饴德堂,吴中著名伤寒科专家艾步蟾的故居。如今,这座清末建筑尚存二路三进。正路为门厅、大厅、楼厅,大厅高悬“饴德堂”匾额。西路为花厅和书房。主人艾步蟾清光绪年间就在此居住,一边读书一边行医,1933年79岁时病故。

  有“补白大王”之称的著名作家郑逸梅,早年也在肖家巷居住,与篆刻家王冰铁毗邻。王冰铁与吴昌硕(苦铁)、邓散木(钝铁)、钱瘦铁齐名,号为“江南四铁”。

  肖家巷出名的还有一个姓张的孝子。冬天下雪,他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米粉做成米糕侍奉母亲,自己则把雪盛在碗里陪着母亲一起进食。这样孝老爱亲的好人被街坊邻里传为美谈。为了表彰他的孝心,让后人见贤思齐,乡邻将巷口的桥起名为雪糕桥,桥上还建了观音阁,并且在石刻《平江图》上得以记载。雪糕桥上的观音阁重修过,前些年开了一家名叫“老书虫”的书店,很清雅,也很冷清,撑了几年,赔本关了。桥下的一家小餐馆,生意却一直很兴隆。说来也奇怪,自从“老书虫”关门,平江路一下就火了。现在那里开的是一家翡翠玉器店,店门口兼带卖“雪糕”。雪糕桥上吃雪糕,但愿那吃下的不仅仅是雪糕,还有历史和文化。

  2.

  修旧如故  以存其真

  在1986年国务院批准的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包括平江路在内的平江历史街区被列为历史文化绝对保护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占地116.5公顷,这里有世界文化遗产耦园、全国文保单位全晋会馆、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控制保护建筑44处,还有苏州三大文庙之一长洲县学大成殿、连片的民居建筑、13座古桥、2座古牌坊、20余口古井等等,不同时代、不同类别的建筑、构建琳琅满目,黑白灰主色调典雅清丽,空间序列富有变化,俨然是一座没有场馆的江南城市建筑博物馆。穿行在这座城市建筑博物馆中,你的思绪会穿越千年,连缀的不是一块块文明的碎片,而是实实在在的古往今来的生活印象。

  历史街区保护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欧洲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过一段恢复,经济复苏,农村人口拥入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住宅建设,当时普遍的做法是拆掉老城区,拓宽马路,盖起新楼房。推土机随意改变着城镇的面貌,历史环境被破坏,城镇历史联系被割断。“我们美丽的老巴黎已经所剩不多了,可他每天仍在拆下去。我知道破坏文物者把巴黎圣母院粉刷得不像样子,知道他擅动了法院的塔楼,知道他拆掉了圣玛哥鲁尔教堂和雅各宾隐修院,知道他截去了圣诺曼德佩教堂上的大部分尖顶……破坏文物者有他自己的报纸和帮伙、自己的学校和讲座、自己的听众和自己的一大套道理。”这是1832年,雨果在《向拆房者宣战》中写下的话。那时,《巴黎圣母院》刚刚搁笔,此后几十年间,雨果目睹了巴黎不断拆除文物建筑。在他和梅里美等文化人士的不懈努力下,法国终于在1887年制定了第一部文物建筑保护法律。紧随其后的是英国,接着欧洲的许多国家都相继制定了文物建筑保护法。

  不难想象,如果不是19世纪人们的奔走呼告,今天在欧洲还会留下那些韵味无穷的古老市镇吗?如果没了这些具体的历史空间,欧洲的文化又从何触摸和体验呢?

  还是在文化名人和有识之士的呼吁奔走之下,法国1962年颁布了《马尔罗法》,该法规定将有价值的历史街区划定为“历史保护区”,制定保护和利用的规划,纳入城市规划的严格管理。保护区内的建筑物不得任意拆除,维修、改建要经过“国家建筑师”的指导,享受若干减免税的优惠。法国现有国家级的保护区92处,地方各级保护区几百处,原样整修,保存其外表,但内部加建厨房、卫生间,改善条件使居民可以继续居住。

  英国在1967年颁发《城市文明法》,规定要保护“有特殊建筑艺术和历史特征”的地区。首先考虑的是地区的“群体价值”,包括了建筑群体、户外空间、街道形式,以至古都等。保护区的规模有古都中心区、广场,还有传统居住区、村庄等。人们逐渐意识到,除了保护文物建筑之外,还应保存一些成片的历史街区,保存历史记忆环境,保存城镇历史的连续性。在历史街区内,单看某一栋建筑,其价值可能不足以作为文物保护,但它们形成的整体却能反映出城镇历史风貌和格局的特点。

  2002年,以迎接第二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为契机,苏州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先导试验性工程,并在2005年批准通过了同济大学编制的《苏州古城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规划》,并聘请阮仪三教授为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总设计师,平江路由此揭开了全面保护的新篇章。

  阮仪三最为人称道的是“古城保护”的斗士,最脍炙人口的故事是“刀下救平遥,推土机下保周庄”。

  1980年阮仪三来到山西,著名而珍贵的大型票号古城“介休”、“太谷”、“忻县”等全被推土机毁了,只剩下平遥。而那时平遥也在拆:古城被拉开了几百米的口子,180幢明清建筑要被推掉。阮仪三直奔当地政府部门,可是没人理他。他找到省建委主任,并当场承诺:“只要停工一个月,我们就可以免费制定建设保护规划,帮助实施。”随即他带领12个学生在平遥搞测量做规划,又将当地文物保护和技术人员请到同济大学免费培训,同时他还请国家城市规划和文物保护部门的权威人士和省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到平遥考察,从而争取到了保护经费。时任建设部总顾问的郑孝燮和文化部文物处处长罗哲文十分激动,在阮仪三的规划书上写下“这是刀下留城救平遥”的批文——规划书被山西省建委批准了。确定保护规划后,先拨款修城墙,第一笔是8万元,别小看这8万元,它相当于现在的800万元。当地干部、居民也有了信心,平遥就这样保住了。1997年12月,平遥和丽江一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中国至今为止仅有的两个“世遗”城市。

