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小说 >> 作品评论 >> 正文

我读《花自飘零》(高洪波)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28日09:55 来源:中国作家网 高洪波

  继《丹东看守所的故事》之后,老朋友李迪又出版了一部新书,我非常高兴。因为李迪这本书我是第一读者,一年前作协“两会”的时候,他就把原稿送 到铁道大厦让我看了。我一口气看完,在提了一点我个人的看法之后,这部书先推荐到一家出版社,后来转到作家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工作抓得比较紧,眼光也比较 准。书名起过好几个,什么“菊儿的故事”、“我的眼泪为谁飞”等等,最后叫《花自飘零》。命名权出自高伟,他了解李迪的为人为文,点睛之笔,非常妥帖。

  这本书是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一旦进入重点扶持就有很多人关注,最后要研讨,这都是走的一般程序。我想说,李迪以往给我们的印象基本是以公安 题材著称,当然这本书里面也有公安战线的背景,写监狱、警察,至少主人公姜子的父亲是参与缉毒的老警察,儿子由于卧底吸毒去世了,但这都是幕后的一些线 索。我认为李迪这部书对他自己是个超越,在公安题材之外,李迪回归到一个在北京长大的“老三届”作家身份上,这一点强化了作者对一个时代的表现和勾勒。尽 管李迪的主人公有人物原型,出自他深入生活的采访,我估计生活原型对李迪尽情讲述了自己的命运。但是讲述归讲述,小说中大量的生活细节和场景还是李迪自己 的创作。因为光凭主人公的讲述成为一本书的可能性虽然有,但仅就这本书来讲,我相信李迪是毋庸置疑的创作主体,因为这是小说,而不是口述实录文学。

  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李迪这本书实际上涵盖了从“文革”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后这一代人的命运。通过一个女主人公和三个男人的爱情,展示了一个北 京女孩独特的命运,李迪尽可能地贴近人物写,写菊儿早期和天明的爱情,这是刻骨铭心的初恋,也是伤心悔恨的被骗,最后结尾也收在天明的身上,用丰厚的经济 回报给予她心灵的安慰。第二个男人叫田民,名字是天明的谐音,两人长得也很相像。第三个是姜子。在我看来,第一个和第二个形象有点虚,最后的姜子饱满实 在,他们的姐弟恋也写得荡气回肠。最后,女主人公如何在现实生活的打击下不屈不挠,中间尽管有很多磨难,但菊儿自强自立,完成自己生命和精神的双重救赎。

  李迪善于写女性,刚写了一部女兵题材的中篇小说《我的爱情都是我想出来的》。他性别角色转换得非常好,对女性的心理把握细腻、独到,这点使我很 佩服。他的写作悟性高,能模拟进入人物的内心。阅读原稿前,他跟我讲过姜子去世的那段故事,最感动的就是菊儿发现手机里存的信息。姜子还有女人,菊儿要报 复这个女人,后来发现对方也是个弱者,就给她买了车票,让她走了。这个细节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升华了对女主人公的敬意。李迪的文学创作生涯从上个世纪 70年代初至今已经40多年了,这本书显示了他一种新的艺术追求和跨越。

  李迪的语言比较独特,冷幽默是他的风格之一,有点含泪的微笑,做到这点是需要文字功夫的。最后女主人公含着眼泪讲述自己的命运,虽有啰嗦和铺排 之嫌,但最后留给人们的还是情到深处的红颜微笑。读李迪新作时,正值元宵,我即兴写成一首小诗:“花自飘零水自流,迪兄惯写闺中愁。情深掷笔无觅处,窗外 白云正悠悠。”这是我对他这部书的理解。

  总之,李迪在书中对女性的描写超出了一般人,他写出了女主人公的情感经历、曲折命运,男人和女人之间深层的故事,河流与河流的碰撞和融合,两性 之间复杂和微妙的心理,以及大时代作用于普通女子身上的擦痕,说是心灵的创伤也好,时代的印记也好,总之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本世纪北京青年的生活,都 借助李迪这支笔表现得栩栩如生。现在看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历史最怕回头看,确实恍若隔世。30年间,人性的扭曲和回归,价值观的流变与淡定,李迪 将他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到书中主人公的身上,写出一个比较独特的北京女性。应该说菊儿这个形象在当代文学画廊中还比较少见,她自尊、自强,拥有比较好的家 庭背景,但由于性格的原因,在社会底层挣扎,不屈不挠,最后找到了自己的真爱,找到了自己的社会位置。她几次沉浮,在情感、命运、道路上都让人反复思考、 沉吟不已。

  如果说这部书还有什么不足,我觉得李迪为了追求语言的风格,有时候显得比较啰嗦,这和他过于喜欢浓墨重彩、渲染得滂沱大雨的写作方式有关,也可 能他抑制不住自己的才华,在第一人称主人公的设置下,隐形作者非要跳出来说些什么。其实可以更有节制一些,该留白时就留白,给读者留些想象的空间,这是 《花自飘零》的一点美中不足。

    (《花自飘零》,李迪著,作家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