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书香中国 >> 书斋札记 >> 正文

无尽藏(故事梗概)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4月03日11:06
《无尽藏》,庞贝著,作家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无尽藏》,庞贝著,作家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

  “天雨粟。鬼夜哭。”前一句是说仓颉造字,人类智慧得以开启,遂能知晓天地间奥秘,于是天降粟米为贺;后一句是说人类拥有文字,便能参悟自然万物真理,鬼怪遂不能施展其伎俩,于是夜半哀哭。天雨粟,吉气发。这番景象本是历代帝王开辟洪业时的一幕(亦可作为一部影视作品的序幕),昇元元年十月,南唐先主的登基之日也出现了这一幕。我们不妨略过中主的第二幕,让故事直接进入后主的第三幕:公元973年的某个秋日。这是“鬼夜哭”的一幕。

  第一幕中降生的皇孙李煜而今是南唐国主,这是南唐末年的景象。北宋大军压境,国都金陵岌岌可危。国主佞佛,万民迷狂。大江滚滚东去,诵经者声如江涛。李煜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李后主。此人生来一目有重瞳,先主为其取字为“重光”。龙章凤质,盛世重光。这位多情善感的文士后来果然成了一代词王。然而,在公元973年的这个秋日,身为国主的李煜误中敌国的离间计,那个双面奸细名叫樊若水(此人后来假冒僧人暗中测量长江采石矶水面宽度,后在此地架设浮桥引宋军灭南唐。此乃历史上横跨长江的第一座浮桥)。国主中计,“国之长城”林仁肇将军被拘。林将军入狱前为儿子留下一个奇怪的手势,也留下一卷《韩熙载夜宴图》。林公子携图逃往城郊栖霞山,他在山上偶遇名为耿真人的神秘女道姑。这位碧眼女道鹤发鸟爪,姿首妖冶,林公子难测其来历。她说林公子有大难,而国主将以佛前“命灯”决断林将军生死。倘若林公子在命灯熄灭前献出国主所要宝物,林将军或能幸免一死。在这个秋日的早晨,在栖霞山的一棵梅树下,女道姑让林公子抽出一枚预示命运的诗签,这是一首《寻春》诗:“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林将军遭祸是因他拒献宝物,林公子却不知究竟是何物,这位手拿毒草的女道也只是闪烁其词。为救父亲脱难,林公子惟有从那卷《夜宴图》中寻线索。林公子遂冒险回城寻访《夜宴图》的两位画师,一位是顾闳中,一位是周文矩,不想他们已在他到达之前遇害。他们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林公子手中的这幅《夜宴图》的作者是顾闳中,而顾闳中的尸体就在一棵紫薇树下,他那血肉模糊的手上紧攥着一把紫薇花。借由画师留下的暗示,林公子猜断《夜宴图》中的朝廷要员朱紫薇很可疑。朱紫薇也曾是韩熙载的门生。此人勤恪廉直,官声显著,人说他是朝班中少有的良臣。“为人臣者,身非我有,死君之难而已;职非我有,任君之事而已;富贵非我有,享君之禄爵而已。”这是太学弟子中广为流传的名言,而其作者正是朱紫薇。

  周文矩是死在自己的画楼上,画楼门窗紧闭,其实是个密室,画师却是被勒毙的。那么凶手是怎样逃出画室的?书僮突然说起一只破窗而出的燕子。周文矩的死相很怪异,他死前最后一刻在宣纸上写了一个笔墨浓重的大字。那是一张可以揭层的厚宣纸。他的一只手似乎是要揭起宣纸上边的一层。

  林公子来到周文矩常去的一家裱画店,对于他的探询,那裱匠却是噤若寒蝉。情势至此,林公子其实已身处险境。追杀者突然而至,林公子被逼跳入秦淮河。

  城西有著名的孙楚酒楼,林公子在酒楼醒来,为祛除他因溺水而起的鬼风疹,女道姑在他身上写下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字样。这是四时之象,也是四方之象。青龙在东,白虎在西,而那两位遇害的画师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朱雀在南,城南的死者会是谁?林公子无力摆脱那位碧眼女道所布的迷局。别无选择,林公子潜往城南寻访另一位知情人。城南的韩府是一座迷宫般的园林,这里果然又有人丧生,她们是《夜宴图》中的歌伎和舞娘。歌姬是李家妹,她在自己的船屋诱惑林公子,林公子却不为所动。舞娘是王屋山,此人曾是韩熙载姬妾,韩死后为韩府风月楼主。

