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我从不知道,世界上会有如此的疼痛”

——写在话剧《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演出结束之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27日10:14 来源:北京日报 周健森
  话剧《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剧照  话剧《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剧照

  俄罗斯圣彼得堡波罗的海之家剧院的话剧《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在首都剧场首演的当晚,我目睹了剧场里几乎每分钟流失一名观众的场面,并且和所有坚持看完该剧的观众一样感到不知所措——我们根本搞不清楚,在长达三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舞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因为这一切完全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能力。演出结束至今,几乎没有评论。如果一部杰作就这样被我们的集体失声所埋没,对于艺术和艺术的创作者来说实在是不公平的。

  话剧《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改编自作家维涅季克特·叶罗菲耶夫的同名中篇小说,该作品被誉为俄罗斯后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同时也被视为苏联时期的最后一个文学神话。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个絮絮叨叨的酒鬼,他讲述了自己乘坐电气火车从莫斯科前往佩图什基的旅途中发生的事情。他是到佩图什基去看望自己心爱的姑娘和儿子的,在他的描述中,佩图什基是一个鲜花常开的天堂。但是,他最终无法抵达那里,在旅途的终点,他又回到了莫斯科,并且莫名其妙地被四个魔鬼一样的人用锥子刺穿了喉咙。

  在这个酒鬼梦呓般疯言疯语的背后,是作者对于权力体制的反抗。他批判这个充斥着谎言和尔虞我诈的世界,以及在这样的世界中醉生梦死的人们。作者有意将主人公的不归旅程描述成一次精神意义上的殉难,频繁引用《圣经》中的典故,暗示文中的醉鬼分明是个现世的耶稣。与此同时,他不断地提及俄罗斯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并对那些官方钦定的权威文本进行戏仿。

  现实中,真的有一条火车线路从莫斯科的库尔斯克车站到佩图什基,据说每年到了叶罗菲耶夫诞辰纪念日的时候,那列火车上便会被艺术家、音乐家和诗人所占领。这一线路的车程大概只有两个多小时;叶罗菲耶夫以文字为单位丈量这段路途,不过只有区区三万多字;但是当圣彼得堡波罗的海之家剧院的艺术家们将其搬上戏剧舞台时,这段旅程却要花费三个半小时左右。这其中的差异构成了“现实—文本—表演”三者之间的关系。

  话剧《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开场前,舞台便已全部展现在观众面前。似乎是要与原著中混沌的醉言醉语构成对应关系,呈现在舞台上的一切都是凌乱且粗糙的——但戏剧工作者显然没打算忠实地呈现原著中那个酒鬼所描述的一切。如果说叶罗菲耶夫的写作是游走在酩酊现实与清醒意志的边界之上,那么戏剧人则将这段旅程彻底拖入了精神世界之中。那个醉醺醺的主人公,时而像是尤利西斯,时而像是《等待戈多》中的流浪汉,时而像是遇到了三女巫的麦克白,时而又仿佛走进了契诃夫或普希金的作品之中,我们还能够从他的只言片语中分辨出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意味,看似熟悉却又觉得陌生。戏剧人甚至暴露出了想要浓缩整个俄罗斯文学史的野心,穿插其中的狐狸、驯鹿和野鸟,则似乎是来自古老童话的符号。

  可以说,戏剧人对叶罗菲耶夫文本的“背叛”和精神继承是同时发生的。坐在观众席中的我们,同样可以体会到原著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权力的反抗。比如剧中反复出现的硕大的眼睛影像,来自原著中对社会生产方式的讽刺,还有一大段对于控制与杀戮的展现等等。但与此同时,戏剧人不满足于停留在对具体时代的具体批判,而是试图获得更具哲学意义的思考。他们在剧中设置了一个超脱于叙事层面之外的印第安人形象,使得全剧笼罩着一种神秘主义的宿命论情绪。在这样的情绪之下,无论是这趟旅程的文学意义上的闭环结构,还是主人公最后的悲剧命运,都成为对人的存在和意义的一种本原问题的论述。

  作为一部具有坚实的文学基础、优秀的演出呈现和深刻的哲学思考的戏剧作品,《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理应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褒奖,但现实是:很多观众选择离席而去。这不过是又一次印证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我们的戏剧市场是无法容留真正严肃的带有文学和哲学意义的作品的。换句话说,这样的作品已经成为这个市场中“多余”的存在,甚至恐怕应当是被“消灭”的了。

  这当然不能责备观众。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的戏剧舞台早已落入泛娱乐化的境地。很多戏剧工作者为了追求市场利益,批量生产着浮躁的、浅薄的、庸俗的、满足于情绪宣泄的娱乐产品。很多编剧以所谓“接地气”的“生活流”写作而沾沾自喜,早已抛弃了对经典文学的研读与体悟,当然也根本无法写出真正具有文学意味的台词。很多戏剧作品陷入了小情小调的营造之中,根本不具备哲学层面的思考,谈论哲学的本原问题甚至成了一种笑柄。文学和哲学,早已被我们的一些人排除在了戏剧之外。

  在《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中,主人公在临终前痛苦地呻吟:“我从不知道,世界上会有如此的疼痛。”如果说当初叶罗菲耶夫所控诉的是一种政治意义上的权力体制的压迫,那么今天身处于娱乐机器的商业权利和市场体制之下,我们也许同样要保持一份清醒的警惕——因为更可怕的是,后者还会提供一种麻醉剂般的副作用,让我们忘记了作用于我们身上的真正的疼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