  去过周庄的人都知道,枕河人家,曲流古道,这个等同于中国江南水乡的旅游名片,曾经也差一点毁在了“现代化”的恐怖推土机下。阮仪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周庄做保护规划,劝说镇领导先保护后发展,在古镇外面建工厂,人家不听。他又改变策略,帮他们引进了上海的工厂,还使出保护平遥同样的办法,在规划时正好拿到一笔科研经费,他把这笔钱直接汇到周庄的账号上。为了进一步发展邻近乡镇的旅游,相关领导还想着“经济最大化”的主意,市里规划修建一条公路,准备从周庄的西北侧穿镇而过。在分管副市长的主持下,公路很快开到了周庄门口。阮仪三说:“你要是敢开路,就先得从我身上压过去!”如是,这个现在蜚声海内外的江南第一古镇才算保下来。

  阮仪三有时被人尊为财神,有时又被人斥之为“不受欢迎的人”。尊为财神的,是依照他的保护规划,乡镇发展了,发财了的,斥他为“不受欢迎的人”的,是想吃子孙饭快速发财而不愿受他规划制约的。

  “什么是原真性?譬如说,80年代初的黎里镇,就很有古镇风味:河的两旁是石板街、过街楼,镇里面有很多很好的大宅。那时,江浙一带像这样的古镇不下50个。我从上海跑去跟镇长讲,要帮他搞规划、做设计。去的时候,我还把江苏省委开的介绍信给他看。可镇长根本不领情,说他们不要规划,他们这儿建设得很好,不要你们知识分子跑这儿来多管闲事。我把我的理念对他说,他很不耐烦地说,你们知识分子脱离实际,我们这里不欢迎你们来调研,请你们赶快走。我还想争辩几句,他就双手把我推出门去,还在院子里大吼一声:这两个上海人啊,食堂里不要留饭给他们啊,不要卖饭票给他们。那个时候他们很得意自己搞的建设,我说三道四,不就是说他的建设不好吗?实际上他就是建得不好。但是他不懂,他不知道,他是无知者无畏。这种情况,我在好几个镇都遇到过。如今,保下来的‘江南六镇’已成著名景点,大部分,则湮没在经济发展的滚滚车轮里。现在人家看到周庄、西塘、乌镇每天游人如织,心里羡慕得要死,要把那拆掉的再造起来,三番五次请我去规划,我说你现在花再多的钱,造得再像,那也是假古董,假冒伪劣,没人买账。

  “现在全国到处搞旧城改造,弄得千城一貌。但现在江南六个古镇都不一样,各有各的特点,虽然它们在同一地域,差不多的历史阶段形成,但由于本身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演变、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我们苏州的古村落也是这样,太湖西山的明月湾、甪里,东山的陆巷,都有独特的风格。我们的老祖宗比我们强,不会一味去模仿,去抄袭……”

  遇到目光短视的领导,阮仪三也会拍案而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能不当回事!”这神情让人联想到陈从周先生的风采。据说,陈从周晚年呼吁保护上海徐家汇藏书楼,领导不接受,陈从周就拍桌子大骂起来,一怒之下,当场中风昏倒。说起来,阮仪三与陈从周有师生之缘,对陈先生的风骨景仰不已。

  阮仪三的高祖是清代乾隆嘉道时期著名的经学大师阮元,曾官至两湖、两广、云贵、陕甘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并先后加太子少保、太傅衔,位极人臣,文坛泰斗,风云一时。阮仪三的父亲阮昕先生是国立中央大学1931年毕业生,学的是电机专业,毕业后曾留学日本,回国后从事电厂建设工作,江南一带很多电厂出自他的手上。阮仪三生于苏州,曾就读于苏州中学,高一时响应祖国号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参军了,1957年复员后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阮仪三从小生活在平江路钮家巷,热爱那里的一草一木,熟悉那里的一砖一瓦。“我自己从小长在苏州,家家户户差不多都有大园小院。我家房子后面就有两个园,整条巷里有四个大花园。现在四个园林都不在了,有几座大宅也拆掉了,这些大宅都是明代的优秀民居。1958年的时候,我已在同济大学读书,回到家,看到正在拆园林。非常可惜,我家后面的园子就是1958年拆的。我看到他们把假山全部拆下来,用板车拉走。问他们拉去哪里,他们竟说拉去烧石灰。真是欲哭无泪!家门口两三个人抱不过来的大榆树,也是1958年锯掉的。那时从临顿路巷口进来,有6棵大树,全部锯掉了。钮家巷河也在1958年被填掉。河填掉,树锯掉,拆毁园林,开拓马路,真的非常非常可惜。”

