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生活的碎片——观话剧《最后晚餐》(雨鹤)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4月21日09:21 来源:中国作家网 雨 鹤

  香港话剧团《最后晚餐》是一部靠两个演员撑起来的独幕剧。之前看过的金士杰老师的《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一直感慨原来两个人也可以讲述这么一个充满情感的温馨故事。这次依然是两个人,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在一顿简单的晚餐,两个人的家常中将故事娓娓道来,情节的铺垫流畅又不突兀,演员情绪饱满收放自如,台词抽丝剥茧般地讲述了母子二人生活中的不幸、误解与痛苦。

  该剧最成功之处就在于,非常真实地展现了香港底层人民的生活。没有眼泪,没有衣衫褴褛,没有饥肠辘辘,也同样能够表现生活的艰难。母子二人在两个小时的吃饭、喝汤、切橙子中用对话串起细水长流的情节,看似平静的一顿晚餐,却能让人感受到其中的压抑与悲凉,艰难与心酸像潮汐一般迎面涌来。不知人们在生活中怎样定义“悲惨”或者“无助”,又或者“苦难”,但是内心的隐忍比外表上的破败更加让人震撼。

  该剧没有华丽的辞藻和诗意的语言,生活化的带有一些粗口的粤语比普通话有着更强的感染力,和台词相辅相成的是舞台布景,极富生活质感:老钟、吊灯、小电视、会转的吊扇、香炉、老式的柜子、厨房的布帘等等,种种生活上的细节展示了一个完整的香港底层家庭,真实得就好像在旁观邻居家的一顿晚餐。

  剧中两个主要人物的塑造相当成功,演员很有魅力,表演细腻、精彩,表情到位又不浮夸,情绪爆发恰到好处又不做作,一言一行都融入了剧中。母亲林丽冰是个冲动又懦弱,想爱又胆怯的人,她的市井与无知间接导致了这个家庭的悲剧,爱儿子却从来没有主动去看过他。心里明明恨死了嗜赌的丈夫,却还相信丈夫会还债而把父亲留给自己的惟一的老房子抵押出去,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说的大概就是这样的人吧。

  相比起母亲林丽冰,儿子周国雄更值得同情,他有一个无知懦弱的妈妈,有一个嗜赌成性还使用暴力的爸爸,在小学的时候就被爸爸打得被政府收进了孤儿院,妈妈一周两次去监狱看他的浑蛋爸爸,但一年才会来看他一两次, 这个父母健在的“孤儿”要比真正的孤儿艰难百倍。当他妈妈在餐桌上告诉他爸爸打他是因为他不听话时,周国雄重复了好几遍:“那你是说我活该喽?”一句简单的话承载了多少悲愤。做母亲的也许想不到,有的时候说出来的话比刀剑更伤人。于是周国雄给母亲讲起了小时候对三文鱼的印象:“世界上的鱼那么多,为什么只有它是美丽的橙色,看来它天生活该被人吃”!

  儿子的不满,母亲的愧疚,两人都孤独痛苦却又爱着对方。于是在情绪爆发之后更是相互诉说了生活的辛酸,在对话中惊讶地发现对方都想要烧炭自杀,为了了结生活的心结。下决心自杀这一段情节略显拖沓,但是其中周国雄提到的几个比喻成为了点睛之笔:《飞屋环游记》中飘走的两个气球对整个旅程毫无阻碍,关掉的床头灯更是影响不了东方之珠的璀璨,人们不能没有张国荣,不能没有梅艳芳,但却可以没有你和我,这几个巧妙的比喻弥补了缺陷,相反地,更加意味深长,好似“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悲凉。林丽冰也说,让喧闹的菜市场安静3秒的女人已经够伟大了。

  但是最终,他们决定放弃自杀,反之要割断自己痛苦的根源——杀害周国雄的父亲,这也算是他们对绝望的生活最后的反抗。这个结尾很有意思,在以往的演出中都没有出现,是北京这几场另外加上去的——让一直被周国雄称为“浑蛋”的父亲出现在舞台上。有很多观众认为这个结尾有些画蛇添足,显然为母子二人留白的选择更有意味,但是这个结尾也有它的独特之处。父亲的出现表现了母子对于这个“浑蛋”的反应,想反抗却又惧怕,试图迈出脚步却又畏缩不前,周国雄见到父亲走上前来甚至下意识地用双臂护住自己,看父亲没有下手才松了一口气似的放下手臂。这个父亲完全符合之前二人对话中描述的形象:爱上网勾搭小姐、易怒暴力、没有责任感等等,看见他的出现我甚至有些惊喜。最后,林丽冰端来了放有安眠药的啤酒,父亲喝下,舞台光暗,母子二人在昏暗的灯光下吃着西瓜,伴随着滴答的时钟声黑场结束。

  这是一部带有喜剧色彩的悲剧,看似幽默的话语透露着生活的悲凉与心酸,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与感概,看似简单的一顿晚餐却蕴含了巨大的情感,母子二人就像一个香港底层人民生活的缩影,平实而夹杂着悲悯,在生活的黯淡无光中摸爬滚打、艰难前行。同时,这也是一部洋溢着淡淡人情味儿的作品,在不知不觉中向观众讲述着一个生活的真相。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