  韩府的另一位画中人是韩熙载生前的女管家秦蒻兰,她曾遵韩熙载安排色诱敌国使者。在我们这个故事中出现的秦蒻兰虽是美人迟暮,却也风韵犹存。诡异之处在于,她似乎是在等待林公子到来。一只白色的小猫引导林公子来到竹林深处的这座藏书楼。秦蒻兰与林公子说到六祖惠能,这使林公子猜想那宝物会否就是佛祖失传的衣钵。秦蒻兰向林公子出示韩熙载遗留的字轴,字轴上是与那枚诗签上一样的《寻春》诗。林公子破解了诗中那个“梅”字的秘密。他潜往韩府湖心岛的无尽藏,无尽藏是韩熙载生前所建。就在这座废弃的无尽藏,林公子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柴草堆,这些松枝与苇草,宛若行草书法的线条。这似乎是有意的摆设,似乎是有意的暗示。柴草中有一截新斫的梅树枝。

  一伙恶徒忽然出现,他们押着林公子经过一座浮桥。浮桥的尽头就是那座风月楼。舞娘王屋山的尸体仍在桂花园,那死在藏书楼下的李家妹的尸体却也出现在这风月楼。官府的人前来断案,为首者是江宁县郎粲,他正是《韩熙载夜宴图》上的那位红袍状元郎。他们却似乎并非是在破案,他们像是在演戏给林公子看。这案子确实很蹊跷。

  林公子被意外释放,他便借着夜色潜回藏书楼。秘藏或许就在阁楼上,但通往阁楼的窄梯已不复存在。欲往那阁楼,就需穿过迷阵般书库。这迷阵其实是一个八卦阵。林公子穿过迷阵来到阁楼外,这藏书楼的主人秦蒻兰正在遭强暴,而施暴者便是那个假僧人樊若水,林公子曾亲眼看到他杀死舞女王屋山的那一幕。秦蒻兰忍声受辱,却拒不说出韩熙载的秘密。阁楼紧闭,林公子难以进入。那只白色的小猫救了秦蒻兰。

  樊若水受伤逃去,秦蒻兰的几句话却印证了林公子的推测。那秘藏与一棵梅树有关。韩府只有一棵梅树,就在园林一角的菜畦。那棵梅树就在一座坟丘前。梅树已被砍去一枝,林公子联想到无尽藏柴草堆中的那截梅枝。这是韩熙载友人史虚白的衣冠冢。林公子沿竖井进入墓穴,他在石棺中寻到一个密封的宝匣。这青铜宝匣锈迹斑斑,錾花匣盖上有几个阴刻的正楷字:非大变勿启。

  林公子已身陷罗网,国主派来的小长老出现在这墓穴里。这位小长老生得尖嘴猴腮,此刻却是金罗袈裟,手执雕龙禅杖。此人本为宋国奸细,却被李煜供为真佛,李煜甚至亲手为他削厕简。他诱引南唐国主佞佛,实为虚耗南唐财力。此刻他以国主亲书的御旨骗取林公子信任,他正欲抢走那宝匣,却被忽然现身的耿先生所降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林公子自己就是这只蝉。他虽知这位女道人更难对付,但为活着逃出这墓穴,却不得不听任她摆布。韩府已被官兵包围,他们沿一条秘道离开这墓穴,又顺着一条绳索坠下悬崖。落脚之处,已在韩府高墙之外了。

  悬崖之下有耿先生预备的马车,这位女道人勒令小长老执金杖开路。马车一路向北经过御街和广场。内侍监前来迎接,他们乘坐羊拉的小车进入后宫。

  国主所在的澄心堂此刻已起火,一群黄门卫士冲出,他们簇拥着一个月白色的人影。那个月白色的人影就是国主。那国主身披睡袍,衣发散乱,想必是刚从火中惊起。他的右脚无履无袜,左脚却穿着一只缕金靴。

  内侍监喝令林公子献宝,林公子却依然长跪不起。 他献宝是为救父命,内侍监代国主应承献宝即放人。林公子抱着宝匣登上丹墀。国主正欲看这匣中宝物,内侍监却突然叩首劝阻,因这匣上有“非大变勿启”的字样。

  国主却不顾劝阻,执意要看。这秘藏其实是一轴流传千年的古画,这是所有朝代的缩影和宿命,这是一轴三联画:太平盛世,群小当政,天下大乱。前汉张子房曾留下这样的图卷,而其母本的来源远可回溯到周朝的姜子牙。宫禁森严,却有麻衣人在暗处哭。伴着这瘆人的鬼哭声,李后主打开了这第三幅图,他在图中看见了自己的末日:画中的国君披发跣足,此刻的李煜亦是披发跣足。国主的随从急于毁掉这谶图,耿先生眼疾手快将其夺到手。惶急之中,林公子逃到宫人黄保仪的蔷薇院。黄保仪生父本为楚将,当年南唐灭楚,父亲将其托付给林将军,林将军收其为义女,不想却被国主掳入宫中。在这个悲凉的秋夜,这对姐弟有了一夕之欢。林将军曾留给黄保仪一把诗扇,扇面上竟也是这首《寻春》诗!