  阮仪三一再强调,规划历史保护街区必须符合原真性、完整性、真实性的原则,“要尽可能地留住原住民,加强平江路支巷深处的修建更新,不做表面文章”。他回忆道,“15年前,我开始领着研究生们对平江路历史街区做规划,一轮又一轮,付诸实施时,我三天两头去施工现场,做得不对的一定要改过来,‘修旧如故,以存其真’,关键是这个‘真’字。有的破房当然要拆,但是古老的房屋、地基不能乱拆乱挖,这里曾经拆出明代老牌坊的残柱,拆出天花板里的老结构。”

  在他的指导下,当时的平江区按照保持古城格局、展现传统风貌、美化环境景观、传承历史文化的基本要求,坚持“修旧如故、循序渐进”的工作原则,大力实施河道清淤、码头修整、驳岸压顶、绿化补种、路面翻建、管线入地工程,加快完善停车场、接待中心等交通组织体系,以基础设施完善、街巷环境改善、生活设施优化、服务功能提升、文化底蕴凸显为目标,以污水支管到户、整修居民院落、改造环卫设施、修复破损路面为重点,以维护街区原生态环境、优化居民生活环境、美化城市环境为依托,对平江路范围总长度1.6万米、总面积7.8万平方米的70条街巷进行了环境综合整治,全面优化了平江路的历史风貌与生态环境。2005年度,平江路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委会对平江历史街区的评价是:“该项目是城市复兴的一个范例,在历史风貌保护、社会结构维护、实施操作模式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证明了历史街区是可以走向永续发展的。”

  新中国成立后,平江路上的私宅基本上变成了公房,老建筑里的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大杂院式的群居生活,严重损坏了建筑原有的面貌。另一方面,老房子多为木质结构建筑,年久失修,再加上江南气候潮湿,一些房屋的柱子已经开始腐烂,几近成为危房。

  2002年,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的第一步,就是对平江路上临街的近3万多平方米的房屋进行修缮。阮仪三教授给修缮定了方向:“修旧如故”。

  故的标准是什么?

  “是尽力还原建筑的原本样貌,无论是明清的、民国的还是解放后的,都尽力保留那个年代的风格和特点,而不是修成统一的样子。”

  阮仪三认为,不仅仅中国,欧美的旧城保护也曾走过一段弯路。上世纪初,拆除旧城区,“扫除过去”,在废墟上根据新蓝图重建,也一度成为一些西方城市的主流。然而,人们逐渐发现,在罗马、巴塞罗那等欧洲名城,多个世纪的建筑相映成趣,新老街区鳞次栉比,正是“混杂”和“无序”让它们充满活力。谈到巴黎,人们很容易想到卢浮宫、凯旋门、埃菲尔铁塔、蓬皮杜文化中心等不同时代的建筑物。意大利名城威尼斯也是如此。即使是常被欧洲人嘲笑为“没有历史”的纽约市,也有大量18世纪末和19世纪的建筑沿用至今。

  还原,有时比大刀阔斧的重建更难。负责修缮的建筑师们采用砖木或钢架结构对近3万平米房屋做了复原性的修复,并且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尝试不同的修缮方案。

  在平江路南端的“明堂”青年旅社,能看到一堵因自然风化而斑驳不堪的旧外墙。那是为了保护其原有风貌和时代感而特意保留的,无色的现代涂料会让外墙壁停止风化的同时保持现有的沧桑色调。游人无意中瞥到的门窗,可能是从安徽等地买回来的旧构件,只为了让门窗的颜色、尺寸、材料与原来的风貌一致。如果买不到,建筑师们才会按照可读性、可逆性的原则重新做,同时记录下来以备区分。

  与“明堂”毗邻的“筑园”,曾经的危房,现在的书吧、艺术长廊和建筑会所。建筑师们用钢架将其美丽绝伦的江南屋顶撑起,然后换下已经腐烂的柱子,最后再将承重卸下。这个“换柱不偷梁”的方法如今已是修缮经验的一种。

  再看河对岸的“平江客栈”,被网友评为“中国十个最不能错过的客栈”,而它是由方宅和董氏义庄融合为一而成的。

  方宅位于平江路钮家巷33号,始建于明,清晚期时由徽州方氏商人购得,原是一座四路四进的典型江南民居,后长期为“72家房客”所居,损毁严重,破败不堪。1983年列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董氏义庄则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后门在钮家巷东口,前门在建新巷,入列苏州市控制性保护古建筑。相传清嘉庆末年茶商董秉玣经商致富后,乐善好施。因其族中贫困学子较多,董氏购田1003亩,捐为义田,并建义庄。后经江苏督、抚两宪把董氏事迹上报朝廷,道光皇帝给予嘉奖。礼部给银30两,由董氏家族建“乐善好施”牌坊。2003年清理现场时,在积土中发现了早年埋没的牌坊石柱,不作修饰,也不添置缺失的构件,在原地竖立,以志历史景物的变迁。把原生态的东西留下来,是永世不朽的,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平江客栈共有42间客房,仿照江南民居模样,两间客房形成一个独立小院,院落里种着翠竹桃花,竹篱笆隔出一个个私人空间。正如厅后立柱上镌刻的一副对联:平房砖瓦粉墙家,河畔垂柳竹篱笆。海内外的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得到舒适周到的服务,更能切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里不仅仅是酒店,更是一处鲜活的传统文化样本。

  最为神奇的是现在连接方宅与董氏义庄的一座创新建筑——“砖细花墙”。这里原是一座垃圾中转站,又脏又破。2005年,由同济大学童明教授设计,外墙采用水磨青砖镂砌手法,改造成平江客栈的餐厅。整座砖墙朴素无华,具有浓郁传统江南风格,又不失现代特色,与周围粉墙黛瓦融为一体,堪称传统与现代结合的佳作,被命名为“砖细花墙”。花墙前绿树成荫,树下置有遮阳大伞和餐桌椅,每天都有不少中外游客坐在这里一边品茗,一边欣赏着小河里的游船和面前这条古街的风景。

