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军事文艺 >> 作品 >> 正文
真累啊!天黑透了,他才一脸疲倦地从雷达车里钻出来。
已经在这台比他还老资格的雷达车里折腾了整整5个小时。也许是精力过于集中,从缺氧缺得令人窒息的车里钻出来,觉得这山头稀薄的空气反倒馋人了。
哎哟,我这老腰!他伸出油渍麻花的手,小心地选择了还算干净的手背腕部,敲了敲酸痛不已的腰。
新兵操纵员宋大奔赶紧过来,扶住师傅,他挨着新兵的手臂坐下,烟立刻送到了他的嘴边,并且点上了:师傅,还是你行!
他恶狠狠地猛吸一口,吐了长长的烟圈后,才对宋大奔说:看懂了吗?
新兵点头:懂了。
真懂了?
新兵使劲点头:真懂了。
还是追问一句:明白是什么原理了吗?
新兵复点头,极认真地:明白。
“明白就好。”他也不看人家的脸,“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慌,先……然后……”
不知不觉,又把原理、故障现象、分析、排除方法、注意事项絮叨一遍。
说着,说着,听的兵多起来,围了圈,有白脸的、红脸的,都不打岔,还有人飞快地在小本子上记。
齐宝胜,四川资中人,空军雷达学院雷达修理专业毕业,虽然说起学历来,不过是个大专,但在这个西南乃至全国最大的雷达团里,要说雷达修理,他算得上是赫赫有名的“行家里手”。
说起齐宝胜的时候,全雷达团的干部战士都用一种极其谨慎且小心戒备的态度盯着你,惟恐你挖走他们这个“宝”。在阵地上,他只需等着排除故障,什么都不需要做,也无事可做,新兵、老兵经常会为帮他干活而争抢起来。
新兵总说:齐技师,这个——就让我们来吧!言下之意,扫地挑水劈柴搞卫生这些事我们都干得了,雷达修理那一套,没人敢和你争。
但齐宝胜似乎总也没有闲着的时候,除了值班,空下来的时间他总是围着雷达车转。这里摸摸,那里听听,备件仓库的各种器材零件,每一块他都熟悉得像自己的手指头。
恶劣的气候及自然环境对这些钢铁兵器的损害无法捉摸,故障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千奇百怪,任你翻遍了教材课本也找不到解决办法,齐宝胜却总能找到症结所在,在关键的时候化险为夷。他也从不保守,总是循循善诱,甚至苦口婆心,手下的兵也个个聪明好学,常常会敬佩地感慨一句:“姜还是老的辣!”
宝贝一样的“老姜”齐宝胜于是在这方寸之间的山头上坚持下来,一年又一年。
一次,难得休假的齐宝胜回到了资中老家,一脸风霜的他连门也不敲就走了进去,坐在沙发上的妻弟“蹭”地跳起来,以为来了抢匪。
齐宝胜的父亲专门搞建筑,人称农民企业家,在资中乃至西南地区小有名气,手下人最多时有好几千人;弟弟与妻弟也加入进去,人称“包工头”。
坐在父亲和弟弟这个应有尽有的豪宅里,齐宝胜知道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有怎样的不理解,果然,劝说开始了。
太苦太亏了吧?弟弟说,要说做贡献,我们搞建筑,不也是做贡献?灾后重建,城乡发展,高楼大厦、桥梁公路,那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你这话对头,是贡献。齐宝胜点头表示同意。
那你快回来吧,今年就回。公司业务拓展,战线拉长,我现下都急等着用人,要是想单干,我和爸分一坨出来你另外成立个公司,启动经费我们出,项目我们拿,你只管做经营管理,利润归你。
不!齐宝胜很平和,但很坚决。
咋?那小山头上缺不得你?
缺不得。齐宝胜复点上一支烟,抽得很自得的样子。
不是说,你带出了几个好徒弟?那个叫什么宋大奔的,很不错嘛!
是不错,但是关键时候我还得在,得帮他把着。
关键时候是什么时候?关键到多久?
哎哟,老二你这个问题算是问得有水平。齐宝胜把烟取下,想了想,慢慢地说:这么跟你说吧, 当兵的,雷达兵,只要一开机,天线一转,任何时候都是关键时候。
别听他们的,他们不懂,他们不明白。晚上,在家里,妻子一边给丈夫揉着腰,一边说。妻子毕业于石油管理学院,在石油管理局工作,两个月前才调了科长。
不在山头大山头小,男人啊,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齐宝胜哎哟了一声:果然是当科长的人了,几个月没见,你发展成哲人了。
妻子嗔笑着打了他一下:我说正经的。你老说山上缺不得你,关键时候如何如何。就你这老腰,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把你放倒。所以我觉得,你该把你这10年 “红星兵器”的经验还有教训,再结合其他同行有的东西,写本书。在你们雷达系统交流一下,积累经验,资源共享。
齐宝胜定了一会儿,突然一翻身坐起来,直直地盯着她的脸看。
妻子怔了一下,下意识地摸脸:怎么了?我老了吧?脸上长皱纹了?
齐宝胜笑了:有皱纹的女人才有思想嘛。
《高原XX型雷达的使用维护与常见故障》终于脱稿了,尽管只是初稿,小小的山头上还是沸腾了。新兵老兵争相传看。
一片喧闹声中,坐在山头石崖边的齐宝胜很平静,他点燃一支烟,身后,连续10年的“红星兵器”——他的雷达缓缓转动着。
他坐的地方很小。
他心中的世界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