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资讯 >> 正文

芭蕾足尖立起《三寸金莲》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4月30日11:06 来源:北京日报  李洋

  中芭青年编导挑战经典小说,有望创排完整剧目

  芭蕾足尖立起《三寸金莲》

  

  如果用芭蕾来演绎作家冯骥才的小说《三寸金莲》,那会是怎样一番韵味?中央芭蕾舞团青年编导张镇新最近就做了一次大胆尝试,他将原著中的“赛莲”情节编创为30分钟芭蕾作品《香莲》,并在中芭第五届芭蕾创意工作坊展演上亮相。这个试验性的小品,竟然得到了原作者的大加赞赏。冯骥才亲临现场观摩后评价说:“这群年轻人太好了,让我看到了希望。”

  芭蕾艺术破题“金莲”

  舞台上方,密密麻麻悬挂着无数条裹脚布,压抑得让人透不过气。可在这一片压抑之下,却是一群美丽的花样少女轻盈起舞,惹得众多看客难耐好奇,烘托出赛莲大会在一个封建家族中的特殊地位。比赛开始,二少奶奶和三少奶奶相继出场,翻转腾跃大展脚上功夫。正当众人以为胜者已定时,主角香莲惊艳亮相,技压群芳。

  虽然只有短短30分钟,可芭蕾作品《香莲》却清晰呈现了原著中主要人物的个性和人物关系,并且通过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的不同形式,展现了“步步生莲花”的感觉。观众席里,冯骥才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他难掩激动之情,不住夸奖,连称作品中的舞蹈语汇运用得非常好。

  小说《三寸金莲》问世后,曾有很多影视公司找到冯骥才,想要把这部作品搬上荧屏和银幕,但是苦于难以在镜头前再现三寸金莲,不得不放弃。直到10年前,武汉京剧团利用绝响舞台多年的“跷功”,成功创作出京剧版《三寸金莲》,这部文学作品才第一次通过其他艺术形式得以演绎。

  至于用芭蕾的形式来表现三寸金莲,冯骥才此前根本就没有想过。中央芭蕾舞团的青年编导张镇新表示,他之所以会选择这个题材,是因为“想到芭蕾艺术就是脚上的艺术,既美丽又痛苦,与三寸金莲有相似的地方”,于是就有了创作的冲动。

  准备打造整部剧目

  《香莲》只有短短30分钟,固然看上去美轮美奂,却让熟悉原著的观众看着不过瘾。其实,张镇新心里早有将整部《三寸金莲》编排成舞剧的想法,而他试图在作品中展现的也绝不是三寸金莲之美,而是它给女人带来的束缚。

  冯骥才分析说,中国女人裹脚是从五代开始的,但一开始仅仅是妃嫔给皇帝跳舞时缠住脚,显得身体轻盈,后来这股风气传入贵族家庭。马可·波罗在中国游历时发现,江南妓院里裹足成风,就此认为裹脚成了女子神秘的一部分,成为了性的一部分。之后,裹足演变成一种妖魔化、病态美的文化,这种所谓的“美”,成为女人最大的束缚。

  “束缚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落实在具体的人身上。”冯骥才说,他很能理解芭蕾的故事一定要单纯而独特,要给舞蹈创作留出大量空间。“所以就得从小说里跳出来,一定要解构,重新创造。”据他透露,张镇新已拟好芭蕾版《三寸金莲》的完整脚本,两位创作者已经就此展开讨论。

  冯骥才和张镇新都认为,书中的潘妈就是三寸金莲的卫道士,这个人物就是束缚的化身,是那条缠足的布。冯骥才甚至设想,舞台上只要潘妈一出现,女孩子们就都是痛苦的,可女孩子们单独在一起时,又会彼此比较自己裹足的美丽。香莲姑娘和其他女孩子一样,在这个欣赏病态美的家庭里,按照这个家庭的规则,既要在美丽上和别人争,又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她最终借助女儿开始反抗。

  丑角形象突破常规

  《香莲》中有一个丑角形象——大少爷。他在舞台上疯疯癫癫,围着女孩子看裹脚,对香莲的全部欣赏也都集中在脚上。因为篇幅有限,这个人物形象来不及展开,但冯骥才很看好这个角色:“一定要把丑的东西集中放在大少爷身上,金莲世界里男性的荒诞性就集中体现在这个人身上。”

  冯骥才认为,《三寸金莲》要成功转化为舞台作品,必须得做到语汇极致、人物角色极致、戏剧冲突极致,大少爷的戏份儿还得增加。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芭蕾舞台上,成功的丑角形象,或者说个性鲜明的男性形象并不多,张镇新也很想就此一试。

  不过,冯骥才也对这个作品提出了一点遗憾,那就是他还没有在舞台上看到一个标志性的表现三寸金莲的舞蹈动作。冯骥才希望,张镇新能在未来的创作中想到这样的典型动作,增加舞蹈的极致视觉感受。本报记者 方非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