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研究 >> 艺术研究 >> 正文

年轻的电影节尚需成长

——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述评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5月01日11:39 来源:王人凡

立足艺术 增设单元 寻求共赢
年轻的电影节尚需成长
——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述评      

 《寻子记》剧照

  4月23日,为期一周的北京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10项天坛奖颁给了来自全球的15部入围影片中的佼佼者。《一代宗师》继两周前横扫香港电影金 像奖后,此番又拿下最佳导演奖。章子怡更是当仁不让,凭片中“宫二”一角再度封后。印度影片《寻子记》拿下最佳影片大奖使人稍感意外,不过这也恰好避开了 《一代宗师》一家独大的尴尬,同时契合了北京国际电影节打造品牌的远景预期,并且展示了其作为国际化电影节兼收并蓄的胸怀与决心。除去对电影本身的关注, 本次电影节在文化交流、电影贸易、统筹组织等各方面都较去年有了新意与进步。

  立足艺术,打造品牌分量

  电影节,首先当然是关于电影。一个拥有品牌影响力的电影节往往通过奖项的授予表达一定的立场或者态度,并且将这种立场或者态度传递下去,进而形 成风格。比如柏林关注社会现实和政治隐喻,戛纳注重展示人文关怀,圣丹斯则偏爱影像视觉的革新。纵观两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奖项归属,华语电影仍然牢牢占据 “主场优势”。尤其本届电影节,若不是《寻子记》拿下最佳影片大奖,差点让人误以为这是个华语电影节。但说句公道话,并不是吴宇森领衔的评审团夜郎自大, 实在是各国送来参赛的片子鲜有精品。和这些影片比起来,王家卫精雕细琢的《一代宗师》想不脱颖而出都难。

  这部内地与香港合拍的功夫片虽然在剧情上简单明晰,但王家卫标志性的影像风格和诗一般的对话台词仍然散发着独到的魅力。该片以武术家叶问的人生 经历为主要线索串起中华武术南北流派间的较量与包容,传达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主题。该片刚刚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上以所向披靡的态势包揽了12项 大奖,转眼间又在北京大放异彩。纵观电影史也少见这样的拿奖效率。影片制作精良是一方面,另外影片的主题与形式确实也较好地迎合了年轻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关 于弘扬中国文化的某种使命与需要。

  印度电影《寻子记》流露着浓郁的新现实主义气息。该片讲述印度一名处于社会底层的手艺人为了寻找12岁的儿子走遍全国的故事。与意大利电影大师 德尔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一脉相承,该片书写的依然是关于父与子的情感以及寻找与妥协的主题。主人公对家人与生活的炽热情感遭遇冰冷的社会现实,最终迷 失在悲伤和虚无的情绪里。巧合的是,去年的天坛奖最佳影片得主《一九四二》也是关于“在路上”与苦难历程。连续两年(且仅有两年)将大奖颁给这样基调沉重 的片子,不知道可否看作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口味与风向标。

  近期,围绕编剧的话题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编剧的作用究竟在一部影片的成功中占多大比重?由于各国语言文本的不同,到底该如何为编剧奖设定 一个公正的评判标准?从一部影片的最终艺术呈现进行审视,是不是背离了编剧奖设置的初衷(因为其中必定裹挟了更多导演的因素)?这些疑问毕竟不是年纪尚轻 的北京电影节能够解决的,于是将最佳编剧奖颁给《中国合伙人》则是相对安全的,毕竟这部台词精练、节奏凌厉的青春励志片在去年卖了好价钱的同时还算赢了好 口碑。

  正如前面所说,提升竞赛单元影片的质量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当务之急。换句话说,你得能做到让世界各地的好电影愿意投过来。只有参赛影片质量不断 攀升才能整体拔高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反过来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作品,形成良性循环,同时稀释本土的影响力进而营造电影国际化的多元格局。作 为国际电影节,北京应该尽可能地敞开胸怀,在选片环节上多些包容,允许情感更为饱满和价值观更为多面的影片入围,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增设单元,挖掘历史深度

  北京国际电影节仍然非常年轻,虽然叫作第四届,但实际前两届并无奖项设置,严格讲称作电影季或电影展更为合适。从第三届开始,天坛奖方才粉墨登 场,电影的艺术性得以彰显。随着各个奖项的设置,以及由全球电影界名流构成的组委会的诞生,一个专业的、国际化的电影节方才初具规模。

