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书香中国 >> 书斋札记 >> 正文
初春的一个下午,正在大学图书馆准备毕业论文的李保存接到爷爷李东方的电话,告诉他朝鲜军事分界线附近的385高地被开发成旅游区,发现了23具战争遗骸,中国要派代表团去辨认。李东方要李保存去国防部外事局说明情况,要求陪同失去一条腿的爷爷去朝鲜385高地。在国防部外事局女参谋王芳的帮助下,李保存终于如愿以偿。
在大洋彼岸,维特·哈里斯牧师也接到通知去朝鲜385高地辨认战争遗骸。朝鲜停战后,维特·哈里斯上尉回到美国,养伤之后离开陆军继承父业当上镇里的基督教牧师,此时正赶上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内的反战热潮,他参加了反对越南战争的“反战同盟”,用他在朝鲜战场的经历告诉人们,战争解决不了意识形态的纷争,政治家们在用士兵的鲜血铺垫他们权力的阶梯。
当年385高地战斗的两军指挥官李东方和维特·哈里斯在昔日的战场上重逢,让人想起46年前在这里发生的那场战斗。尘封的战争往事引起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1952年底,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5连连长李东方带领部队追击进入伏击圈的美军104连。在三八线附近,5连迎面遭遇前来增援的由维特·哈里斯上尉带领的美军106连。5连迅速抢占公路旁的小山包385高地,与山下的美军对峙。
李东方一生的心愿就是能让后人知道这场战斗的真相,为此他给孙子起名叫李保存。在大学读中文系的李保存把爷爷的故事写成一本小说。在孙子李保存的眼里,385高地,那是爷爷一生都无法迈过的山峰,他人生所有的辉煌和残酷都在那里上演和结束,仿佛他的生命就是为了385高地而生的。可是,战火熄灭之后,爷爷被打成“叛徒”“特务”, 他为此倒了一辈子的霉,这也彻底毁了他的一生。
美军趁5连立足未稳,向385高地发起进攻。在美军炮击和轰炸的紧要关头,通讯员土豆在山后腰找到一个山洞,李东方把全连剩下的人分成三组,采用“熬灯战术”抗击美军。被5连击溃的美军104连连长威廉·约翰逊上尉坚持要留下来为他的连队报仇。5连的报话员和报话机被美军的炮弹击中,他们和团部中断了联系,全连处在“饥无食,寒无衣”的极为艰难的困境。美军一个年轻的战地摄影师被误当成炮兵观察哨而被击中。那天晚上,寒冷的夜空回响着一个垂死者的呻吟声,这声音让李东方久久难忘。
上级命令哈里斯上尉停止进攻就地固守,利用美军的装备优势,切断志愿军的后勤供应,利用严寒天气,待志愿军弹尽粮绝,再发起进攻。
部队连日作战,疲惫不堪。为了给战士们休整喘息的时间,在荒凉的雪地月夜,李东方导演了一场装神弄鬼的把戏,受到惊吓的美军士兵不知所措,从小跟着传教士的父亲在中国长大的维特·哈里斯知道,如果他也被吓坏,只能带队连夜撤退。他稳住部队,这让他的军校同学威廉·约翰逊上尉对他刮目相看。
维特·哈里斯上尉派传令兵保罗上士以核查死亡士兵的名义到山顶,保罗上士和5连通讯员土豆这两个交战双方的小人物,他们出生在不同的国度,肤色不同,说着不同的语言,但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乃至身世都几乎相同,这两个机灵的小兵斗志斗勇,闹出了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下山前,保罗上士提出用自己的军靴交换连长李东方破旧的解放鞋。
