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外国文艺 >> 新闻 >> 正文

挥别大师 教益长存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去世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4月21日08:57 来源:中国作家网 王杨 李晓晨

  “如果有一刹那,上帝忘记我是一只布偶并赋予我片刻生命,我可能不会说出我心中的一切所想,但我必定会思考我所说的一切。”这是哥伦比亚知名作 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99年被检查出淋巴癌时写给读者的句子。15年后,北京时间4月18日凌晨,这位文学大师在墨西哥首 都墨西哥城因病去世,享年87岁。他回归到了只是一个布偶的简单纯粹,留给这个世界没有终点的解读和真诚透明的怀念。在他位于墨西哥城的住所周围,人们摆 满了作家生前最喜爱的黄玫瑰,与他在作品里写到的死亡到来时的场景几乎一样。

  1927年,马尔克斯出生于哥伦比亚,1961年移居墨西哥从事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尔克斯以天才般的智 慧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作出《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族长的没落》《迷宫中的将军》等作品。1982年,他凭借 《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也几乎成为他最被中国读者所熟悉的作品,而对中国当代文学来说,马尔克斯无疑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名字。

  他改变了中国作家看待世界的眼光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在长期的封闭之后试图寻找新的出路。中国经验在与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碰撞中火光四溅,无论是创作还是阅读都遭遇到 新的麻烦。此时,中国作家从马尔克斯那里发现了灵感和摆脱困境的可能。评论家陈晓明谈到,当时受马尔克斯影响的中国作家至少有莫言、马原、扎西达娃、残 雪、阎连科、韩少功、刘震云。先锋派作家余华、格非、苏童、北村、叶兆言更偏向于受博尔赫斯的影响,但马尔克斯的影响也是明显的。

  正像评论者分析的那样,中国当代的许多作家都从马尔克斯那里获得了意味深长的启迪。2012年,莫言在获得诺奖的演说中曾谈到,马尔克斯曾对他 产生过重要影响,使他明白一个作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在得知马尔克斯去世后,莫言想起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作家几乎是集体阅读《百年孤独》的情 景。他说,我不能说马尔克斯是当代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但自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世界上的确没有一本书像《百年孤独》那样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我本来有 过一次与他见面的机会,但因他生病错过了。感谢这个天才的头脑,他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小说,他也发明了让自己永生的方式。

  评论家李敬泽以“一个亲切的对我有深长教益的长者的离去”来形容马尔克斯。他认为,马尔克斯对中国文学具有重要意义,他让大家看到了另一个世 界,改变了人们看待世界的观点、态度和方法,他给每个关注文学的人带来了一种震撼性的影响。很难举例说出他的作品怎样影响了自己,一个伟大的作家所产生的 影响是静水深流的。他说,我最初读到《百年孤独》时明白,原来文学是可以这样看世界的,原来这个世界在一个小说家眼中、在他强劲的想象力和提炼能力中,可 以变得如此神奇绚烂又本质凸显。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30年前,作家李洱在一辆绿皮火车上看到 了《百年孤独》的这个开头。它奇异的叙述方式一方面让李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另一方面又让他昏昏欲睡。当他再一次翻开小说时,马孔多村带给他一种天地初开 的清新之感。他对马尔克斯小说的深刻印象由此产生,小说叙述速度之快与传统经验里的中国式家族小说迥然不同。李洱觉得,《百年孤独》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 说,是小说中的皇冠。它虽然写的是拉美,但每个中国人似乎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生活。虽然自己后来的写作与《百年孤独》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仍然要对它表示敬 意。

  作家麦家谈到,“马尔克斯是我心中高不可攀的文学巨匠,这个因为创造了一种新式小说而伟大的人,像另一个鲁迅一样影响了中国作家。他的作品如同 饥饿状态下遇到的美食,需要珍藏在抽屉中,不忍心一次吃完。我希望自己还没把马尔克斯的书全看完,希望马尔克斯的作品一直像一个传说一样存在,自己从来没 有看到、没有摸过。

  孤独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在马尔克斯的小说里总是弥漫着挥之不去的孤独的影子,在获得诺奖的演说中,马尔克斯以《拉丁美洲的孤独》为题讲述了他对世界、人类、政治和文学的看法。面对人类永恒的孤独,他希望在一个未来世界,命中注定处于百年孤独的世家终会并永远享有存在于世的第二次机会。

  西班牙文学专家陈众议1989年曾见到过马尔克斯本人。陈众议问马尔克斯选择题材的标准是什么,马尔克斯回答:“很难说有什么标准。要说有,那 也只会是一种激情,一种创作冲动。我选择哪种题材投入创作,从不考虑创作之外的事情。也就是说,什么最使我激动,我就写什么,竭尽全力去写。”马尔克斯 说,自己的小说具有同样的主题,那就是孤独。“孤独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作家张楚对马尔克斯的“孤独”感触很深,他认为马尔克斯的经典性就体现在这里。“如今我们置身于喧嚣与骚动的年代,个体的虚无无论放大到什么程 度,都因为脆弱的特性,愈显得卑微无力。庞大的历史铺垫出了人生的荒凉,你必须学会和自己的孤独握手言和。”谈到马尔克斯对于中国文学的意义,张楚说,马 尔克斯提供了一个特殊的镜像语义,让后来者目睹了虚构的可能,“这也是我们旁观的绝妙角度,我们因此重新定位了身处的时代和自己的位置”。

  对于国内很多青年作家来说,马尔克斯是他们文学谱系中的“教父”。徐则臣回忆,自己在写作之初把马尔克斯看作神一样的存在。整个大一、大二,他 都在疯狂地寻找马尔克斯的作品,片言只语都不放过,但凡哪本书中收入了马尔克斯的一篇文字,一定要买下。他说,正是因为马尔克斯,19岁的自己才决意开始 写平生第一个长篇小说,而且要写得和《百年孤独》一样长,这部半途而废的小说手稿,徐则臣一直留着。

  作家李浩也把马尔克斯视为自己的导师之一。他认为,马尔克斯为文学拓展了可能,也让原本“边缘”的拉美进入到阅读的“核心”,让那些陌生人和他 们的生活、想象以及梦进入到我们的视野,并获得了理解和尊重。“他的去世,让我感觉也是自己身体中某部分的逝去,然而在我的体内、文字中,包括阅读中,他 也会获得无数次的复活。”

  大师已去,但他留给世界的教益却长存。对中国当代文学来说,马尔克斯仿佛密室的一道机关,触碰到他的瞬间会激起人们长久的战栗和回溯,虽相隔遥遥,但却得到了不计其数的中国读者的共鸣,这就是文学经典超越时空的绝好例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