  纵观全球,一流的国际电影节通常会在主竞赛单元之外,围绕电影这一母题设置类别多样的单元,旨在对某一领域里作出贡献的群体或个人予以肯定或纪 念,进而实现对电影进行多角度多层次解构的艺术诉求,如戛纳的“一种注视”单元、柏林的“新生代单元”、“全景单元”等。此外,在奖项设置上,一流的国际 电影节往往不拘泥于单一的技术类别,而是根据组委会的审美和喜好增设一些个性奖项,甚至长久地保留下来。比如“评委会大奖”、“最佳处女作奖”、“终身成 就奖”等。这些异彩纷呈的奖项,一方面增添了电影节本身的容量和含金量,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也能促成更多的影片获取奖项,从而调动片方送展积极性。其实,本 届电影节在组织形式上已较上届更为丰富多彩,尤其是增设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展映单元。其中,较为出色的是“经典回顾”和“修复单元”两个板块。

  “经典回顾”单元放映了美国叛逆偶像詹姆斯·迪恩短暂一生里仅有的3部参演影片。此外,还选择了意大利全民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的3部佳作——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海上钢琴师》和《天堂电影院》。去年冬天,《天堂电影院》在中国电影资料馆放映时,影厅里座无虚席,门外依然人头攒动。面对如此火 爆的场面,资料馆不得不临时决定加映一场,以飨观众。由此可见,艺术电影绝不是没有观众,我们缺少的只是在观众和影片之间搭起的桥梁或媒介。由衷希望北京 国际电影节能在艺术院线的设立以及艺术电影的普及上继续进行脚踏实地的探索,发挥积极作用。

  “修复单元”的设立旨在对华语电影历史进行梳理,同时唤起官方与民间对珍贵电影资料保存的热情和行动。就在本次电影节前夕,挪威电影资料馆送回 了佚失已久的1927年由但杜宇导演的神怪电影《盘丝洞》的修复版。虽然该片在影史地位不高,修复拷贝也并不完整,但通过这一交流活动实现了散落在世界各 地的影像资料的再集中,实在是中国电影的一大幸事。本次修复单元还放映了阮玲玉主演的《新女性》、上官云珠主演的《万家灯火》、费穆导演的《小城之春》以 及我国现存最早的故事片拷贝——1921年张石川导演的《劳工之爱情》。4部影片全部拍摄于1949年之前,经过特殊年代的洗礼仍能保存至今实属不易。无 论是从电影资料留存角度还是电影爱好者怀旧的层面,这一举措都是不无裨益的。

  快速发展,寻求多方共赢

  奖项之外,电影节还应为电影资金运作,跨国制作,原创剧本发掘等等电影产业链条上的诸多环节预留空间。一个高度品牌化的、成熟可持续的电影节必然采取平台化运作的模式,多措并举,积极为电影的制、发、放等各个环节打通渠道,创造交流机会并且提供范本。

  电影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门类,常常被赋予更多的含义和职能。奥运会后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定位决定了她需要更多的色彩装点自身,于是电影就成了必选项,因为电影市场的繁荣与国际化往往被理解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程度的标尺,有时候甚至成为国力的象征。

  本届电影节的市场活动实现签约项目32个,签约总额达105.21亿元人民币,比上届增长20%,创中国电影影展交易之最。签约项目涵盖电影产 业链各个环节,其中投资制作38.03亿,影视院线、基地和文化地产建设项目达34亿,影视素材库等项目10.17亿,新增电影基金项目累计签约额23亿 (部分数据来自时光网)。这些动辄过亿的项目和汹涌的资金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电影从业人员的热情与信心,但如何进一步理顺艺术生产与资本运作之间的关 系,合理引导文化资本投入,规范电影市场的成长,都是需要逐个攻克的课题。

  但是,我们也该注意到,在本届电影节举办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瑕疵。比如北京作为电影节承办地的城市体量略嫌庞大的问题。以放映排片为例,从最 北端的天通苑万达影城到最南端的保利绿地缤纷影院即便乘坐轨道交通也要足足两个小时,而电影节期间放映的影片很多通常只有一场,这就在客观上给观众和媒体 设置了鱼与熊掌的障碍。反观威尼斯或戛纳这样的小城市,影院之间不过几公里甚至几百米的路程,大大节省了观影群体的时间,提高了影片放映的效率。在以后的 电影节筹备过程中,希望组委会能在某一区域相对集中的选择参映影院,为赶场的观众提供便利。

  年轻的北京国际电影节正在快速成长,但距离实现高度专业化和品牌化,尚需假以时日。但我们相信,只要坚持立足本土,树立正确文化观念,敢于并善于借鉴全球成功范例,北京国际电影节一定会实现真正走向世界,并在引领全球电影产业发展上创出佳绩。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