  平江路北端的“上下若”茶餐会馆,原是汪氏义庄,在一所清朝的古宅里抽着阿拉伯水烟是它的卖点之一,还有芝士蛋糕、意面、柚子茶等。夜里就变身为酒吧,流淌的音符犹如门外的平江河,时而欢快,时而深沉,时而闲愁。门前的水码头矗立一座牌坊遗址,那是2004年春,在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中,当拆除违章搭建的一处民居时,发现该民居的房梁隔层是一座遗存的腐朽的木构件牌坊。在苏州水乡,过去主要交通工具是船。大户人家沿河设有水墙门。经考证,这座水墙门牌楼原为三开间四柱,中间屋面高,两旁有左右对称的墙门耳房,外有家用码头。保护修复方案遵照古建筑和遗址保护的有关法规和准则,真实地保存历史遗留所有构件,做到“整旧如故,以存其真”。修复方案没有采用原状保存或恢复式重建,而是原样保存了南边墙门房,墙上的朽木外观原样不动,石柱、砷石原样竖起,为安全起见另立钢柱为承重构件,用木料恢复原来墙门牌楼大致形状和结构,北边墙门四周不再砌砖墙,栅门也不做全。顶上部分覆以玻璃以防雨淋,这样人们可以清晰地看见整个牌楼内外形制,看清原来古代的遗物,又看到今天为了让人们明白这幢古建筑的特色而后加的东西。新旧完全不同,新的是为了反映旧的,旧的是原真的。

  阮仪三教授说,这种方案是用科学的、艺术的手法来表达现代人对古代遗存的尊重,也是一种新的延续苏州古城平江路的历史的古今交辉的风景建筑。

  古城保护,不仅在于保护一栋房子还是一个牌坊,更在于保护城市的内在精神。像苏州这样的古城,历史上都经历过不止一次的劫难,但重新建起的城市还是小桥流水人家,都会让人觉得,这还是苏州,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这就是文化重生的功能。

  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呈现出传统与时尚和谐、怀旧情怀与舒适享受并举、浪漫休闲与文化探访交融的独特的、雅致的环境气质。那些历史文化的遗存,那些名人逸事,与现代生活场景互相融合了。

  3.

  这种气息就叫“传统”

  据说曾获世界建筑“奥斯卡”奖的王澍十几次去巴黎,每次都要去一个地方,圣日尔曼大街的花神咖啡馆,那是几十年前海明威、萨特静静思考的地方。王澍说,在那个朴素的街角,他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不同的气息,这种气息就叫“传统”,“它能让一些东西从过去活到今天,并且一直感染着你。”其实,传统并不神秘,也许就是一种人与环境相互尊重的氛围。传统也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只是这种变迁比较平稳,是一个渐进的、可持续性的过程。

  你如果徜徉平江路,也能够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的这种气息。

  平江路上的茶楼、酒吧、咖啡馆、画室以及各种特色小店,家家布置得精致独到有品位,或是天井里矗立着的一块玲珑剔透的太湖石;或是门口一丛别具匠心的盆栽,又修剪得恰到好处;或是窗台上一盆姿势优雅的蝴蝶兰;甚至是悬挂成一排的五彩斑斓的热带小花卉,那些煞费心机营造的小小景观让人们流连。仔细看看,室内的清雅无非是木桌、木椅、茶具、瓷器,可是件件都充满中国元素,使整条街都染上古色古香的味。

  不说开在平江路上的卢秀英刺绣艺术馆,那些林林总总的高端艺术作品与古色古香的建筑相映生辉,使你走近就不觉自然而然地放轻脚步,凝眸屏息,神情肃然;即使就十来个平米的桃花坞丝绸店,屏风上唐伯虎的《桃花庵歌》,其中那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也让你顿生一种离尘出世的空灵。

  隔壁烟火味十足的“鱼食饭稻”土灶馆,一座有着上百年历史的砖木结构明清古宅,前院正门六扇花格子落地木窗和稍高的木质门槛及花岗岩的柱墩,让食客感觉“秀色可餐”这个词不仅仅与吃相关,或许与吃的环境更有关。

  还有“翰尔园”,一个相当于五星级宾馆的旅舍,古色古香,窗明几净,太湖石,绿芭蕉,苏式风格,苏州味道。

  当然,做到极致的是大新桥巷东,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耦园。大新桥巷与平江河的支流并行,巷子里有一家小雅国际青年旅舍,旅舍的庭院里种着一株百年紫藤,它越过粉墙黛瓦,将紫云般的繁花飘动于巷子上方,仿佛空气也为之古典起来,为耦园的观赏作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苏州园林大多美于山石之趣、流水花香、亭台楼榭……耦园的美,多了琴瑟相和,多了恩爱故事。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从四川按察史任上退下来的沈秉成在苏州购得一座旧园,聘请名画家顾芸设计,并更名为耦园(耦,偶也),一是因为景致上有东花园和西花园,二是他刚娶了画家才女严永华,如鱼得水,枕波双栖。严永华也是喜不自胜,写了“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的对联挂于花园之中。城曲草堂是东花园主厅,她与夫君常在此吟风诵月,过着神仙般的日子。屋雅人也雅。

