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艺术家访谈 >> 正文

不看谁模仿得好,看剧本的再创造能力

——访第24届“白玉兰”奖特殊贡献奖获得者、沪剧表演艺术家王盘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4月11日10:37 来源:中国艺术报 忻颖

王盘声演唱会  祖忠人  摄

  ◎王盘声是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有史以来首位获得非常设性大奖的沪剧表演艺术家。此前,袁雪芬、李默然和 红线女曾获终身成就奖,日本歌舞伎“人间国宝”坂田藤十郎、戏剧理论评论家刘厚生、话剧表演艺术家焦晃曾获特殊贡献奖,周小燕教授和徐晓钟导演则曾获育人 奖。此次上海唯一的本土剧种——沪剧的表演艺术家获得特殊贡献奖,也标示着早已走向全国的“白玉兰”奖,在“立足上海”概念上的完足。

  91岁高龄的沪剧耄宿王盘声身体健康,精神矍铄。老人家喜欢热闹,天天都希望有人到家里来做客,这其中最最盼望的还是他的学生们能来,可以与弟子们边吃边唱,这是他最为开心的时候。虽然离开舞台多年,但是王盘声仍然不闲着,心心念念着沪剧的发展。

  从15岁学艺,至今已七十几个年头,经历了沪剧兴起和发展,直到今天,他的生活依然与沪剧密不可分。他这样说: “我的一生与沪剧紧紧相连,沪剧是我的爱好,更是我的生命。 ”

    要在申曲行中出人头地

    1937年,王盘声拜上海滩滩簧名家陈秀山为师,进入沪剧前辈筱文滨组建的文滨剧团。少年时,王盘声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一次,师父叫师兄操琴,他亲自点 板,让王盘声唱一曲开篇。这下着实吓坏了王盘声,师父见状赶忙降低要求,让王盘声唱两句即可。可王盘声还是发不出音,吐不出字来,这下让围观的人们大为失 望。有一位拉琴的老先生还预言王盘声“要出道,起码要到民国八十八年(1999年) ! ”不料此言竟成了王盘声获得成功的终生动力。王盘声说:“刚开始学戏时,我并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只想着有朝一日能登台唱戏,挣钱养家。但我心里明白, 必须下苦功多学戏,学好戏,才能有挣钱的资本。而同行们的话促使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在申曲行中出人头地,让人刮目相看。 ”

  王盘声学戏的时候,沪剧正处于滩簧改称申曲、从农村转向城市的时期。当时上演的戏几乎都是幕表制,虽然剧团有专门的编剧写剧本,但演出大多是靠 演员“拉幕表” 。旧时艺人中文盲多,而王盘声曾上过五年学,拿到唱词,不但能念字,还明白其中的意思,因此相比一般演员,在人物塑造上就更具优势。王盘声说:“编剧的人 不唱戏,所以很多时候咬字、发音、口型之类的都不会注意。还有些老戏,唱词比较低俗,要对那些俗气、口语的词汇加以修饰,才能符合观众的需要。 ”于是,每次拿到剧本他总要细细琢磨、斟词酌句,根据演唱的需要,修改唱词,而他改的唱词也总能得到编剧的认可。时间长了,这个习惯成了他的嗜好,经常会 把剧本抄在小本子上,吃饭、走路、乘车和睡觉前,都拿出来研究。新戏见观众后,他还会把反馈意见也记录在本子上,再做加工和提高。在王盘声琢磨过的唱词 里,最为著名的一段当属《碧落黄泉》中的“志超读信” 。按原剧本,“志超读信”的唱词只有八句,演出效果一般,但王盘声认为这场戏是全剧的高潮,只有八句显然不能尽兴地表达主人公当时的心境,经过王盘声苦心 修改,把这段八句的唱扩充成了百句,演出时一封长信念完,观众的情绪也被极大地感染。《碧落黄泉》成为了沪剧的经典作品,而其中“志超读信”则成为沪剧的 经典唱段,至今仍是脍炙人口。

