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资讯 >> 正文

上海电影节明年邀50位市民选片

首度公布300多部展映片出炉过程,巩俐受邀任“金爵奖”评委会主席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06日10:05 来源:解放日报 施晨露

  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昨天公布选片人名单,首度透露国际A类电影节“选片人机制”幕后细节。组委会宣布,巩俐将担任本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这也是金爵奖第一次由女性电影人担任主席。

  巩俐是第一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华人 “影后”,也是唯一一位主演电影获欧洲三大电影节最高奖项大满贯的华人演员。她曾先后担任过戛纳电影节评委、柏林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和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在华人女星中独一无二。收到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邀约执掌“金爵”,巩俐欣然应允。她说:“上海国际电影节是国内最大、最权威的电影盛会,能以金爵奖评委会主席身份与全球电影领域的精英一起发掘打动人心的优秀作品,我感到十分荣幸。担任评委会主席责任重大,公平竞争是评委会的准则,我将带领全体评委认真、努力做好这项工作。”巩俐之前,近几年受邀出任金爵奖评委会主席的包括陈凯歌、吴宇森、王家卫、让-雅克·阿诺、丹尼·博伊尔、巴瑞·莱文森、吕克·贝松、汤姆·霍伯等国内外知名导演。

  每年六月电影节期间,本地影迷彻夜排队购票,更有外地影迷专程来沪观影,足见电影节展映影片的吸引力。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第一次对外公布选片机制和新一届选片人名单,揭秘300多部展映片被挑选出炉的过程。本届电影节在原有选片程序基础上制定了 《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管理条例》,完善“选片人机制”。选片人负责在所有报名影片中选出适合 “金爵奖”、“亚洲新人奖”的参赛影片及适合各类专题影展的参展影片。今年参与电影节选片工作的团队有近百人。选片人由从事电影管理、研究、主创、院线、制作、媒体与影评、教学、行业协会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和相关行业人士组成,选片角度更丰富。沪上10所高校的相关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承担影片初选工作,主要负责技术处理、基础梳理及分类工作,体现本市文教结合的成果。

  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就参与电影节选片工作的王佳彦,曾先后担任上海电影发行公司电影厅经理、上海电影发行公司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影城副总经理等。“300多部影片排哪里,排多少,怎么排,是技术活,更是艺术活,把影片看透是为了更好地排片。”至于选片标准,王佳彦说:“符合国情、世界知名、老百姓喜闻乐见且有一定艺术特色的影片,我都会建议展映,关键是利用好电影节平台,让观众看到来自不同国家、流派、类型、风格的影片。”

  除了王佳彦、吴鹤沪这样的资深电影工作者,电影节选片人中还有石川等资深电影学者。曾多次选中“金爵奖”获奖影片的蔡剑平是资深日本电影研究者,2013年 “金爵奖”最佳影片《警界黑幕》、2012年“金爵奖”最佳剧本《盗钥匙的方法》都由他选送。对于“金爵奖”的选片标准,蔡剑平说:“好的电影要引起共鸣、打动人心、敲击灵魂,但电影还是视觉艺术,讲究镜头语言和表现形式,光有一个好想法、好故事是远远不够的。我推荐商业与艺术兼备,且有较高可看性的影片。”

  通过选片人选片,组委会将确定300部左右参展影片,17部左右金爵奖推荐候选影片和12部左右亚洲新人奖候选影片。目前,今年电影节国际展映单元已基本划定,除竞赛单元外,今年共设12个影展单元,包括官方推荐、首映盛典、向大师致敬、聚焦中国、地球村、多元视角、4K修复、触摸3D、歌剧电影、儿童电影、经典再现和露天电影。组委会表示,公开选片人制度和名单旨在进一步加强、规范上海国际电影节参赛与参展电影的选片工作。明年这一制度将进一步完善,扩大甄选范围,并向社会开放,选拔50位市民选片人。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