  平江路上“红格子慢生活馆”,也是一家不俗的店铺。提倡书以修身,厚德方可载物;茶以养性,清心尔后怡神;香以蓄志,宁静才能致远;琴以布道,悦己然后达人;花以雅室,拈花始得微笑。从这样的主张,你就会知道他们家做的生意涉及书、茶、香、音乐、花卉。在人人都急匆匆奔向“钱”方的时候,有人在兜售“慢生活”,这样唱反调的生意渐渐也热络了起来,因为这是一种精神的需求。对于一个生命来说,快与慢如同夜与昼一样要交替进行,失调则乱了分寸,欲速则不达。

  “红格子慢生活馆”的隔壁是“猫的天空之城”。这家店有很多连锁店,在江南的许多古镇都能遇见,不过,它创建于平江路上,其他地方的“猫的天空之城”都是分店或加盟店。“猫的天空之城”不像书店却在售书,不像邮局却在寄信寄明信片,不像咖啡馆却在卖咖啡……它是一个时尚,一个混搭。它最著名的卖点就是“寄给未来”,你可以将寄给自己或亲友的贺卡、情书……放在写着不同年度的邮箱或标有日期的格子里,到了那一天,店员将帮你寄出去。

  在明吴门四家仇英的画作中很能体现苏州普通人的市井生活,春夏秋冬、晨钟暮鼓,苏州人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今天的平江路依然能找到旧时姑苏城的感觉,你只要愿意打量,就可以看到平江路恰似当年苏州城的标本,曾经的岁月,却根本不曾走远。

  在这里,随时都可以触摸到吴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呼吸到那种不同于别处的气息,那就是两千五百年的“传统”。

  4.

  原居民就是活的街区就是历史

  平江路虽然是苏州城里保留最完整的街区,但它同时也是一个“活”的古城。在平江路两侧的街坊里,有近2万多户住户,注册人口5万多人。就在几年前,平江路上的人们还离不开“三桶一炉”:马桶、脚桶、浴桶及煤炉。

  作为一条布满了老建筑的古街,平江路曾经几乎没有任何的现代生活设施。街区内没有良好的雨水、污水排放系统,电线在露天和备弄里织成了蜘蛛网,居民家里没有卫生间和厨房……落后的生活条件让年轻人选择了搬出去住,留在这里的更多是老人和外来务工人员。2002年以来,苏州市委、市政府在实施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工程过程中,通过拆除违章建筑、10类管线入地、铺设石板路、疏浚河道、房屋修缮等工作,使古老的街区焕发出新的活力。毋庸讳言,原平江区承受的经济压力也很大。民间传说,平江区是苏州市最穷的区,公务员的待遇不及园区一半多。因为光有投入没有产出。

  “苏州市为此花了好几个亿的投资,市里领导要求出效益,修好的店面要出租、出让,收回投资,他们希望尽快把店开出来,热闹起来。我认为这个‘历史文化’街区不能只想到‘街区’,不要文化了,文化是一下子招不来的,出了钱也买不来的。苏州市的主要领导听懂了我的意见,也就不逼着看效果、出效益了。”阮仪三的话也从侧面验证了民间传说不是空穴来风。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建平说:“要守住寂寞。急功近利是古城保护的死敌。”

  而历史文化街区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意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自煊是这样定义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记忆保存最为完整、风貌特色最为集中的地区,是名城的精华所在。“它得延续其原来的功能,也需要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是变与不变的统一体。”

  居民才是街区真正的主人。积极保护历史街区既是留住城市记忆、保护城市遗产的需要,又是情系百姓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复杂系统工程。

  “我认为,平江路的原住民就是活的街区,就是历史。”陈建平说话慢条斯理,文质彬彬,他儒雅的气质与平江路很相衬。“长期以来,历史街区人口过于密集,居住空间狭小,不利于保护历史街区。因此,保护整治的第一步就是搬迁人员、松动人口。对仍住在历史街区的居民,采取了街巷综合整治的方式,对外露线路进行梳理,平江路沿线线路已全部铺设入地,将污水管接进居民家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称赞。”

  平江路沿线3万平方米房屋,大多始建于清末民初,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在改造实施工程中,最难的就是这个。”陈建平说,每处房子他们都进行了历史价值评定分析,原则上采取能保就保。“一些与风貌不协调的现代建筑,我们才进行拆除。”

  整个工程的每一项建设都必须经过专家的严格论证,无论是动一根梁,还是修一堵墙,都需要专家的签字认可,认真执行规划。同时,平江街区里面原有的一些功能,如工厂等全部迁出,空出空间,改成绿化会所等功能。

  陈建平说:“平江河两岸双棋盘格局,枕河人家风貌保护下来。管线入地、栏杆、桥面、台阶,一些基础设施的实施,突出原汁原味。施工前反复试验。要保护历史的信息,包括清末、民国的建筑体现的信息。为了居民生活方便,有的拱桥改成平桥了,但用的是武康石,宋元时期流行的,下过雨泛红色。”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陈建平说话做事都很严谨,他说的“守住寂寞”,是极具战略眼光的,特别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能守得住寂寞的人,内心不够强大是绝对做不到的。

  古城保护既要让专家点头,也要让老百姓得实惠。原平江区努力把古城保护做成了一个个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街巷综合整治、老新村改造、古建老宅修缮工程、“改厕”工程等陆续实施,展示着一座古城对改善民生的信念和对传承与发展的渴望。老房子旧貌换新颜,背街小巷美了、亮了,老百姓家里用了几百十年的马桶也甩掉了……古城里的人也过上了现代的生活,平江路传承了文脉,也保护了人脉,平江“古韵今风”的魅力愈发生动和丰富。

