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中国上演首部话剧或为1873年《爱尔兰家庭教师》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4月03日15:34 来源:长江日报 万建辉
汉口喜庆剧院,1872年11月28日开张,当时演出的两个剧目为《爱尔兰家庭教师》和《清平世界》汉口喜庆剧院,1872年11月28日开张,当时演出的两个剧目为《爱尔兰家庭教师》和《清平世界》
英国女王在奥斯本宫招待中国家庭英国女王在奥斯本宫招待中国家庭
中国皇帝结婚典礼和娶亲行列中国皇帝结婚典礼和娶亲行列

  “中国第一部话剧据说是1907年由李叔同等中国留学生在东京上演的法国名著《茶花女》。但是《伦敦新闻画报》记者却记录了1873年英国侨民在汉口喜庆剧院上演的英国剧作《爱尔兰家庭教师》。”(记者万建辉)

  日前,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沈弘出版新书《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书中500张有关中国的图片报道均出自《伦敦新闻画报》。这些图文大多是现场目击报道,包括19世纪中后期一些中国社会生活的细节,许多是中文史料中的盲点。

  沈弘介绍,2003年,他赴英国访学,在伦敦偶然发现堆满整整一堵墙的《伦敦新闻画报》,其中包含大量跟中国有关的图文报道,有趣的是,这些图并非照片,而是木刻版画和石印画,由此他开始了10多年的搜集、翻译和整理工作。

  《伦敦新闻画报》1842年创刊,是世界上第一份以图画为内容的周刊,画报创刊初始就密切关注中国,派驻多名画家兼记者到中国,仅1857年至1901年,就刊发上千张关于中国的速写和几十万字的文字报道。

  沈弘说,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1847年留学美国,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但通过《伦敦新闻画报》的图文报道发现,1845年就已经有了留学英国的“中国青年”郭亚成和陈亚裔。

  如果没有《伦敦新闻画报》的报道,我们很难知道维多利亚女王(1819年-1901年)曾在王宫里招待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而中国皇帝的婚礼在英国人眼中既神秘又奢华。

  “尽管西方人对中国的报道会片面和存有偏见,但它能为中国史学研究提供新的较为直观的史料,其立场、观点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佐证和参照。”沈弘说。

  书摘

  到奥斯本宫做客的中国家庭

  上周一,最近刚从广州搭乘英国船只“皮尔女士号”直接来到英国的一个中国家庭,应女王的特别邀请,由菲普斯中校护送到了怀特岛上的奥斯本宫,来觐见维多利亚女王陛下。这个家庭包括一个名叫钟阿泰的绅士、他的两位妻妾、他的小姨子以及一位中国女仆。那三位女士都拥有作为中华帝国上流社会女性标志的小脚。

  钟阿泰先生的小妾有幸为女王表演了歌咏节目。钟阿泰的正妻则向女王赠送了一张由比尔德先生用达盖尔银版法为这个有趣家庭所拍摄的全家福照片。那位小妾还送给公主一双非常漂亮的绣花鞋。这两件礼物都被女王一家非常客气地接受了。以和蔼可亲而闻名遐迩的艾伯特亲王殿下带领着客人来到国宾接待室旁边的花园,参观那儿的花坛和花圃。最后又向他们展示了国宾接待室里那张表现万众敬仰的女王及其皇族配偶和全家老小的大幅油画。女王的侍卫也向客人们解释了台球桌的功能,并且还揭开台球桌上的盖布,打了几杆作为演示。

  (摘自1851年8月《伦敦新闻画报》 )

  中国皇帝的婚礼:半夜里的神秘仪式

  在北京举行的皇帝结婚仪式中的娶亲行列令人回想起了色列斯的神秘行径。它是在晚上举行的,人们举着灯笼照明,经过街道时在微弱的月光映照下仿佛是另一世界的幽灵。为了防止有人亵渎这一神圣仪式而采取了一系列严密的措施。街道被封锁起来,临街的门窗全都紧闭,花轿用布遮住,以防人们窥视大街上正在举行的神秘仪式。为婚礼而布置了华丽的场景,然而谁也不准看。中国店铺的门窗上都饰有用木头做成的几何形图案,上面糊有一层薄薄的窗纸,人们看不到窗外的物体。要想能偷窥街上发生的一切,而又不让那些在街上监视的人发现,其实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你只需用手指头在窗纸上戳一个洞,就可以尽管放心地偷看而不用担心别人发现。你可以看到街上的一切,而别人却看不到你的眼睛。人们透过窗纸上的洞进行偷窥的情形与孩子们看西洋镜的样子颇为相似。这就是北京居民,包括“洋鬼子”,观看皇帝娶亲行列的方式。

  (摘自1873年8月《伦敦新闻画报》)

  (记者万建辉 整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