回到营地前,保罗把那双又破又臭的胶鞋扔了,后来维特·哈里斯上尉让人捡了回来,他从解放鞋的里衬看到一个名字,知道了山顶上中国军队的指挥官叫李东方,恰巧被派来给美军当翻译的国民党军人李维新是李东方的哥哥。哥哥主动要求去劝降,他不想弟弟死在朝鲜这个荒凉的小山包上。开始,李维新躲在美军装甲车里用大喇叭喊话,为了能让弟弟辨认,他从装甲车里走出来。当年,哥俩都是热血青年,哥哥为抗日参加了国民党部队,弟弟为追求爱情参加了共产党部队。李东方万万没想到,他同失散多年的哥哥竟然会在朝鲜战场上相见。
“干掉他!”张志顺狠狠吐出了三个字。
我爷爷也举起了枪,虽然他极力控制自己,但手还是不住地颤抖,他努力瞄准可手指却找不到扳机。他呼吸急促,如拉风箱一般,汗水喷涌,额头上汗如雨下。
我爷爷的手哆里哆嗦,他还没有击发,但无情的枪声已经响起。
“啪!”枪声清脆。
歌声戛然而止,爷爷的哥哥应声靠在装甲车上,一股鲜血从他的嘴角流出。
“啪!”又是一声枪响,“弟弟——”他用最后的力气喊出了两个字,慢慢地倒在地下,手中的话筒滑落一旁。喷涌而出的鲜血在装甲车和地面上画出一个大大的暗红色的人字。
顿时,山间寂静无声,只有大喇叭里被放大的咕噜咕噜的沉重的喘息声。这是一个生命在世界上最后的声响。
山顶上。张志顺从阵地上一跃而起,跳到一个小土包上,高声喊道:“学习李连长大义灭亲的革命精神!”接着他高举拳头喊了几句消灭敌人的口号。
指导员张志顺认为他做得既正义又仗义。张志顺比连长李东方大两岁,个子矮了小半头。入朝作战时,张志顺是团部政治处组织干事,李东方是团部文化教员。仗打了一年多,战斗激烈,部队伤亡严重,连队干部身先士卒,牺牲的特别多。两个多月前,张志顺和李东方奉命到5连搭班子任职。张志顺打心眼里对这个戴眼镜的连长不服气。张志顺家里穷,从小没进过一天学堂,没读过一天书,他认的字大部分是在部队扫盲班学的。
哥哥突然地出现又永远地离去,深深地触动了李东方。但是,战场可不是多愁善感的地方。正在和李东方谈论自己未婚妻的老兵魏红山被突然飞来的炮弹炸得身首异处,他递给李东方的未婚妻的照片还带着他的体温;能说会道爱出风头的一班长拉着炮弹滚下山涧;为了不被饿死冻死甚至出现了逃兵,领头的是指导员张志顺的远房舅舅张福贵,几天前张志顺在击毙李东方的哥哥时说:“打仗就是六亲不认。”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他的头上,在执行战场纪律的现场,张志顺失态地连声大喊:“回家!回家!”……在这个小山头,在短短的几天时间,一场战斗接着一场战斗,一个牺牲接着一个牺牲,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
5连断粮了。李东方的新婚妻子王芳(团部宣传队员)自告奋勇和老炊事班长给5连送炒面。趁着夜色,他们闯过美军的封锁线,眼看就要到385高地,王芳被突如其来的冷枪击中,死在李东方的怀里。
因为天气严寒,我奶奶死去的脸颊依然鲜活,仿佛刚刚睡去。下葬前,爷爷把带着奶奶鲜血的红围巾从她脖子上摘下来,系在自己的脖子上。我爷爷最喜欢看奶奶披着那条红围巾。那条围巾是奶奶在结婚前自己亲手织的。在他们简朴的婚礼上,两个新人都穿着旧军装,只是奶奶脖子上围着这条红围巾,衬着她白净的脸庞泛着红晕。入朝作战以后,奶奶一直把它带在身边。谁也想不到,一天以后,就是这条红围巾救了我爷爷和维特·哈里斯上尉的命。
不知什么时候,指导员张志顺带着全连同志站到了爷爷的身后。奶奶全身盖了一块白布。墓地旁边放着奶奶背来的四袋炒面。爷爷说:“王芳,打完仗,我接你回家。”说完他跪在冰凉的地上当当当磕了三个响头,指导员张志顺举枪对空鸣枪三响。这是军人葬礼的最高礼仪了。
爷爷把沉重的泥土撒进墓穴。
在众人的注视下,爷爷转过身,拿起粮袋,解开绳子,浸润了奶奶鲜血的炒面从粮袋里涌出来,他对战士们说:“吃,大伙吃吧!”他抓了一把红色的炒面塞进嘴里,两行泪水夺眶而出,流到嘴角变成两行红色的泪滴。
那些早以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汉子们齐刷刷地跪在我奶奶的墓前。
