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酷评 >> 正文

白日焰火下的黑色情结(孙建业)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28日10:30 来源:中国艺术报 孙建业

  摘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悬疑爱情电影《白日焰火》公映四天获得五千万元票房,不仅根除了《三峡好人》《图雅的婚事》等国外电影节获奖影片票房不佳的“顽疾”,更引发了广泛热议——

  白日焰火下的黑色情结

电影《白日焰火》剧照 电影《白日焰火》剧照

  自《白日焰火》问鼎金熊之日起,笔者就能想象到,该片在国内上映后必然会引起诸多关于对黑色电影的讨论。

  尽管“黑色电影”一词为诸多电影人乃至影迷所津津乐道,但其至今都没有一个标准的概念界定。正如《黑色电影札记》的作者保罗·施耐德所言,“黑色电影不是一种类型,它不像是西部片或强盗片类型那样由环境或冲突来决定,而是由更微妙的调子和情绪特点来界定” 。一般来说,黑色电影在某种程度上是好莱坞暴力题材、德国表现主义拍摄风格和法国存在主义内涵的统一体,并在20世纪50年代达到巅峰。随着新好莱坞电影的发展,黑色电影逐渐由“类型”淡化为一种黑色元素,“黑色”作为一种风格和情调,几乎可以与任何一种类型的影片杂糅。

  抛开国外的影片不谈,当代一些国内导演或多或少亦是有些“黑色情结”的。如程耳的《边境风云》 、宁浩的《无人区》 、丁晟的《警察故事2013》 ,甚至贾樟柯的《天注定》 ,都依稀浮现出“黑色”的影子。但直到《白日焰火》的横空出世,国产电影欲说还休的“黑色情结”终于整合成一部完整的作品,真正崭露头角,亦填补了国产影片在这一类型(或风格)上的空白。

  严格说来, 《白日焰火》更接近黑色电影系列中的一种形态,即“硬汉侦探片” 。这一类型源自于美国硬汉派侦探小说,代表人物如达希尔·哈米特、雷蒙德·钱德勒等。与早期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等为代表的“本格”侦探小说不同,硬汉派侦探小说不太注重案件的推理及解密过程的完美呈现,而着重刻画案件侦破过程中人物的内心以及对当前社会的现实感的塑造,其中根据达希尔·哈米特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马耳他之鹰》亦被看作是硬汉侦探片的开山之作。片中所呈现的“暗夜都市” 、“犯罪情节” 、“私家侦探” 、“无产硬汉” 、“蛇蝎美女”等叙事元素几乎成为未来相关影片的“标配” 。

  这些“标配” ,在《白日焰火》中都清晰可见。当然,导演刁亦男还是将这些“黑色”元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本土化改造,使得影片少了几分经典黑色电影所特有的阴冷视觉风格与愤世嫉俗的主题视野,多了几分东方电影特有的人性张力和情绪营造。因此无论是廖凡饰演的“无产硬汉”张自力,还是桂纶镁饰演的“蛇蝎美女”吴志贞,相比西方程式而言,都增添了些许柔情和妩媚。

  有评论者认为, 《白日焰火》更多兼具东野圭吾的《白夜行》与《嫌疑犯X的献身》的气质。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说,东野圭吾所代表的日本“社会派”侦探小说正是继承自美国硬汉派侦探小说,并赋予其独有的东方韵味。 《白日焰火》中吴志贞与丈夫梁志军的关系,亦如《白夜行》中雪穗与桐原的所谓“枪虾与虾虎鱼”的共生关系,而梁志军甘愿为吴志贞牺牲的行为,则与《嫌犯X的献身》中石神为靖子脱罪的行为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笔者却认为,并不能因此而否定《白日焰火》所呈现的价值和意义。尽管情节相似,但《白日焰火》仍有着独到的叙事品格——其克制、隐忍的讲述手法,使得这部类型化的影片增添了几分文艺气息。这正如编剧汪海林对影片的评价:“ 《白日焰火》最终没有走向滥情,尽管它一直在滥情的边缘。有一种力量在紧紧抓住它,这力量就是怀疑。这个所谓怀疑不是剧情中的侦探的思维状态,而是作者始终挥之不去的对人性的深刻怀疑。怀疑是这部影片最大的魅力。 ”

  谈到《白日焰火》的片名,尽管已有太多对该片片名的隐喻性阐释,但笔者认为,“白日焰火”恰恰再次印证了包括导演在内的国内电影人挥之不去的黑色情结。焰火只有在夜晚绽放才会夺目,而白日里燃放焰火,更多只是燃放者本人的自娱自乐罢了。影片的男主角张自力如此,国内电影行业的现状似乎更是如此。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