  在修缮了临街的老建筑之后,2007年,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启动街巷整治工程,铺设石板路、疏浚河道、给近80条街道铺上了排污系统以及供电、供水、煤气、有线电视等管线。另外,在院落里给每家的窗户装上仿古的窗檐,修建了桌椅、水池等公共设施。

  现在,平江路沿河仍可见居民夏天在河边纳凉拉家常,冬天大妈老伯揣着电热宝在自家门口晒太阳,脚边卧着懒洋洋的小花狗,白猫却趴在膝头与主人一起打呼噜。到了放学时分,背包回家的学生、骑车下班的人们、买菜归来的阿婆都拥到了窄窄的小巷,生活的琐碎和温暖便在平江路和一条条小巷里铺开蔓延。

  “三桶一炉”走了之后,更多的居民留了下来,甚至还有一些曾经搬走的居民也回来了。

  没有迁回来的,也将思恋和回忆,放到了自己的微博上。“我是邾长巷小学的,中学上的是十中。原住平江路,2003年搬离平江路,本想:悄悄的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以后不再去平江路。也许40年生活在平江路,也许平江路上还留下我亲手种植的白玉兰,不时地会去平江路走走,站在原先家门口,静静地呆着,多少有些失落和惆怅,正是挥不去的红尘眷恋,数不尽的过往云烟。”

  “平江路的小街小巷永远给人有古朴的感觉和深深的韵味!不管她如何地改变都改变不了在我们这些从小与平江路就结下缘分的人对平江路的美好回忆。记得闷热的夏天,知了茫然地鸣叫着,屋前屋后飘着瓜果的清香味,隔壁阿婆眯缝着眼斜躺在竹榻上摇着蒲扇沉浸在广播里传来的评弹里……那么安详的下午。而到了冬天,在下过一个晚上大雪的早晨打开木窗,外面雪白而干净的世界一下子吸引了我,空气是那么地清新!阿婆给我在套鞋上绑上稻草才让我出门上学。而到了中午放学的时候,太阳不知道什么时候正浓烈地照耀着这个小小的世界,一路上看着平江路上的屋檐下挂着冰凌当,在路队队长的吆喝下我们排着歪歪扭扭的队伍向自己的家奔去。那时候哪里有棉皮鞋,哪里有羽绒服,哪里有皮手套……可是我们从没有感到寒冷过,妈妈亲手缝的棉衣棉裤足以使我们温暖整个冬天。走进家里,阿婆把热气腾腾的菜和饭端到了我手里,嘴里嘀咕着:‘阿哟,乖囡阿,焐着手快点吃哦。’午饭后,阿婆给我和弟弟每人一块咸味糖,我们手中握着糖果去上学了,好开心!最开心的是下午2—3点放学后,到同学家或邻居家,好几个同学合着一张桌子,因椅子不够,干脆大家都翘着屁股趴在桌上写,认真地完成作业,然后轰出家门玩去了!直到5点多听到妈妈的叫唤声‘吃夜饭哉,转来吧,勿要野哉,再勿转来,请奈吃生活哉’,这才回家了……你们呢,是不是差不离?大家再说说童年的趣事吧,说不定,你就是我童年的玩伴呢!”或许只有曲水人家的洒扫忙碌,吴侬软语的家长里短才是苏州文化中最绵长久远的记忆,炊烟、书香一并混杂在记忆中,讲述着平江路生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世界旅游组织总干事塔雷布来苏州访问后说:“平江路是我见到的中国城市里最好的街道历史景区,第一是有风景,第二是有文化,第三是有居民,第四是没有那些人工的雕琢。”

  平江路与邾长巷相交路口的一家茶楼,以前叫“彼岸”,现在叫“驿站”。都是很有意思的名字。彼岸是梦中,驿站是途中。梦里有诗画,途中先喝茶吧。

  去年台湾的电视台来大陆摄制节目,其中的一辑就叫“城市底色”。摄制组很用心,之前就到平江路上去选景,选了一天,他们最看中的还是“彼岸”亦即现在的“驿站”。

  摄影和制片都很唯美,他们觉得平江路上这幢建筑太别致了,太有江南情调苏州味道了。

  其实,我没跟他们说,在我1997年搬进邾长巷新居时,“彼岸”或“驿站”就是一间东倒西歪的破房子,房子里住的一户人家,靠男主人在门口摆摊修自行车生活,家里几乎没一件像样的家具,煤炉上的铝水壶也摔得一个坑一个凹的。

  但这家人很爱干净,我经常看见他们在平江河里洗洗刷刷的,不知多少年的旧桌椅擦洗得干干净净,身上的旧衣服也洗得清清爽爽,当然他们只在河里洗拖把抹布,淘米洗菜洗衣服,都是到邾长巷的那口井里去洗。

  男主人四十来岁,人瘦弱,却乐意助人。刚搬来时,从上海买回了一组沙发,卡车开不进小巷里,只能停在仓街口头,是他和一个武警战士帮忙搬家里来的。两人香烟也不肯抽一支。二回去他那里给自行车打气,给他五毛钱不让他找,他也死活不答应,硬是找给四毛钱。后来平江路改造,他们家是最早拆迁的一批。

