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张蕴华:一上场准能抓住人心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24日11:33 来源:中国文化报

  “骆驼祥子开茶馆,地点在柳树井。喜的是四世同堂,在小羊圈龙须沟边看月牙。方珍珠西望长安,唤声老伴听说你在青年突击队中……”近日,北京前门老舍茶馆的演出以单弦表演艺术家张蕴华的《避雨亭》开场。一曲唱罢,台下看客意犹未尽,张蕴华“把点开活”(行话,即根据场下观众的情况即兴选择表演曲目)奉上了这段《老舍大作志目》。唱词虽不足百字,却包含了老舍先生11部文学作品的名字。一旁的工作人员说:“之所以将张蕴华老师的节目排在第一个,是因为就知道她一上场准能抓住人心。”

  2008年,单弦牌子曲(含岔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12年,张蕴华被命名为这一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0余年的艺术生涯里,张蕴华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那股倔劲儿:“要想唱好每个曲目且琢磨呢,好段子要有灵魂,一唱就得拽得住观众的耳朵,这段子才站得住!”

  曲艺做媒结良缘

  岔曲曾是清朝八旗子弟的一种娱乐形式,是高雅的贵族艺术。乾隆年间是岔曲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八旗文人写的岔曲词句十分讲究。清王朝衰落后,许多擅长岔曲的八旗子弟便以此为生,使得这门艺术慢慢流入民间,演变成雅俗共赏的曲种。“岔曲篇幅不长,但对唱功要求较高。后来通过逐渐的演变发展,吸收了民间的曲牌,演变成单弦牌子曲,其曲头就是岔曲。”张蕴华说,牌子曲在上世纪20年代以前是自弹自唱,演员多为男性,到三四十年代才渐有女演员上台表演。

  张蕴华是满族。“小时候家里来客人聚会时大人们就唱这个,当时我还只是傻听,但很着迷。”张蕴华回忆说。1960年,正值北京文艺团体招生,年仅12岁的张蕴华便进了曲艺科班学艺,跟谭派创始人谭凤元学单弦。白天人多又吵,她就晚上一个人对着墙壁练习,为了练好八角鼓,手指头都磨出了大坑。

  也是在曲艺团学习期间,张蕴华结识了如今的爱人——相声名家李金斗,这对舞台上的伉俪常常是彼此新作品的第一个观众。“我们用功是随时随地的,上班的路上练,甚至上厕所时也练,这么多年才会有收获。现在我们都在家排练,我俩是科班出身,我的东西他懂,他的东西我也懂,有时候就互相提意见。从心里来讲,我愿意一天到晚什么都不管就研究这门艺术,但家里还有那么多事,所以还得紧着男人出去。”张蕴华笑着说。

  “这种气氛让我特别享受”

  张蕴华多次受邀赴国外及我国港台地区演出,当地观众对老北京传统艺术的痴迷让她深有感触:“演出时全场特别安静,观众们如饥似渴地等着演员开口,这种气氛让我特别享受。”

  一次,张蕴华应邀赴台湾演出,都快开演了,剧场里一点声音都听不到,她和同事们在后台感到非常诧异,心想是不是观众还没入场,可掀开侧幕一看,台下乌压压一片全是人。“静到我们在台上喘气都能听到,你能感受到观众非常想听传统曲艺。”张蕴华说,在北京的剧场达到这样的效果几乎不可能。

  张蕴华说,北京的演出场所对曲艺演员的要求非常高,杂技、评书、相声、京韵大鼓等多门类的演员同台竞技,这就要求岔曲表演者要有深厚的功底和丰富的舞台经验。另外,以老舍茶馆为例,一场演出票价最便宜也要80元钱,所以现在听岔曲的观众多以游客为主,即所谓“流水的观众”,唱段不仅有传统段子,也有新编的段子,不创新就没有市场。

  为了让单弦表演更适合当下的市场环境,张蕴华创作出不少反映时代特色的段子。2013年,由张蕴华创编、其学生演唱的岔曲《北京精神暖人心》大获好评。此外,她还把上世纪70年代唱过的《雷锋赞》重新整理,加入了北京精神的语境,给唱词赋予了现代感。张蕴华很感谢老舍茶馆对单弦的关注,从1989年至今,张蕴华已在老舍茶馆演出了20多年,她的《三女夸夫》、《避雨亭》、《北京小吃》、《什刹海传说》等都是专门为这儿编排的,她甚至在老舍茶馆收了一位专爱听她唱曲的河南姑娘,在她的辅导下,现在已经能独立演出了。

  “死不悔改”地坚守这门艺术

  以前的曲艺是听觉艺术,现在是视听同步。观众往往先看再听,所以对演员的要求比原来高。当初,跟张蕴华一起出道的同门师兄弟有20多人,可今天,舞台上仅有张蕴华一人还在演唱。跟她学单弦的北京年轻人几乎为零,她的很多徒弟是外地人,只要有需要,她都会在电话里对他们进行指导,有好的作品,立即教给学生。

  张蕴华说:“我‘死不悔改’地坚守这门艺术,就是不想把老师传下来的优秀文化丢了。岔曲不仅代表老北京文化,更是满汉文化交融的艺术。”

  在北京,令人欣慰的变化也在不断发生。2013年10月,北京市西城区文委专门为区里的几位国家级传承人组织了专场演出,张蕴华将传统唱段重新加工而表演的3段新唱词收到了良好反响。同年,北京文联决定给10位国家级传承人出书,目前张蕴华的书稿已经完成了80%。现在她盼着这本书能快点面世,好给后人留下参考资料。几年前,她和师兄整理出版的囊括古今500首岔曲的书籍,如今已成为诸多艺术院校的参考教材。近日,西城区文委的相关负责人告诉张蕴华,西城区制定了推动非遗传承的新政策,鼓励传承人多出新作,这个消息让她备感振奋。“曲艺对于女同志来说60岁算一坎,年纪再大演出就受影响了,借着国家支持非遗的东风,今年我准备录制些岔曲段子,为单弦的教学和传承提供一些素材。”张蕴华说。驻北京记者  李  雪  实习记者  韩鹏飞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