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资讯 >> 正文

舞台铺张使用多媒体现象值得关注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05日09:29 来源:中国作家网 徐 健

  第九届华文戏剧节聚焦传媒时代戏剧发展新课题——

  舞台铺张使用多媒体现象值得关注

  多媒体介入戏剧创作、演出、传播的全过程,在当下的戏剧舞台上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仅以这两年的北京舞台演出为例,无论是孟京辉的《活着》、任 鸣的《燃烧的梵高》、赖声川的《海鸥》、王翀的《雷雨2.0》《一镜一生易卜生》等国内剧作,还是德国柏林邵宾那剧院的《朱莉小姐》、英国1927剧团的 《上街的动物和孩子们》、俄罗斯波罗的海之家剧院的《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德国汉堡塔利亚剧院的《耶德曼》等国外作品,视频、投影、录像等多媒体技术已 经作为舞台创作的重要手段,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参与并改变着舞台演出的面貌。而随着传媒时代的到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预见,多媒体与戏剧之间深度 融合、相互借鉴的案例也将越来越多,比如,通过拍摄戏剧电影或影院版的同步、延时播放,拓展戏剧演出的接受范围;舞台表演与影像碰撞催生的新的演出方式, 被移植到诸多大型文体演出(如奥运会)的创作、转播中,等等。毋庸讳言,对于舞台上的这些新变化、新趋势,国内戏剧的理论研究、评论是相对滞后的。是多媒 体帮助了戏剧,还是戏剧助推了多媒体?在我们还为“剧本荒”困扰的时候,多媒体、网络技术、移动终端等媒介手段迅速崛起带来的蝴蝶效应,又会为戏剧带来怎 样的机遇和挑战?4月19日至23日,由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浙江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杭州剧院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华文戏剧节在杭州举行。除了来自两 岸四地的多场精彩演出外,8场内容相关的研讨会不约而同地把话题聚焦到了传媒时代的戏剧命运上。这可以说是国内戏剧理论评论界第一次面对这一问题集体“发 声”。

  新媒体时代,戏剧不必自惭形秽

  在今年的林兆华邀请展上,由柏林邵宾纳剧院带来的《朱莉小姐》吸引了业内人士的关注。该剧是一部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结合的多媒体作品。舞台上, 导演凯蒂·米歇尔和视觉总监里奥·沃纳将整个舞台变成影视棚,实时剪辑、实时播放,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电影的拍摄现场,既可以看到舞台上真人的表演,又可 以根据多少个摄像头的位置追踪剧情的发展。整个演出变成了一次剧场与电影、技术与美术相互消融的戏剧事件。

  将投影、影像运用到舞台演出中,最早可以追溯到梅耶荷德、布莱希特等西方戏剧的革新者。30多年前,约瑟夫·斯沃博达创造了“TV戏剧”的新形 式,他在舞台演出的同时,用同步摄像的方法,把不同角度的演员影像(如特写、背影)及舞台外(如后台化妆间、走廊、剧场外大街)的“戏”直接投影到舞台屏 幕上,既扩大了演出的空间,也加深了观众对人物和剧情的理解。2007年,美国戏剧导演理查·谢克纳为上海戏剧学院第三届国际小剧场戏剧节导演的《哈姆雷 特,那是一个问题》把这种实验手法引入到国内的演出实践,用安置在剧场四面墙上的4个大电视屏幕,实况播放拍摄的演出画面。而近两年,国内一些导演陆续把 多媒体参与戏剧演出当作舞台风尚,使用范围呈现上升态势。对此,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丁罗男认为,多媒体的加入,的确为戏剧演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效果,但 多媒体的运用也需要恰到好处,即要有利于戏剧本体功能的发挥,而不是取而代之。