  再后来,他那间破房子就变成一幢很有情调的茶楼了,“彼岸”的女老板是学美术的,这幢苏式风格的小楼加上她很小资的锦上添花,赚得很多游客的青睐,就是本地人也很喜欢,呼朋唤友,在此吃茶聊天。

  “驿站”现在是一对夫妻在打理,以前是“绿杨馄饨”园区店的老板,再以前,在五星级酒店做大厨,手下统领六十几号人。“脸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大厨。”但“驿站”的店老板长得眉清目秀,少年时肯定是一副玉树临风模样,现在也仍然高大帅气。一聊,方知他也是出身于书香门第,曾祖父手里还是家大业大,在南门一带有阔大的家宅,大片的良田,祖父那时经常开船去上海卖芋艿,是个名头,钱袋子腰间绑了,都是实沉沉的金元宝、袁大头,赌场输空了,再回。过几日,还去。所以,解放时,家产已玩得差不多了。现在就剩下点红木老家具,大部分在长房长孙手里,到他,就只有一张梳妆台了。这位店老板也是闯过世界的。前些年,曾带了七八个兄弟去新疆打拼,那里的老板,条件开得很诱人,到年底要结工资时,对方地痞黑社会的嘴脸就露出来了,不仅不拿钱出来,还准备把他们一伙都做了。他们几个半夜用床单结成绳,从四楼窗口爬下,连夜逃了。从此,安安分分守在苏州不挪窝了。他说自从接手“驿站”,现在的感觉特好,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以前开馄饨店,他和妻子每天起早摸黑,忙得鸡飞狗跳,钱虽然也挣了一点,但身心俱疲。现在开茶馆,不用起早,环境清雅,来吃茶的客人大都文雅有礼貌,平江路的大环境是典型的老苏州味道,他的茶楼前街后河,临河的栏杆几凳上摆满鲜花盆景,室内轻音乐像河水一般流淌,临街的小庭院里,果树和绿蔓下坐着五湖四海来的歇歇脚的游客,“驿站”,他觉得很是名副其实。

  不是周末或节假日,茶楼里人也不会太多,有时进来一对小年轻,大概是恋人,靠窗而坐,窗外的风景他们并不留意,他们在意的是对方脸上的风景,或阴或晴,或春雨霏霏,或夏日炎炎,这一切,都在茶香氤氲中隐隐约约。音乐声很轻,很柔和,很抒情,但不知道是什么曲名,也不知是谁作的曲。这些似乎不太重要。

  重要的是,这是他和妻子想要的生活,不是急吼吼吆喝挣钱,而是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就是幸福的生活。有一位摄影师说,平江路是一个让人觉得幸福的地方。他所谓的幸福,不是看人拥有多少财富和资产,而是看一个人的表情。在他的镜头里,平江路上慢悠悠地推车而行的老者,那从容恬静的表情就是幸福。

  5.

  小桥流水:守候千年的安静

  平江路以“水陆并行,河街相邻”著称,平江河为苏州古城内“三横四直”干流的第四直河,宽5米至6米。从南端的苑桥至北端的华阳桥,共有13座桥跨越,是城内桥梁最密的一条河道。苑桥相传因春秋时吴王阖闾在此建苑囿而得名,现为平桥。两侧花岗石桥栏上镌有精美的花卉。桥旁辟一方绿地,湖石、翠竹、美人蕉点缀其间。雪糕桥因“张孝子抟雪为糕以奉亲”而得名。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重建,桥上原有观音堂,后拆除,现为石板梁桥。桥上原有建筑现已恢复重建。胡相思桥旁一石梁桥桥名唐家桥,两桥呈直角,桥洞一圆一方,形成颇具情趣的“钥匙桥”。保吉利桥古称打急路桥,原系重建于清嘉庆九年的石拱桥,现已改建为平桥,花岗岩桥栏有抱鼓石和云纹望柱,两侧栏板上各镌五幅浮雕,有双龙戏珠、翠竹、花卉等图案。庆林桥,原名庆历桥,石梁桥,矮石栏可坐憩。每天都有附近的居民来此讲张(拉家常)、望野眼(看风景)。潘家桥原名通济桥,明万历年间始建。现为20年前重建的单孔花岗岩石拱桥,桥栏两端饰抱鼓石,桥面正中浮雕花卉。平江路第四直河上的桥梁,在宋代《平江图》上大都能找到,可见有七八百年历史了。

  平江路上的桥在保护整治时,是否恢复拱桥的原貌,引起了大家的争论。都恢复了拱桥,肯定是美观的,但对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会带来很大的不便。“整旧如故”,这个“故”,就需是科学地研究确定。

  这些石桥的构件还应该原样保存,像寿安桥上的石板是深红色,石质粗糙,叫武康石,属玄武岩,出产于浙江,宋元时代江南地区都用这种石材。两侧桥栏和桥板都呈弧形有弯势,这也是宋元时代造桥的特征。这座桥可以说经历了宋、元、明、清至今几次的修缮改建,也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显得特别有意思。

  平江河段和古城里边的水街、水巷相比,显得开阔,沿河绿树婆娑,街幅有宽有窄,东面是住家店户,西面是古墙古道。河沿断断续续,石桥左右相峙,街头巷尾一口古井,几丛翠竹,红的石榴花,白的夹竹桃,留一块空地,有一份闲情,可以细细品尝苏州古城的味道。

  从前,陈从周先生每次到苏州来,总是喜爱安步当车。他说:“苏州的住宅与花园就是要靠步行去欣赏,而且粉墙少不了,要隔才有空间,才妙。”苏州的小巷人家“要以黑瓦白墙为基调,才能表现出苏州风格”。他陪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到苏州,两人就是在小巷中步行流连,“步小巷游水巷亦一乐也”。

