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视野声音 >> 正文

民族语文翻译与国家文化安全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4月25日11:25 来源:中国民族报 吴正彪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国际竞争和国际冲突中已日趋明显,而保护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安全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但是人们进行交流的特有工具,而且还是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民族语文翻译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

  民族语文翻译曾是殖民主义的重要侵略武器

  民族是由文化维系起来的人类共同体,而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又是人类最重要的文化形式。事实上,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是其民族特点和民族意识的反映。语言不仅成了同一民族成员聚合的纽带和民族共同体的首要特征,而且还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

  在近代,西方列强为了推行其殖民统治政策,将宗教作为扩张的重要工具。新中国成立前,在我国西部地区,有关境外宗教势力的传播就不乏其例。他们将各种宗教教义翻译成各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文本,力图以宗教的手段去改变或涵化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信仰体系,从精神文化层面以不同的文化互动方式侵蚀维系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传统社会认同观。境外殖民主义势力通过各民族语文翻译的宗教资料,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念、输出其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企图以推销其文化的模式,来动摇人们的爱国主义信念,进而影响我国的安全与稳定。

  推动民族语文翻译有法必依

  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语言问题在民族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多民族国家而言,语言问题是民族关系中极为敏感的重要因素。从20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因语言问题而发生纠纷,有的甚至导致国家的瓦解和分裂。这种由于民族语言问题而引起国家政治局势变化的事例,无论是在欧洲的发达国家,还是在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都随处可见。

  相反,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几十年来,始终坚持中国境内各民族不分大小、先进与落后均一律平等的主张,并以此作为民族语言平等的重要前提和基础。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案和1934年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都提出要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和语言文字。在1940年的《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和《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的提纲》中,也提出了具体的民族语言政策,指出“回族人民有自己选择语言、文字的权利”,还明确规定:“要尊重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字,蒙古民族的文化教育用蒙古语文,同时蒙古人民自己有选择语文的权利。”这些政策措施加深了少数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感情,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

  新中国成立后,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制定了有关民族语文的方针、政策。从1954年制定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开始,就有明文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1984年颁布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可以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把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应用于政治生活中,提高了民族语言的地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的彻底性。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在一些自治州、自治县的部分上层领导干部中,国家的隐患意识淡薄,认为“民族问题是只要不出什么乱子就没有问题”,对执行党的民族语文政策没有长远的规划,甚至很少将民族语文工作列入到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中。笔者认为,无论是立足于国家安全,还是从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与共同进步繁荣的需要来看,我们都应当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在深入贯彻执行党的民族语文政策时,把我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继续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民族语文翻译要维护国家安全

  语言作为一个民族内部成员之间相互交流、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的主要符号体系。在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和文化传统秘密的有限维度内,笔者认为,一些内容在翻译时应当审慎:

  一是对民族团结、国家稳定有影响的言词不可译。中国共产党构建起来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我国各民族得到了快速的进步与发展。但是,由于各民族的社会历史背景、自然环境的基础条件不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民族问题,如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民族团结的相对性、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初步性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适应民族文化的商品化需要,以这些民族问题为参照的猎奇性用语在民族语文翻译中已屡见不鲜,由此而导致有损于民族尊严、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现象经常在不同场合出现,有的甚至成为煽动民族情绪、影响国家安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因素。二是充当国外宗教势力的工具,传播和奴役或改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语文资料不可译。三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物种和独特技艺不可乱译。物种安全是生态安全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生态安全同样是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许多特有的珍稀物种已经得到鉴定和开发利用,而更多的物种则处于濒危状态。在对这些物种进行开发使用的过程中,民族语文翻译者也担当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此外,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技艺,如苗族的传统蜡染工艺,就是由30多种民间草药经过反复的浸泡和印染加工而成。每一种传统技艺都有相应的语言作为这种文化现象的载体,外来者要对其有深入的了解,必然要经过民族语文翻译的渠道才能实现。而对这些传统工艺,我们同样需要在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不乱译”的文化安全意识下进行保护。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