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奚同发:送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4月09日13:59 来源:中国作家网 奚同发

  有副对联如斯:遇美酒,当仁不让;逢好书,友人共享。

  前不久去作家墨白的书房小聊,得他相送一套《艾丽丝·门罗作品集》,不知是否因我偶然一句,也准备购此套书尚未得及……雪中送炭,这是文人送书的方式之一。

  在作家的交道中,除了彼此相送自己的著述外,看了好书买了送人,或到了异域购得外文版或特别版本的图书回来相赠均是送书的方式。清淡之间,彼此送书是一种雅趣,也是一种情谊。即使在书店遇到朋友新著买来一读,仍等着朋友签了名相送,前者是情分,后者更是情分,所以有些书我家常常存两本。

  2013年某日,给周大新发短信讨其长篇小说《安魂》,缘于好一阵子常听身边朋友提起。不久,大新兄快递了书来。仅读了两页,就不得不停下。令人心碎的文字,惹得我泪水滴滴答答,弄湿胸口。

  接下来的两天,除了基本的吃喝拉撒,或阅读中陡然停顿黯然神伤,甚至那么几次放声号哭,其余都在小说中行走。大新兄那尖锐的文字,刺穿了我这个40多岁男性几近麻木的铁石心甲,让我在震撼中纠结,在纠结中心疼……

  中年失子之痛,字字见血!实在难以想象作者如何以超人的能力和理性完成的这部泣血之作。多少因疾病或意外灾难而失去子女的父母,即使有这种体会,却不具备写作能力,只能把自己的锥心之痛埋藏心底,独自在无人处默默舔食伤口。而有些作家却会把这种特别经历永远地封存而不愿提起,因为每次回忆肯定会让伤口再次撕裂而血流如注。我佩服大新兄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燃烧自我和真诚面对的勇气。他的绵密之笔,将初长成人却英年早逝的儿子的逝去化作一种生命哲学,带领读者进入精神天国的反思和了悟,同时也完成了写作上一次难能的跨越。

  由此想到雨果。当19岁的大女儿缇缇娜婚后6个月与丈夫一起溺亡于塞纳河,悲痛欲绝的他选择了把女儿的遗物挂在家中作为艺术品展出,让来访者观看……

  阅读完《安魂》的上午,我一觉睡到傍晚。起床后便给远在武汉上学的儿子通了电话,告诉他必须去买一本《安魂》看。当我们与大新兄在阅读的时光中一起经历丧子之痛,方才明白,平常各自生命的忙碌,都不能成为父子间可能忽略或待慢的借口。

  我觉得,应该让更多的朋友看到这部优秀的作品。在下一个周末,便买了5本《安魂》,送给身边的朋友。儿子回来后,我又带着他去书店买了10本《安魂》。至写此文前,加上寄往宁夏固原一个村庄的文学爱好者、青海一油田的职工,及送给在郑州的教师、大学生,河南大学的研究生,从事地产的商人、医院等各行业的朋友,共计52本。我坚信,至少因我送了这本书,他们会认真阅读……

  我的书柜里,朋友送的书甚是珍惜地收藏。河大研究生孙亚琼访学美国阿肯色州归来,送我一本原版《洛丽塔》;去英国伦敦帝国大学留学的外甥女琦子,在剑桥大学给我买了一本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原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来信上说,一旦摸到书,我就等于去了英国最著名的三所大学;早年去韩国旅游的朋友给我带来当时最流行的原版《我的野蛮女友》。前两天,去美国探亲的朋友芦丽霞给我发来微信,是漂亮极了的原版《老人与海》封面,为给我买这本小说,她跑了7家书店。可想而知,我是多么迫不及待地盼望她早点归国……

  当然,文人送书是彼此来往,还包括淘了老版、旧书互赠。有一次,我在北京潘家园见到一本20年前研究作家王汶石的专著,特意买来送给陕西作协的朋友王晓渭,他是王家公子。同时买了雨果的旧版《海上劳工》,送给同去淘书的作家曾维惠……

  我家惟一的盗版书,是老作家段荃法送的,有天晚上10点多他打来电话说,散步时在街头遇到一位小贩推着三轮车出售一本我一直在找的书,因内地没有发行正版,他买光了人家仅有的6本盗版,其中一本送我。

  段老师走了多年,我至今仍怀念他。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