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艺术评论 >> 正文

旅游开发中如何整合民族文化元素?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4月08日10:56 来源:中国民族报

  我国苗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4项,几乎覆盖了“非遗”名录的所有类别。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如何通过科学、适度地开发,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助力?笔者将从旅游开发、生产开发、歌舞演艺和民族节庆角度,与读者一起探讨。本期先从旅游开发谈起。

  将旅游文化要素“一网打尽”:以德夯苗寨为例

  苗族“非遗”项目在旅游开发中成功的个案,首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德夯苗寨。德夯是吉首市西20公里的一个自然村落,100多户村民全是苗族。

  早在2002年,德夯苗寨就获得国家货款,扩修了村寨公路,并修建了大型苗族跳歌场、苗族鼓文化博物馆、苗族服饰博物馆和苗族文化展演厅等设施。此外,村里还成立了苗族艺术表演团。加上苗族风味小吃、土特产商店,以及苗族村民现场编织、制作、展示的各种手工技艺,德夯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苗族文化风情园”。

  更可贵的是,村寨里可供游客观赏、参与和体验的旅游项目非常多:在苗族家庭旅馆吃苗饭、喝苗酒,体验苗族生活,让游客们流连忘返;村里的苗族妇女为游客表演刺绣、织锦、跳鼓舞、唱山歌,苗族汉子们则展示碾米、榨油、打苗拳、吹木叶等技艺,浓浓的苗族风情极大地激起了游客们的兴趣。一幅悠然自得、恬淡温馨的乡村画卷,俨然世外桃源的再现,使游客们从少数民族文化中获得耳目一新的审美快感和享受。

  德夯苗寨这种将可供观赏、参与和体验的旅游文化要素全部包含在内的旅游开发模式,值得其他少数民族村寨借鉴。

  发挥好民族音乐舞蹈的“点睛”作用

  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在旅游产业开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要让其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展演类的歌舞既要反映点上的地方性,也要体现面上的民族性。德夯苗寨曾于2005年6月举办过中国鼓文化节。湘西苗族鼓舞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自然有号召力。但当地在活动中,把同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贵州台江县的反排木鼓舞、贵州雷山县的铜鼓舞,以及别的民族的鼓舞也都汇聚起来。于是,来自8个省区的1000多名鼓手云集德夯,打造了一场中国鼓文化的空前盛会,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其次,是要处理好原装与包装的关系。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苗族音乐、舞蹈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复制性。但是,为了取得更好的表演效果,相关表演团体有必要融合一些时尚元素,对其进行现代包装。例如,伴奏的配器、舞美设计的创新以及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等。如反排木鼓舞,要淡化其祭祀性的舞蹈语汇,增强观赏性的表演技巧。这与文化的保护传承并不相悖。实践证明,其表演效果也更好。

  此外,要处理好产品与消费的关系。音乐、舞蹈节目在旅游文化产业中属于观赏类产品,可是旅游文化消费的形式不仅限于观赏,应该发动和吸引游客参与其中。尤其对于年轻游客来说,参与性消费更能调动其消费欲望。

  发挥异质文化的吸引力

  在旅游文化消费中,异质文化从来都是消费的热点。而民俗,正是这种异质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在旅游开发中,民俗类“非遗”项目产业开发,做得较早的是贵州雷山郎德上寨。早在1987年,该村寨就以“苗族风情博物馆”的名义对外开放。到2005年,该村寨已接待各地游客上百万人次。每年的旅游收入人均4000元,占全村年收入的三成以上,如今早已翻了三四倍。

  这个有100多户村民的苗寨,严禁村民修建与吊脚楼不协调的砖瓦房或洋楼。因此,当地的吊脚楼营造技艺得以保护和传承,成为一道靓丽的景观。而郎德上寨的民俗游,以苗年和“鼓藏节”最具特色。苗年的铜鼓舞、芒筒芦笙舞和“鼓藏节”的杀猪和祭祖活动,都能吸引游客踊跃参与。

  “歌三巡、酒三巡,碗碗盛满苗家情”。在浓郁的民俗风情中,游客们醉眼朦胧,乐不可支,而苗族村民们也赚得盆满钵满。

  旅游业的兴旺,也让国家级“非遗”项目苗族服饰在郎德上寨得以活态传承。1987年,村寨里苗族银饰盛装仅有18套,现在全村妇女几乎人均一套,并由此带动了银饰锻造和制作技艺的提升和银饰行业的发展,从而撑起一条以旅游为支柱的苗族“非遗”产业链。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