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外国文艺 >> 文学评论 >> 正文

为马尔克斯送行(吴先宁)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4月28日16:58 来源:人民政协报 全国政协委员;吴先宁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读者在墨西哥国家艺术馆前向马尔克斯做最后的告别▲读者在墨西哥国家艺术馆前向马尔克斯做最后的告别

  4月18日,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城去世,享年87岁。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对中国作家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吴先宁委员撰文,“温馨送行”,以表纪念。

  今天早上看微信,朋友圈里已经有了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于北京时间18日清晨去世的消息。我在朋友圈里转发了他的照片,随手配了一首诗:

  鲜花和清水,送君赴黄泉;见到诺贝尔,谢他给你钱。

  对于这位以小说《百年孤独》获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外国作家,我这样写,自己觉得是给一位极其喜爱的作家温馨送行,就像给家族中远行的老人絮絮叨叨地嘱咐送别一样。据说马尔克斯晚年得了老年痴呆症,都忘了自己写过《百年孤独》,那就更应该絮叨叮嘱几句了。

  幸运的马尔克斯确实应该特别感谢诺贝尔,他的《百年孤独》1967年出版,只过了15年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与一些作家相比,就像去年加拿大女作家门罗到80多岁才获奖,还有一些伟大的作家根本就没有机会获奖,相比之下马尔克斯确实幸运多了。虽则马尔克斯的作品自有其高度的独创和摄人的魔力,这并非一个奖所决定的;虽则是否获奖并不能根本上判定一个作家的文学贡献和文学史地位,比如常说的托尔斯泰并没有获诺贝尔奖,但托尔斯泰比许多获奖作家都要伟大。但不可否认的是,诺贝尔奖的那种肯定,对作家作品的认可和传播还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马尔克斯获奖后,他的《百年孤独》己被翻译成25种语言,在此后的36年里共发行超过3000万册,被看做是西班牙语及拉美文学最重要的现代文学作品。

  更为“夸张”的是,2007年3月26日,西班牙语国家四年一度的盛会“第四届国际西班牙语大会”在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城召开,在开幕式上,刚刚过完80岁大寿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受到了天王巨星也望尘莫及的追捧。神采奕奕的80岁老人身着白色亚麻西服和色彩鲜艳的领带,步入会场时全体起立,高声欢呼。其中有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夫妇、哥伦比亚总统乌里韦、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政界人物,也有西班牙皇家语言学院院长加西亚·德·拉·贡查、墨西哥作家富恩特斯、西班牙作家姆诺斯·莫利纳等200多名文化界著名人士。这年正好是《百年孤独》出版40年,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5周年。西班牙国王向人们展示了西班牙语国家的语言学院联合推出的《百年孤独》40周年纪念版,亲手向马尔克斯赠送了该版本的第一册。作家及身而能享有如此殊荣,没有诺贝尔奖的作用,大概是难以想象的。

  正是在这个场合,马尔克斯应邀做了题为《八十抒怀》的演讲,整个演讲的基调是谦逊和亲切,充满了对自己所获殊荣的意外惊喜和感激。然后说道:

  从弱冠之年到二十八岁,我已经出版了四部作品。于是,我坐在打字机前,开始写道:“多年以后,奥雷良诺·布恩蒂亚上校面对行刑队,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但我根本不知道此话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究竟意味着什么。时至今日,我只知道我写了整整十八个月,才好不容易画上句号。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当时最让我局促的居然是纸张的匮乏。

  在这儿我们看他回顾《百年孤独》的创作过程,语气轻松幽默,好像就是坐下来写写而已。但仅仅认为这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成功者回顾自己奋斗历程时故意的调侃和装出来的随意,那就错了。当他说,他写下第一句话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此话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究竟意味着什么”,他说的不仅是实话,而且说出了十分深刻、十分重要的哲理。

  文学创作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是对客观的描摹,不是对客观现实镜子般的反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有它自己的特征。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语言的自我生成。当表达一个观念、一种情绪、一个事由的一句话出现以后,某种意义上这句话就变成了一个有自我生成能力的实体,它会带动、引导作家向某个方向发展,发展的结果,常常使作家自己也感到惊讶、不可思议,觉得是之前所根本没有想到的。这就是马尔克斯说的“根本不知道此话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究竟意味着什么”的含义。这样的结果,不受作家预先构思设计的局限,往往比作家写作前理性的构思设计灵动得多、丰富得多、深刻得多。所以,作家的写作,是向未来和未知开放的,关键就是:坐下来!给语言一个机会,给它一个自我生成、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机会。

  语言的背后是思维。但是思维有“显意识”,还有“潜意识”。哲学家尼采说:“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意识到的思维当做思维看待,现在我们渐渐领会到了真相,其实我们理性活动的绝大部分结果都在潜意识和无知觉中消失了。”人们在写作的时候,往往太过重视“意识到的思维”也就是显意识,念念不忘地想着规范、准则、构思,而忽略甚至无视潜意识的存在,让规范、准则、设计这些显意识层面的东西遮蔽了阻断了潜意识的灵感和奇思妙想。马尔克斯给朋友写信时说,自己正在写的《百年孤独》就是“不断挑战极限与专断的规范,并让诗意在不经意时突然出现”。所讲的就是突破“显意识”的规范和束缚,让意识向下、向边缘、向潜意识深入和扩展,把显意识过滤掉的东西找回来,显现出来,也就是让平素不经意间深藏在潜意识中模糊的印象、仿佛的情绪、朦胧的感觉浮现出来,连同构思中的人物、主题、故事、语言,所有的一切自己发展,自由发展,信马由缰地不要去限制,“让诗意在不经意时突然出现。”这是给语言一个机会,也是给潜意识中的创造力一个显现的机会。往往,显意识中的东西都是清晰、条理然而平庸,潜意识中才有意想不到的突破平均数的天才闪光。

  语言的机会!潜意识的机会!道理好像很深奥。其实,细想又很简单,简单到只是一个动作:坐下来!1965年年初的一个早上,马尔克斯在打字机前坐了下来,《百年孤独》就这样出世了。

  《百年孤独》独特魔力所引发的巨大影响是值得最后一说的。作家的朋友富恩特斯写信告诉作家说:“一读完你的这本书,我整个人便陷入焦虑的情绪之中,感动到通贯骨髓,双眼被强光闪到无法睁开。”美国学者依兰·斯塔文斯年轻的时候如此痴迷于《百年孤独》,不但通宵达旦一口气读到天亮,然后马上赶去书店,把马尔克斯的其他所有书都买回家来接着读,而且花了10年时间,写出著名的传记《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早年生活》。在中国,此书自上世纪80年代一经传入便风靡读书界,读书人言谈之中不提一下“魔幻”、“拉美文学”,都会觉得不好意思。作家就更不要说了,著名作家莫言和贾平凹都谈到过马尔克斯对自己的影响。对马尔克斯的评论和研究也不在少数。我读了这些方面的许多论文,发现大的东西、要紧的东西都已经研究过、讨论过了,只剩下“坐下来”一事似乎还没有人谈,于是写了这篇文字,温馨送行为世界文学画卷增添了神魔一笔的加西亚·马尔克斯。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