  傍晚时分,是平江路的黄金时段。那平江河里,载着游客的小木船来回穿梭,船夫摇着橹杖,荡起一层层水波,那吴侬软语的苏州小调,伴着归鸟和落霞在河面上轻轻地划过。一些身背旅行包的游客,三三两两地走过,时而拍照,时而欣赏着黄昏的景色。这里,既有衣着时髦相依相偎的少男少女,又有两鬓斑白相互搀扶着的老龄夫妇。老外多也是平江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作者到了海外总是感叹,到东到西,撞来撞去都是中国人的面孔,还不如在平江路,每晚唱歌喝茶遛弯时总能碰到外国人。一次我遛狗,一个老外追着我说,这狗真漂亮,这是我们英国的狗。普通话比我还标准。这老外眼睛毒啊,我家“玛雅”(阿富汗猎犬)果真是英国血统。还有一次,大概是夜里11点多钟,我带的是另一条狗,一条油光发亮的红棕色哈士奇,一群俄罗斯美女包围了它,其中一个最漂亮的姑娘搂住它的脖子又亲又闻,又眼含热泪和它说了好长的一串话,平常不让人碰的哈士奇一动也不动,也是眼泪汪汪地看着她。我好生奇怪,难道这狗还能听懂俄国话,它可是在中国出生,中国长大的。

  平江路现在是石板路面,路旁的垂柳、香樟、合欢树,撑出一片红花绿荫。驳岸上,一行石栏、石桌、石凳点缀其间。水埠苔痕斑驳,积淀出历史的沧桑。雕刻精美的系缆石,系住了许多往昔的故事。粉墙黛瓦间,藤萝掩映漏窗。冬青围住的花坛内,石笋挺立,湖石嶙峋,黄杨、夹竹桃错落其间。河边、树阴下,有老人对弈品茗,有孩童游戏逗趣,“伏羲古琴”和“游园惊梦”演绎着苏州城千百年来百姓生活的日常琐碎和心中梦境。

  九点之后,游人渐稀,散步的人们也回家休息去了,只有平江路上的那盏盏街灯,依然闪亮;在装饰灯光的照耀下,那一丛丛的树木翠绿明亮,那一座座小桥的轮廓清晰可见,那长长的云墙和临街窗户灯光的倒影,在平江河里轻轻地荡漾。老街,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温馨和恬谧。平江路的夜晚是宁静的,平江路的夜色是美丽的。

  平江路的平和与安详,足以让行色匆忙的路人将脚步驻留,让疲惫不堪的游客将足履轻放。守候了千年的安静,那是一种历史;而当历史走到21世纪的时候,当安静的地方越来越少,当浮躁的开发变成一种政绩换回真金白银的时候,平江历史街区守候住了一份安静。这种安静,不是简单的不动,而是闹中取静,动静相宜。

  邾长巷的住户老蔡,每晚都要在平江路寿安桥旁,与三五知己围坐一桌,几瓶啤酒,几碟小菜,小酌闲聊。与来来往往熟悉或不熟悉的人打招呼问好。老伴坐在他身旁,他养的松狮也依偎在他脚下。老蔡原是“反扒”大队的反扒能手,事迹多次上过本地媒体。退休后,他照顾有病的老伴,几乎成了不折不扣的马大嫂(买、汰、烧),每天还要接送住在华阳桥那儿的孙子上下学。经济并不宽裕的他,日子却过得有滋有味,心态好,很乐观。一天忙下来,雷打不动的桥边聚会是他最开心的时刻。现在,他在自家巷口开了间“糖品甜点”小吃店,还卖“手握比萨”,生意挺不错。原来在事业单位做驾驶员的儿子也辞职来小吃店了。老伴媳妇齐上阵,当然主心骨还是老蔡。老蔡辛苦一天后,依然要带着老伴和松狮,到寿安桥边和老友们聚会聊天喝啤酒。这已是他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平江路可谓“古街水巷交叉过、小桥碧水潺潺流”,那粉墙、黛瓦、琴音,浓淡相宜,千旋百回,宛如一幅精美的水墨画长卷,处处透出一种幽静、古朴和无比诱人的文化气息,让每一个亲临过她的人留下终生难以忘怀的记忆。

  阮仪三的《平江路即景》描述的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残月,垂柳,老宅。

  小桥,流水,人家。

  我彳亍在平江路的石板上。

  历史已经远去,

  阖闾的銮驾曾在这里停留,

  范成大疏浚的河道还在缓缓地流淌。

  不见昔日的渔火,

  茶吧里溢出咖啡的余香。

  洪钧和赛金花的艳事,

  雪糕孝子的桥头,

  河沿上有流连迟归的倩影。

  顾颉刚的书斋,

  唐纳的小楼,

  斑驳的墙头花窗里留着故人的踪迹,

  一道道风景叙说着历史的情景。

  古城活在苏州人的心里,

  平江路啊,留住了人们的记忆和回映。

  月牙还高挂在头顶,

  早开的桂花绽放出幽幽的清凛,

  客栈里传出三弦的叮咚,

  “猫的天空”里还有人在赶写着明年收取的书信。

  河边呢喃的情侣,

  月色中婆娑的树影,

  我彳亍在平江路的石板上,

  尽情地享受着老街的这一份温馨。

  (选自《逐梦之城》唐晓玲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3月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