  这本是六祖惠能女弟子无尽藏的诗句。一首诗,一卷图,一棵树,所有的线索都指向最终的秘藏。林公子恍然有悟。父亲的好友申屠令坚接他逃出宫门。申屠令告知林公子,救援林将军的行动意外失败,林将军已被赐死。依据无尽藏女尼诗的启示,林公子重返栖霞山,他在那座舍利塔上看到了父亲新刻的留言:立地成佛。那座舍利塔本是父亲当年捐建的宝塔(今日南京栖霞山上的舍利塔仍是南唐名将林仁肇——林公子的父亲——当年所建的原物),父亲的留言将他引向山上的千佛洞。那最后一座洞窟是石匠洞,当年那位石匠留给后人的正是一个立地成佛的传说。林公子恍然有悟,父亲被拘时的那个奇怪的手势,那正是石匠握凿挥锤的手势,而父亲投军前曾是一个石匠。循着父亲挥锤的手势,林公子从这座佛龛的石壁中起获了最终的秘藏:这便是以传说中的和氏璧刻制的传国玺,这是自秦始皇以来历代帝王受命于天的信物,这玺文正是秦丞相李斯的鸟虫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自秦皇至汉祖至唐宗,这玉玺乃是他们必欲据为己有的宝物。后唐末帝李从珂携印自焚,传国玉玺即失踪影,原来是韩熙载将这宝玺带来了南唐。

  申屠令坚带林公子去玄武湖与耿先生会合。玄武在北,城北的死者是朱紫薇。朱紫薇带兵前来追讨那卷谶图,耿先生却将这位昔日情人的尸体抛入了炼丹炉。至此林公子始知耿先生的真相,自从在栖霞山上偶遇,林公子一直怀疑她是危险的布局者,只是苦于无力挣脱她的掌控。耿先生其实与林将军同属“韩党”,他们一直保守着一个秘密,但耿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当初耿先生无意中对朱紫薇泄露了口风,致使国主起疑,林将军招祸。出于内疚和使命感,耿先生暗中充当了林公子的保护者。

  耿先生虽有侠风道骨,虽能拘制鬼魅,虽能炼雪成金,无奈年事已高,她郑重地托付林公子带走这谶图和宝玺,是为等待未来的时日。

  两年之后,南唐国亡君虏。在北宋国都汴京,林公子受到宋朝皇帝的格外恩宠。耿先生虽是永难再见,但她依然在以自己的方式保护林公子。江湖传闻耿先生带走了那宝玺,甚至有华山隐士陈抟老祖作证。宋朝皇帝一心想寻获那传国玉玺,而身为囚虏的李煜依然不为杀林将军悔过,林公子遂唆使宋帝赐李煜死。

  大仇已报,林公子却偶然获知,当年那位宫人黄保仪并未自焚身亡,而是在怀孕之后逃离了皇宫。那女人必是身怀林公子的骨血。林公子决意找到那女人和孩子。

  林公子苦苦寻找,那母子二人却杳无踪迹。此间也曾有过一个契机,假若林公子献出那传国玉玺,皇上可赐予他半壁江山,便是广告天下他还活着,那母子也就有望找到他。然而,这新朝只不过是旧朝的重现,林公子早已心生厌倦。他也深知,献宝有违父辈的遗愿。他宁愿以逃亡者的身份凭一己之力苦寻。断想崖前,无荫树下,林公子感到了绝望,而他的余生将忍受这无尽的苦痛。

  60年后,孑然一身的林公子回到汴京。他早已丢失了官家特赐的免死牌。那谶图和宝玺仍在秘藏处。此时的林公子已有这样的识见:这宝玺所承载的天命只不过是一句谎言,这宝玺其实是祸端。他在最后的时日写下了这份伤悼和见证。心无挂碍,无喜无悲,他恍若看见300年前那位女尼的身影,那首禅诗给了他最后的启示。写完最后的纸页,他将谶图埋在一株梅树下,尔后怀挟宝玺沉入江水。这枚传自始皇帝的玉玺从此消失,后世史书中再也不见其踪影。

  他的尸骨顺流而下,终将化作鱼虾的食粮。那棵梅树将在飘雪的季节兀自开花,那只白鹤将在花香里独自起舞。

  (《无尽藏》,庞贝著,作家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