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寓言 >> 重点推荐 >> 正文

《雪国列车》:向着自由前进的社会寓言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25日16:35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北京)
关键词:电影《雪国列车》

  关键词:电影《雪国列车》

  云飞扬

  影片对社会寓言式的书写过程中,统辖了对于解放、统治、阶级斗争、反乌托邦等命题,但其终极追求仍为自由。在《雪国列车》的社会生态里,柯蒂 斯打开的那扇门,只是权力的更迭或取代,无论怎样,阶级仍会存在。而宋康昊打开的另一扇门,所见乃是机会均等的原初世界。影片以一场毁灭,为自由重建了一 片洁净的世界。

  电影史上有所谓的“火车情结”,从卢米埃尔开始,“火车”便开始呼啸地行驶在胶片上,成为呈现社会景观和技术更迭的影子。即便在奉俊昊的极寒末世里,火车仍然成为映照社会的有效影像,以其速度,其序列性,其内在的秩序性,承载着人类对阶级、人性的震惊体验。

  《雪国列车》提供了一个剖解社会形态和社会变革的标本。出身于社会学的导演奉俊昊,将对社会的理解浓缩在一列火车上。车里有三六九等,有统治和奴役。在正常的社会中,阶层流动是保证社会稳固的重要方式,而影片正是基于此建构了颇具寓言性的故事。

  影片中提供了两种解决社会矛盾的方式,一种是自下而上的革命,是柯蒂斯的自由引导人民;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改良,是列车缔造者威尔福德的威权 统治主动性、预谋性的生态调整。前者似乎理所当然,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影片从一开始便极力渲染难以调和的阶级冲突,奉俊昊也不惜笔墨,甚至以

  孩童为筹码,以此作为情感策源,牵动观众的认同,稳扎稳打铺排一场革命。但是,柯蒂斯卷起的革命话语也在不知不觉间遮蔽了影片中暗藏的改良实践。托克维尔

  关于法国大革命最著名的结论之一便是: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此话一语成谶,以数量为基准的生态系统的维护和调整,是威 尔福德从政治上平移而来的统治方式。这套方式极具逻辑性,也在权力的包裹下更显魅惑,甚至柯蒂斯险些受到蛊惑。

  有意思的是,在阶级的金字塔中,塔尖和塔底之间竟然有了互动。柯蒂斯的革命,沦为底层的精神领袖纪廉和上层社会的主宰威尔福德密谋的社会实 验。但是,悬念式的情节设计,与其说是呈现了奉俊昊大胆的社会学猜想,毋宁说是在为电影的“火车情结”造就新一种的映射。在直线行进的火车序列中,颠覆性 的呈现首尾咬合的莫比乌斯,以此形成了“流动”的寓言—既是流动中的行驶轨迹的风景呈现,也是对阶层流动的确认。由此,影片放射出两条时有交际的射线。

  同时影片也点明了两条射线同中有异的能量源。柯蒂斯所描绘的列车尾部世界,经历了蛮荒到秩序的建立。同样,整个列车的阶级生态也 经过了分化和规约。在两者的秩序建立过程中,同样出现了精神领袖对人群的整合作用。底层社会的精神领袖是纪廉,上层社会则是威尔福德。前者以舍身喂虎、割 肉喂鹰的献祭的方式完成对阶层群体的拯救,后者则复现了宣教控制和灌输下威权统治者的自我塑造,列车学校将其神秘感、崇拜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两种方 式,几乎完整地呈现了宗教和政治狂热的诞生过程。所以,《雪国列车》寓言式的解剖对象中,也包含社会史的命题。

  《雪国列车》在对社会寓言式的书写过程中,统辖了对于解放、统治、阶级斗争、反乌托邦等等命题,但其终极仍在于对自由的追逐。革命也好,改良 也罢,雪国列车的社会生态里,只有宋康昊一人将视线投射到车外。柯蒂斯打开的那扇门,只是权力的更迭和取代,无论怎样,阶级仍会存在。而宋康昊打开的另一 扇门,则是机会均等的原初世界。影片以一场毁灭,为自由重建了一片洁净的世界。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