沪剧《碧落黄泉》王盘声饰汪志超 

  流派要流,才有动力

  王盘声与“王派”的形成,与沪剧本身的转变息息相关。文滨剧团是当时的大剧团,名角众多,叫得上名号的男演员就有筱文滨、邵滨孙、解洪元等人。 在申曲向沪剧转变的过程中,它的唱腔也渐渐转变。原本沪剧是带有“乡土气” ,但是“乡土气”在表现城市生活时就不太合适了,滩簧的老腔老调虽有其特有的韵味,但是一成不变显然不能适应城市观众的口味。因此在这一时期,申曲的演唱 变化很大。王盘声说:“我拜了滩簧师傅陈秀山为师,学习了许多老戏的表演,但是我的唱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我的第二师父筱文滨‘文派’的影响,文派是从传统 戏而来的,有许多程式,所以字音讲究、字正腔圆,这是我唱腔的基础。随着申曲剧目不断更新,演出越来越需要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当时解(洪元) 派、邵(滨孙)派就是从人物出发,突破了原有的程式而发展起来的。我在演唱的时候吸收了邵派、解派的创作方法,慢慢走出自己的路。 ”1948年,王盘声演出《新李三娘》中的刘智远,在“敲更”一场,他将自己唱腔的行腔速度做了大胆的创新,从原来传统老过门的4 / 4拍中速,根据情境的需要,放慢一倍,改成慢板,由于速度变慢,王盘声在表演中尽情抒发了刘智远怀才不遇的复杂心理,这种革新获得了观众的认可,“敲更” 中的唱段于是街知巷闻。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戏成了主流,擅长现代戏的沪剧更成为地方剧种中的佼佼者。这时的王盘声更是走在创新的前列,他说:“当时演出革命现代戏,这 和我们以前演出的西装旗袍戏又不一样了,过去我的唱腔大都是委婉的、抒情的,现在则要表现慷慨激昂的情绪,要让自己的音色更宽厚洪亮,唱腔旋律上也要进行 变革。 ” 1958年剧团创排《黄浦怒潮》 ,以前只有演员和琴师设计唱腔,现在又增加了作曲,王盘声与作曲家们一起分析剧本、定腔定板。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江明惇是当年《黄浦怒潮》作曲者之一,他认 为,沪剧音乐创作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一定的传统唱腔程式为基础,根据剧情表现的需要进行变化;还有一种是把整个沪剧唱腔材料拿来重新整合,编出新的唱腔 来。前一种是传统的唱腔方法,以前的沪剧大多运用此法;后一种是新的专业音乐作曲者常用的方法。王盘声唱腔的创作由此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他早期唱腔多用前 一种方法,而从《黄浦怒潮》开始,大多用后一种方法。

  都说如今沪剧“十生九王” ——十个学小生的有九个是学王派的,但是王盘声觉得王派唱得好的人并不多,他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们没有真正理解王派的精髓。从王派的发展来看,其最 重要的创作思想是一切从人物出发,艺术手段也好,技巧也好,都是要为人物服务,具体人物具体分析,正是这一点,才能使王派唱腔艺术不断创新。他说:“说到 底流派首先是一种演唱倾向和习惯而已,演员在某个戏、某个角色、某段唱中发挥了自己的表演能力,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因此对流派不能固步自封,不能生搬硬 套,那些经典唱段定腔定板都是以人物角色为依据的,要真正理解创作者的意图,不是看谁学得像、谁模仿得好,而是要注入自己的表演个性。青年演员要关心剧 本,培养自己对剧本再创造的能力。 ”

  王盘声认为,对流派的学习和继承,最重要的基础课就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让他最为心急的是,目前老一辈沪剧艺人的经验没有很好总结、积累、整 理成文,因此沪剧没有成系统的表演程式和训练方法。因此, 91岁的他还期望着能多教学生,为此他还准备了自己的讲义,希望能抓紧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这些年,他将自己对沪剧唱腔如何发展的艺术心得整理成书, 希望能对年轻演员有所帮助;还经常参加戏迷举办的沪剧沙龙,指点业余爱好者。他认为:“流派不是凭空制造出来或者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是以原来的唱腔为基 础,即对传统的继承与借鉴,包括其他兄弟剧种、其他演员。就沪剧来说,基本功就是上海话要标准,了解上海话的发音,沪剧是上海话的白和唱,发音规律没掌握 好,唱出来肯定不对。 ”

  联系自己以前学戏的经验,王盘声教学生时,都会先敲个板,让他们唱段开篇,他说:“学沪剧要会敲板,知道板和眼,这样就能知道节奏,怎么去唱、 怎么去设计行腔,就能做到心里有数。现在的戏曲创作,有专门作曲、唱腔设计。但不能等着作曲家把曲子谱好,谱好的曲子是一个模式,演员要发挥自己的创作能 力,去丰富它,把曲子化成自己的。我总觉得作曲如果谱足了曲子,演员反而没有了发挥的空间。走在后面只是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只有站在前面,才能既继承 又超越,也就是有了新发展。流派要流才有动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