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资讯 >> 正文

本土化 品牌化 差异化

——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热议电影合作与创意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4月24日10:30 来源:中国文化报钱 力
    阿方索·卡隆、奥利弗·斯通在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上 阿方索·卡隆、奥利弗·斯通在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上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导演把目光投向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人也希望拿出更好的作品,推向世界。在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狼图腾》、《最后的战争》、《勇士之门》等多部中外合拍电影纷纷亮相,主办方甚至专门为合拍片设置了项目签约、海报发布等环节,吸引了众多影视公司和投资机构的参与。今年的两场核心论坛更是聚焦“国际合作的本土化策略”“电影创意”等话题。

  什么样的影片才是好的合拍片

  近年来,不少进口片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如《变形金刚4》和《X战警》这类在中国取景或起用中国演员的影片,似乎都能够在“本土化”上找到某种捷径。对此,观众既有表示赞可的,也有提出质疑的。什么是中国元素?怎样把中国元素融入影片,实现本土化合作?在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上,嘉宾们也对此产生了观点碰撞。

  曾两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奥利弗·斯通批评现在一些合拍片的“合拍”只是流于表面,没有能够深入。他认为,合拍片应该坚持一个国家的特色,这个特色是历史,也是文化,改变这种特色就等于失去了真实性,并非好事。“我非常热爱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功夫电影,里面的人物形象、服装都很有意思,让我看到了真实的中国。但到了今天,这些东西在电影里消失了。所有的功夫片都像《卧虎藏龙》。这部中美合拍的电影拍得非常漂亮,但却失去了那种旧的、真实的魅力。”在他看来,相较于金钱,理顺电影语言对一部合拍片的意义更为重大。

  凭借《地心引力》获得今年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阿方索·卡隆并不同意奥利弗·斯通关于“坚持特色”的观点。同样以《卧虎藏龙》为例,他承认其与老的功夫电影完全不同,但既然能被中国新兴都市里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接受,说明它就是一部成功的合拍片。“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的就是多元文化,他们会接受《卧虎藏龙》这样一部与老的功夫片完全不同的电影并不奇怪。”他说,一定要坚持“老的魅力”显得没有意义。

  “不管是和哪个国家进行合作,我们都需要有很合理的一种融合。中国的合拍片,既要有真实的中国特色,又能被全球所理解,而不是硬拼凑。”阿方索·卡隆表示,《地心引力》的中国元素,比如“天宫一号”、神舟飞船都是被当做整个故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来做的。他会多看中国的电影,阅读相关书籍,“而不仅仅是把到中国拍片看成是金钱交易。”

  好的创意是国际相通的

  电影合作如何才能更好地体现“融合”?与会嘉宾集中谈到了“创意”的话题。

  “我们虽然是跨文化、跨区域的不同人群,但实际上在电影里诉说的是同样的语言——电影视觉。这种语言可以带我们进入不同的国家,但是最终会回到原点——一个好想法、好创意、好人物。” 《碟中谍》系列制片人葆拉·瓦格纳认为,电影的真正核心是创意。

  “什么是创意?就是找到一些新东西,找到一些不同的东西。” 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表示。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编剧、导演薛晓路说,创意并不神秘,它必须和创作者本身有强烈的“共情关系”,是创作者自身能够寻找和自发生长的种子。“这个点能否被放大是创作者的本事。比如,我很好奇《地心引力》的导演阿方索·卡隆是否有旷野恐惧症,李安和他的编剧王蕙玲心里是否住着一个‘易先生’——那种强权和懦弱,包括用情的方式,可能都和作者心中某个奇妙的通道有共鸣。”薛晓路说。

  “创意是不可捉摸的,但又是非常核心的要素,要累积非常多的东西才能有井喷的可能。”电影学者、制片人焦雄屏呼吁,要鼓励年轻人多看书,包括文学作品和理论书籍,接触社会各层面,甚至看很多微博、微信的“垃圾题材”,这样才能训练出敏捷的知觉和定位能力。焦雄屏指出,在科技和语言中展现人性和心理学深层复杂的问题,才是导演对电影的创意初始。她举例解释:“电影《阮玲玉》是将纪录片、剧情片和旧片穿插的复杂结构。大部分年轻观众根本不知道阮玲玉是谁,甚至对上世纪30年代的当事人和时代环境非常好奇,用纪录片的方式穿插真正的经典片段落,让观众通过复杂的形式认知阮玲玉的环境和身处的时代,这种复杂结构就是较高的创意。”

  本土化更需融合出品牌化

  好的创意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执行。薛晓路尤其强调了“执行”二字在电影创意中的重要作用。在她看来,创意可以是一次感性的脑力激荡,而执行是要理性、技术,既尊重电影本体,又有坚决的态度去经历一段漫长、曲折的路程。“一定要严格执行最初的创意,对电影品质要有锲而不舍的追求。”薛晓路感叹,很多创意执行到中途就跑偏了,很可惜。

  阿方索·卡隆也说,尤其在合拍片的执行过程中,创意的关键在于有效融合——不仅是金钱方面的,还包括文化方面的,甚至还包括打破固有合作模式、创造新型的有机合作模式这样的融合。

  而在《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编剧皮埃尔·比斯姆斯看来,创意并不意味着质量,质量并不必然代表成功,并且成功大多是按照已设定的目标来定义的。“从剧作家角度来看,我们要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努力,这样可以进行比较好的沟通交流。相互合作的人,也可以相互鼓舞。”

  在剧本层面上,美国派拉蒙公司首席运营官弗雷德里克·亨茨贝瑞指出,所谓的本土化必须在创作伊始无缝地融合进去,而国际间的合作除了合拍电影,还会有制作、发行等很多其他方面的合作。他表示,要实现多方面的平衡是非常困难的。有时候做电影过多地关注商业利益,而忽略了创意。“我们想要做的就是,希望能够有非常多元化的电影,满足不同观众的胃口。”众所周知的《变形金刚》是一个著名的品牌,弗雷德里克·亨茨贝瑞认为这样的品牌实际上对于年轻人而言是非常具有魅力的,无论这个年轻人来自哪个国家。所以电影就应该打出品牌化和差异化的路线,用品牌来吸引年轻人,用差异化的路线满足不同口味的观众需求。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