  丁罗男认为,目前国内一些演出盲目学习国外、过度依赖技术、铺张使用多媒体的现象值得关注。比如,个别导演将预先制作好的大段视频录像在屏幕上 “闪回”,让观众(包括演员)一起观看;或者用虚拟光影技术把整个舞台弄成一个巨大的类似电影的影像空间,使演员显得非常渺小,表演反而成了影像的陪衬。 “这样的演出还能剩下多少戏剧本身的魅力呢?如果观众的目光不是聚焦于演员,不是体味‘活生生’的真人表演,那么他们何必来到剧场?在电影院、在家里的电 脑屏幕前,不是可以看到更多炫人耳目的影像世界吗?”在丁罗男看来,艺术最终关注与表现的是人而不是物,戏剧尤其如此,这是它得天独厚的长处。与电影电视 等媒体相比,戏剧对技术的依赖程度其实要低很多。他表示,在如今各种新媒体竞相争妍的时代,戏剧也不必自惭形秽,因为戏剧有别的媒体难以企及的“味道”, 我们的导演也不必把注意力全放在用多媒体吸引观众的眼球上,倒是更应该思考如何发挥演员的表演特长,包括语言的、肢体的和一切有关人的精神领域的表现力。

  把握好多媒体技术与戏剧艺术之间的“度”

  戏剧艺术本质上是一门表演艺术,因而其他任何元素的加入,其衡量的惟一准则便是,它究竟是有利于表演还是有损于表演?对于多媒体等技术给戏剧表 演带来的挑战,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宫保荣认为,只有恰如其分地把握好多媒体技术与戏剧艺术之间的“度”,才能保证不对戏剧造成损害。他以《弘一法师》为例, 介绍了多媒体是如何影响着一部作品的接受程度的。

  当《弘一法师》还只是一部话剧作品在上戏剧院上演时,多媒体的介入应该说还是很有分寸的。无论是上海还是杭州,无论是街景还是寺庙,影像都能很 好起着交代剧情、衬托表演的作用,既赏心悦目又绝不逾矩,获得了观众很好的口碑。相反,当它改编成音乐剧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时,多媒体影像泛滥成灾, 一刻不停地在观众眼前晃动:充满躁动的十里洋场如此,静谧安详的人间天堂也是如此。多媒体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动严重妨碍了演员的表演,也严重妨碍了观众的 欣赏,以至于演出过程中不时有人退场,有的还直截了当地表示了对多媒体的不满。宫保荣认为,多媒体和其他它技术手段一样,对戏剧等表演艺术来说乃是一把双 刃之剑,在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地引入利用的同时,还必须十分小心谨慎,把握好必要的“度”,而且必须明确,演员乃是戏剧的核心、观演关系乃是戏剧的根本。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汤逸佩认为,现代大众媒介介入舞台演出是当前戏剧艺术革新的基本趋势,其发展空间巨大,但无论什么新媒介、新技术,只有在演员表演的基础 上加以运用,才能创造出新的戏剧演出形式和现场演出体验。

  影剧版“演出”不会带来观众的流失

  日前结束的首都剧场邀请展上,来自英国国家剧院的戏剧电影《弗兰肯斯坦的灵与肉》引发了不小的观影热潮。除去主演“卷福”带来的票房效应外,影 剧版“演出”——这一多媒体与戏剧结合产生的新形态,也让该剧成为媒体、业内议论的热点话题之一。2009年6月,英国国家剧院开始致力于将优秀的舞台剧 现场制作成电影在电影院播出,推出了“英国伦敦国家剧院现场” (National Theatre Live)计划,目前已经完成了包括《弗兰肯斯坦的灵与肉》在内的17部舞台剧的制作。每一部影片都是在剧院现场演出录制,剧院里所有摄影机位的设计也都 是为了影片观众能够感受到坐在现场“最好的位置”的体验。目前,全世界已有700家影院上映过该剧院的剧目。2011年,丹尼·博伊尔执导的《弗兰肯斯坦 的灵与肉》就是由6台高清摄像机于演出现场记录下来,并由熟悉剧本内容的影像导演通过现场镜头处理剪编而成的。此次来中国放映的正是高清数字拷贝。就国内 而言,国家大剧院从2013年开始,也启动了高清歌剧电影制作计划,先后对《图兰朵》等3部歌剧进行摄制。前不久,歌剧电影《图兰朵》全球首映,成为中国 首部西洋歌剧电影。

