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酷评 >> 正文

“吴仁宝精神”的传记实拍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06日09:4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批活动的深入开展,各地都在组织观看《吴仁宝》、《焦裕禄》等电影。其中,《吴仁宝》是一部人物传记片,以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党支部书记吴仁宝的生平事迹为原型,塑造了一位敢想敢做、全心全意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村干部形象。

  人物传记片不好拍,关于健在人物的传记片更不好拍。《吴仁宝》却巧妙采用现实与回忆相结合,彩色与黑白相结合,演员与本人相结合等方式,把一部影片拍得跟情景剧一样喜闻乐见。这样独具特色的人物传记片,我们见到的并不多。

  该片采用纪实手法,以吴仁宝当前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为主线,展现他老当益壮、退而不休的一面。同时,以昔日的回忆为辅线,展现吴仁宝艰难、曲折而感人的奋斗经历。在辅线即回忆部分,从上世纪60年代的华西村揭幕,每10年为一个节点,把吴仁宝一生中的若干重要事件分别讲述了出来。每个节点结束之后,都回到当前吴仁宝的工作和生活情境中来。这种今昔对比的表现方式,颇有几分“穿越”的味道,增加了影片的可看性。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画面是黑白的,突出了时代感和沧桑感,可谓别具一格。吴仁宝本色出镜,亲自扮演当前的吴仁宝,让人觉得很亲切。

  曾有人说,吴仁宝独具特色的“华西理论”,其基石是实事求是,其目标是共同富裕,其标准是和谐农村。从影片中吴仁宝的表现情况看,确实印证了这些。无论是举全村之力购买老磨盘,还是冒着被扣资本主义帽子的风险创办小五金加工厂;无论是连夜将村民的孩子背到县城就医,还是将自己的小儿子送给丧子家庭当继子;无论是为村民盖起高楼大厦,还是自己一贯只吃粗茶淡饭……均反映出吴仁宝一心为群众的可贵品格。

  吴仁宝曾说过一句话,“我听了老百姓的话,老百姓肯定会听我的话。”这看上去是讲官民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听话”,实际上是说,只要能求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什么工作都好干,什么工作也都能干好。影片中,吴仁宝就是这么做的,无论遇到什么大事,都会想到听听村民们的意见,甚至经常让大家举手表决。正因为吴仁宝如此相信村民,村民也都非常支持他:他要买大磨盘搞加工,村民们凑钱、凑粮、凑木料,很快把大磨坊给建了起来;他要开垦荒地,村民们男女老少齐上阵,使得全村可耕种土地逐年增加……就连邻村的干部群众,都极力支持他,最后还响应他的号召,自愿合并到了华西村。影片中,邻村的老支书酒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是天底下最倒霉的村支书,怎么与华西村为邻,怎么追也追不上吴仁宝。”可谓令人捧腹,而又意味深长。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