李东方的精神濒临崩溃,在短短的几天他失去了自己全部亲人,自称为“孤魂野鬼”。从此他的生命只是为了回忆和记述这场战争而存在,他的灵魂一刻也没有离开在385高地走远的亲人和战友。
陪同爷爷到385高地来辨认战争遗骸的李保存,意外地了解到“奶奶”是怀着身孕离去的,和他相濡以沫的爷爷同他并没有血缘关系。回国后,他特意到中朝边境调查,原来他的父亲是一个战争遗孤,全家人死在美军的炸弹下,他被从战俘医院返乡的李东方收养。美军轰炸机把年轻的李保存和50年前的战争联系在了一起。
平安夜,美国给美军派来了神父,两个女演员也自愿来到前线来慰问部队。疲惫紧张的美军士兵沉浸在节日的狂欢之中。
山顶上的张志顺带着通讯员土豆等人下山袭击美军营地,与敌人同归于尽。连长李东方带人佯攻掩护。
为防止志愿军偷袭,维特·哈里斯命令在营地一侧烧雪冻成冰沟。平安夜里他和李东方鬼使神差先后掉进冰沟,他俩摸黑大战,两人谁手里拿着武器都要逼迫对方承认自己是侵略者,当发现两人的手枪已经都打不响时,他们终于开始平等交谈,在朝鲜的严寒中两人相拥取暖而侥幸生还。
圣诞节清晨,美军攻上385高地。在高地旁的冰沟里,李东方和这次战斗的敌方部队指挥官维特·哈里斯上尉紧紧抱在一起,被冻成连成一体的冰疙瘩,只能把他们两人作为一个整体送到美军野战医院。就这样,李东方成了这次战斗中惟一幸存的中国军人,以一种荒诞和无情的方式结束了他的军事生涯。至于他们两人是怎样走到一起,又是怎样抱在一起,成了他一辈子都说不清的谜团。
女参谋王芳不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她对李保存说:“这故事简直就是东西方关系的一个寓言,两个互相杀戮的勇士彼此舔着对方伤口的鲜血,然后热烈拥抱,这样的故事只有在圣经里才能看到。”她笑着,口吻里带着一丝揶揄。
维特·哈里斯上尉的孙女丽莎是哈佛大学哲学系的毕业生,她认真地看完这个故事,对李保存说:“我注意到你爷爷和我爷爷在冰沟里的谈话……当我解读这段故事,再一次证实了世界是荒谬的哲学。谁的手里握有武器,也就是谁掌握了暴力,谁就逼迫别人承认真理在自己一边,也就是说谁失去了暴力谁就失去了真理,这就是我们人类世界的真实写照吗?弱者无真理,和平常常发自弱小一方的嘴里,相当于‘GOG’。多么的让人寒心,这就是人类吗?也许,造物主在造出人类的时候,就把这些卑劣的品质植入了人类的基因。只有当大家都赤手空拳,或者是面临着共同的灭顶之灾时,也就是说谁也消灭不了对方的时候,人类才能平等地交换意见。”
当她沉浸在自己的思考当中时,我发现她的脸、她的眼睛都发散着一种光。我说不出来该怎么形容它,但我必须承认,我被这光吸引,痴迷般被吸引。
丽莎说:“当他们两人用身体温暖彼此而保住生命的那一刻,我相信他们恢复了人性。战争在我的心目中是那样的丑陋,但那一刻,我的眼前出现白色的和平鸽掠过战争废墟的幻觉。”
第二天美军发动“圣诞攻势”。5连官兵在枪弹、严寒和饥饿的多重打击下全部牺牲。在猛烈的炮击之后,尽管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威廉·约翰逊上尉率部队以标准的散兵队形攻上385高地,报了几天之前他的手下被5连追击歼灭的一箭之仇。他在志愿军战士遗体前郑重地敬了个军礼。
回到美国之后,维特·哈里斯牧师被发现已是癌症晚期,他赶到中国与李东方深谈之后,在李东方的臂弯里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在对前辈的战争回忆的整理过程中,李东方的孙子李保存与维特·哈里斯的孙女丽莎竟然相恋相爱了,李保存来到美国,并与丽莎有了自己的孩子。
(《385高地》,靳大鹰著,作家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