  汤逸佩认为,戏剧影片的出现并不是戏剧媒介层面上的革新,与之相近的还有空中剧院这样的电视实况转播。然而,观众在家里看的是电视,并不是戏 剧。这里的戏剧演出不过是作为电影、电视传播的内容而存在,它只能从一个角度(视点)去模拟演出的现场感,却无法模拟现场本身。摄影机现场摄入的戏剧视频 录像可以通过录像带、DVD等技术介质保存下来,这意味着一种新的戏剧观看方式的出现,在时间上一维的、不可逆的戏剧观看方式,在观看视频时可以逆反、也 可以重复看、甚至可以分段看。汤逸佩认为,虽然现在还无法确切推断戏剧录像对现实的戏剧演出究竟有多大的促进作用,但对于扩大戏剧演出的观看范围,对于把 戏剧演出作为一个已经发生的事件传播,尤其是戏剧演出史的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是不是所有的舞台剧都适合这样的传播方式呢?对此,南开大学教授李扬持否定态度。他表示,对于那些致力于打造舞台经典的导演们来说,这确实不失 为一个可资借鉴的创作方式。对个体戏剧创作者来说,即便没有打造舞台经典的雄心,也可以采用数码摄录的方式为每一次演出留下一个影像文本。这种尝试不但有 利于主创人员在演出结束后检讨本次演出的经验、教训,同时,也可以为戏剧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影像文本。对于有人会担心影像的传播会影响演出的上座 率,在李扬看来,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于一部好的舞台剧来说,影像传播只会促使观众回到剧场,而不是远离剧场”。

  增强利用新媒体为戏剧发展“造势”的意识

  那么,观看DVD戏剧,或者影剧版的“演出”,和现场观看有什么区别?在现场观看戏剧可以看到完全空间,而一旦走上电视或者银幕,观看角度便由 拍摄者、剪辑者决定,它要让你看到什么,你才能看到什么。戏剧突然变成了另一种电子媒体媒介化的文本,这种传播方式的转变会不会影响剧作家的写作、导演的 舞台构思、演员的表演方式,乃至观众的观赏习惯、剧场的票房收入等等。对于多媒体为戏剧传播带来的挑战和考验,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戏剧应该增强利用新媒体 为其生存发展铺路、造势、拓展的意识。

  云南艺术学院教授吴卫民认为,长期以来戏剧界有一种认识误区:认为戏剧演出的音像资料一旦上网,别人看过了就不会再去买票看,其实这是误会。戏 剧艺术家的魅力、名气、剧目的水准积累、宣传、造势到相当程度,也会获得同样效果。看多、看熟、看惯“在线”的戏剧艺术资料后,更能勾起观众要看现场版而 不是“在线资料”的欲望。同样道理,新媒体时代的技术革命提供了戏剧艺术信息被记录、被存储、被还原、被传播的媒介方式,却改变不了艺术品之所以成为艺术 品的创造特性和演出魅力。问题的关键在于:影视作品的“影像”就是作品,而“网络剧院”、“电视剧场”只是戏剧艺术的“赝品”——音像资料而已。真正热爱 戏剧、懂得欣赏的消费者,是一定要进剧场置身戏剧艺术的“场”获得真切感受和体验的。

  20世纪80年代,戏剧界关注的“戏剧危机”实际上是“观众危机”,30多年后的今天,戏剧生存环境和演剧状态有了很大改观,戏剧艺术进入了瓜 分文化市场与观众份额的正常秩序,只不过,利用新媒体为自己的生存发展铺路、造势、拓展的意识还不强。对此,吴卫民建议,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戏剧的生存、 创造、发展能力与新媒体联姻结合,借助新媒体疆域惊人的影响力与无孔不入的信息渗透性,改善戏剧艺术在今天的生存发展环境。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