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科幻 >> 新闻 >> 正文

科幻话剧扬帆起航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4月04日16:28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温新红
《校园三剑客之真假超人》剧照
科幻话剧扬帆起航
科幻话剧扬帆起航
科幻话剧扬帆起航
《校园三剑客之真假超人》剧照
本报记者 温新红

  人称“校园三剑客”的杨歌、白雪和张小开在新学期里迎来了新生物老师阿汀。这位帅气的老师其实藏有一个巨大的秘密:他是外星人,来自安卡拉星。

  3月19日,科幻话剧《校园三剑客之神秘老师》(下文简称《神秘老师》)本年度第一场在北京开演。炫丽的舞台、演员略带夸张又不失内敛的表演、跌宕的情节,无不吸引着看话剧的小观众。

  最后,一千名孩子和着演员一起大声喊道:“一颗颗星星牵住我们的手,我们是日夜思念的朋友”,一遍又一遍。

  4个月演了100场

  这部科幻话剧由作家杨鹏的科幻系列小说“校园三剑客”中的一部改编而成。

  《神秘老师》的首秀是在去年9月9日,海薪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瑶告诉记者,年底时已演出了100场,远远超过他们预想的20场。

  “每场演出都有近1000人,差不多有10万名学生观看了。”陈瑶很兴奋。

  《神秘老师》中,安卡拉原本是一个绿色的美丽星球,却由于过度开发,环境恶化,所有植物都已灭绝,整个星球的人们只能背着氧气瓶生活。阿汀背负着拯救安卡拉的使命来到地球,希望通过收集植物种子让安卡拉恢复绿色和生机。

  许多看了话剧的老师表示,学生们不仅看到一个好看的故事,同时还接受了环保的理念。

  像这部剧的最后一幕,显示出安卡拉星球的绿色回归,布景一出,孩子们反应强烈,都“哇”的一声,绿色回来了,正义战胜邪恶。

  新学期开始,除了继续演出第一部剧《神秘老师》,3月20日,第二部剧《校园三剑客之真假超人》(下文简称《真假超人》)也拉开序幕,这也是这部剧的第一次上演。

  “校园三剑客”系列共出版了80本,陈瑶介绍说,他们准备半年排演一部剧,预备排7~8部,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孩子们每学期都能看到新剧。

  科幻话剧第一人

  事实上,杨鹏不仅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位将自己的科幻小说改编成话剧搬上舞台的,他还是国内第一位写科幻话剧剧本的作家。

  早在1999年,上海儿童艺术剧院就请杨鹏写了一部名为《把绿色带回家》的剧本,作为建国五十周年献礼剧目。《带绿色回家》也是根据“校园三剑客”中的《银河铁道之夜》改编的。

  那是杨鹏第一次写剧本,为此他看了很多话剧的剧本和录像带,并向舞台剧的专家学习。

  这次剧本写作给杨鹏有很大启发,让他在写作之外,又进行剧本创作。

  第二部改编成话剧的《逃离恐怖岛》,是由杨鹏和“童话大王”郑渊洁合作的小说改编的,在2006年杭州动漫节开幕式上演出。

  之后杨鹏还改编了自己的小说《八尾猫》《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八尾猫》至今仍在一些地方演出。

  不过,除了《把绿色带回家》是科幻话剧,其他几部都是童话剧。直到去年,杨鹏才又开始科幻话剧剧本的改编。

  小说和剧本差别很大,是两种艺术形式。“写剧本时要充分地考虑到舞台上如何表现,考虑投资、道具等,考虑演员的表演难度。小说的优势是可以天马行空。”杨鹏解释说。

  他举了一个例子,《神秘老师》里老师可以带着孩子乘着银行列车到太空中飞翔,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老师就挥舞着能源棒,打开时空隧道就直接到了另一个星球。

  有意思的是,杨鹏告诉记者,他还是这个系列话剧的投资人之一。“我喜欢把写作和文化产业结合在一起。”杨鹏研究生做的是文化产业研究,毕业后把自己的研究、写作和产业探索结合在一起了。

  “别的作家没我这样的条件。《装在口袋里的爸爸》是我自己投资的,我是制片人。”杨鹏称自己不会被动地去做一件事,等着话剧团来找,他要主动出击,用自己的资金来操作。

  让孩子跟着剧情往里走

  踩着《江南style》、穿着宇航服出场的“校园三剑客”;从观众席中走出来的演员;小观众在演员的带领下齐声大喊“警察来了”等等。在这样的氛围下,小观众成了“校园三剑客”的同学。

  “这是把实验话剧的元素融入进来的结果。”杨鹏说,“增加了与观众的互动,增加了时尚的元素、科幻的元素,尊重、儿童本位,都是从前的儿童舞台剧看不到的。”

  北京手拉手儿童艺术剧团导演高子扬告诉记者,以前他导演的多是童话剧,第一次导演科幻剧,感觉与以前有很大不同。

  “接到这个作品是有些考虑的,和现实题材不太一样,舞台剧表现科幻成吗?”高子扬开始就提出了这个疑问。

  随后,他发现科幻剧和童话剧有些类似,两者都是超现实的非现实题材,童话剧中的魔幻色彩,科幻剧可以借鉴。

  首先是舞台舞美设计,高子扬说他们想制造出一个与现实世界有区别的空间,就在舞台上前端摆放了一个巨大的异形镜框,人物、故事都在里面发生、发展。

  “这是我们勾勒出来的一个科幻空间,有很多隐喻在里面,比如说镜框上的气泡里有一个要发芽的种子,有空气有水有云,代表我们对孩子的希望。这是特意加强的。”高子扬说。

  第二部《真假超人》内容更复杂,题材更大。这部剧里,可以看到2米长、2米高的月亮,3米宽、4米高的鸟笼,巨大的翅膀,等等,孩子们都惊叹道:“真美呀。”

  无论是科幻剧还是童话剧,也不管舞台灯光效果如何,最重要是情节足够吸引小观众。

  高子扬认为,这部剧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故事性特别强”,可以看到,剧里的悬念一直勾着孩子,主人公的命运如何,坏人使坏有没有得逞,“这一点与电影比较相似,是把舞台剧电影化的一个尝试”。

  “这要感谢原著。”高子扬说,把一本书内容浓缩成70分钟的剧,有紧张感、冲突感,有故事性,有人物性格的展现、主题思想的表达,这些都非常简练简洁,让孩子容易接受,并且跟着剧情往里走。

  这自然与杨鹏对孩子的了解有关系,他到学校作讲座就有1000多场,“我说什么话,孩子会有什么反应,故事写什么情节,孩子有什么反应,我都非常了解”。


《中国科学报》 (2014-04-04 第20版 雅趣)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