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顾欣:我只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中国文化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31日10: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30日电(唐云云)由“东方歌舞团有限公司”推出的大型舞蹈晚会《天涯若比邻》即将开始第二轮全国巡演。晚会集聚了中国、印度、韩国、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优秀的舞蹈演员和编导、编曲力量,舞者卢德希斯尔•纳亚克是享誉印度的奥迪西舞蹈大师;奥斯卡•奎罗•罗德里格兹,是西班牙最好的弗拉门戈男舞者之一;金坪浩是韩国家喻户晓的舞剧导演。近日,记者专访了该剧的出品人、总导演顾欣,畅谈了歌剧表达形式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等问题。

  顾欣身上的头衔很多,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等等,每一个都分量十足。但顾欣表示,他最看重的是自己艺术家的身份,并称自己“只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中国文化人”。

  歌剧是艺术生命的“根”

  顾欣早年专攻歌剧史及歌剧演唱,曾先后拜著名音乐理论家谭冰若、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为师,并主演了《西厢记》、《孙武》、《鲸油》等多部歌剧作品。因其出色的演唱功底和表演技巧,多次斩获国内外大奖,曾获得首届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 第九届全国戏剧“梅花奖”,第16届巴黎国际声乐大赛特别奖,英国剑桥名人传记中心颁发的“二十世纪歌剧成就奖”。1982年随团赴美国访问演出时,曾被《华盛顿邮报》评价为“使人震惊的戏剧性男高音”。

  对歌剧和演唱的热爱被顾欣称为“自己艺术生命的“根””。从早期的登台表演到歌剧研究,再到现在更多地参与歌剧导演和幕后工作,顾欣的生活始终离不开歌剧。在他看来,歌剧是一种人类文明的综合体现,一种伟大的艺术表现形式。顾欣说:“歌剧已经不再是一种外来艺术,而成为世界性的艺术表达方式,不能再简单地去想非要创作本民族的原创歌剧,而是要将歌剧原本的灵魂性东西表达出来。而且大师的作品确实很难改动,因为太经典了。”

  “中国符号,国际语言”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顾欣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传播等方面有着较多的思考。他认为,对待中外文化交流传播有两种做法:一是中国文化传播到国外,要使用“中国符号(故事),国际语言(演绎)”,在保留中国文化内涵的同时,积极地用外国人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演绎;而是外国文化传播到中国,则要进行“国际符号(故事)、国际语言(演绎)”。

  顾欣表示,在探索文化走出去道路的同时,首先要对自我文化有准确的定位。这就需要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条件下,及时开展文化的反思思考,对待传统文化时,要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次,中国文化虽然资源丰富、博大精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却没有真正发挥出来。要为富有内涵的中国文化,找到更好的传播方式,以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在这方面,韩国等国家的做法就值得借鉴。如今韩国文化流行,“来自星星的你”等韩剧热播,其实得益于他们精耕细作的文化传播手段。再次,要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积极开展文化贸易,让中国的文化艺术作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真正接受市场的检验。要多去了解市场需求,让作品满足传播对象的需求和口味,只有这样,才能锁定固定“用户群”,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价值。

  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态

  同时,顾欣还提出了在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注意的问题。他认为,必须避免急功近利、自我满足等现象的出现。近年来,中国艺术团体扎堆“维也纳金色大厅”就透露出文化走出去过程中的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在金色大厅演出时,观众鼓掌时间长是一种文化,并不代表艺术作品的精彩程度;而很多艺术团体演出时并不进行商业化售票,而是采用送票的方式,反而降低了身价,流露出不自信的心态;也确实存在一些艺术水平不高的作品进驻“金色大厅”的现象,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对这一问题必须冷静反思。

  而近期麦家谍战作品海外销量的突破也必须冷静对待,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多一些清醒和反思。毕竟,中国作家作品的海外畅销,真正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还只是一种大浪淘沙过程中的昙花一现,还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验。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