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酷评 >> 正文

科幻外壳下的“生存还是毁灭”(金燕)

——评韩国电影《雪国列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21日10:22 来源:中国艺术报 金燕

  末世科幻片似乎一直是好莱坞的专利,奇幻的想象力,高科技做底的特效,精良制作团队打造的灾难大场面,以及剧情本身的紧张设计,都是好莱坞熟烂于心而他国难以企及的本事。所以,韩国出品的科幻片《雪国列车》难免会让人充满不信任。但笔者还是第一时间走进影院,吸引我的不是公映前夕微博上各位大咖对此片“甩国产影片一百节车厢”的评价,而是导演奉俊昊这个关键词。

  奉俊昊是继姜帝奎、金基德之后,近年来最受中国观众待见的一位韩国导演。对于资深影迷来说, 2003年出品的《杀人回忆》是韩国当代电影史不可忽视的一部经典,其不乏幽默的黑暗风格征服了众多口味刁钻的文艺青年。而2006年在中国公映且口碑票房俱佳的《汉江怪物》 ,则将奉俊昊这三个字推向普罗大众。 《杀人回忆》让人了解了奉俊昊对叙事节奏的掌控以及对细节的描摹能力,《汉江怪物》则让人开始信任奉俊昊对灾难科幻片的把握能力。那么,这部背景更加异幻的《雪国列车》会开向哪里呢?

  《雪国列车》故事发生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一列循环行驶、等级分明的列车中。末节车厢的生活肮脏、拥挤、压抑、残酷。人们被管制挤压久了,就想着反抗强权以争取自由生存的权利,于是一众人在头脑清晰、身强体健的柯蒂斯的领导下,爆发了一次向头节车厢冲击的暴动。暴动人群如闯关游戏般地一节节车厢地过关斩将,伴随着血腥暴力的视觉刺激,观众的心也随之悲壮且热血奔涌地勇往直前——这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过程——为了争取自由而万众一心地反抗强权、打碎体制。

电影《雪国列车》剧照电影《雪国列车》剧照

  这股激情在短兵相接的隧道之战中到达了高潮,黑暗中不公平的较量中,柯蒂斯的机智、亚洲小孩手中的火柴、众人接力的火把,让观者为之握拳、为之叫好、为之心潮澎湃。之后故事节奏突然放缓,场景突然豁然开朗, 18年来从未吃过牛排的末节车厢人们,进入了鸟语花香的温暖静谧空间,走马观花地浏览了舒适安逸同时又显奢靡的上层社会生活,经历了最后一段配角死绝的激战,终于走到了暴动的终极目的地。

  然而,这时影片带给观众的却不是期望中的大佬之间的终极决斗,而是一段足以摧毁抗争意义乃至人生意义的对话。创造了救世列车并掌控车头、建立秩序的W平静地告诉柯蒂斯,他才是暴动的幕后推手,而鼓动暴动只是为了找一个合理的借口消灭一部分人类,以保持列车内部的生态平衡。更让人崩溃的是,那些平日里残酷的举措给人们造成的焦虑、恐惧、惊恐、混乱,也只是在仁慈地为人们制造活下去的理由和激情。通俗点说,就是给人们找点事儿做,省得闲着。用压抑和悲愤积攒起来的全部力量却投入了无物之镇,此时,与站在引擎核心的柯蒂斯一样,观者感受到的不是胜利的喜悦,而是彻骨的孤独和虚无。而摆在人们面前的两难抉择是:要实现公平就会玉石俱焚,要维持生态的延续,就得当上自己正在反对的独裁者——那么,抗争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至此,导演给人们摆出了一道“生存还是毁灭”的哲学命题。

  用如此强有力的方式表现彻头彻尾的无力感,笔者认为,这正是韩国制造的末世科幻片与好莱坞末世科幻片最大的区别。好莱坞的灾难科幻片中,永远都有一个救世的英雄,经过一系列惊魂打斗,最终能够战胜编剧设计的敌对势力(敌对势力不一定是人,可能是异形或者自然) ,世界得到拯救,英雄抱得美人归,皆大欢喜。相比之下,好莱坞影片无疑更具有观众缘,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在惊心动魄之后给你一个圆满的结局、给你安慰,让你走出影院时心满意足。然而, 《雪国列车》带给人的却是一个无解的结局,一种让人不愿面对的思考,以至于这部影片更适合被称为“黑暗科幻片” 。

  从奉俊昊编剧的《南极日记》到他亲自执导的《杀人回忆》 《汉江怪物》 《母亲》 ,虽然他的影片题材多样、影像风格迥异,但虚无感却始终贯穿于其中。他悲观,却不悲情,冷峻的思辨,是文人出身的奉俊昊的特征之一。在韩国,他不是借电影表达思辨的唯一导演。李沧东的《密阳》 《诗》 ,朴赞郁的《老男孩》 ,金基德的《时间》 ,以及佛教影片《破戒》 《曼荼罗》等等,都在给人提出一些不得不思考的命题。这使得商业文化发达的韩国影业,不至于全盘沦入肤浅。

  说回影片,在何去何从中彻底茫然的柯蒂斯到底该怎么做?这个无解的局又该怎么破?导演给出了一个目前来说唯一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发现引擎中的小男孩,让柯蒂斯在迷惘的瞬间凭人性本能做事,自断手臂救出孩子,然后以保护他人牺牲自己成就了其实已经没办法活下去的自我。随即,运转了18年的火车轰然间支离破碎,所有的列车生命瞬间寂然,只剩下象征着人类希望的小女孩小男孩走出车厢,并且踏上了并不深厚的积雪。远处高山上,一只象征生命迹象的北极熊回眸一望,影片定格。有人说这是在为续集留伏笔,而在我看来,这个结尾只是无解结局的最佳方案,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除却中心思想,影片的特效是最具市场亲和力的部分。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韩国影片的特效已经与好莱坞无甚分别,末世的雪国奇观,列车撞冰的惊险瞬间,都让观众过足了眼瘾。当然,影片并不完美,在人物设计上,有脸谱化之嫌,且主要人物的塑造还不够丰富和细腻,身为男一号的克里斯·埃文斯在表演上也不尽如人意,引擎车厢门口的那段自我忏悔苍白无感,几乎让观众跳戏。另外,在剧本设计上还存在一些缺憾,比如从末节车厢到头节车厢,中间似乎缺少阶层的渐变,非贫即富,缺少对中间阶层的代入感等。但瑕不掩瑜, 《雪国列车》仍然不失为一部不可多得的东方科幻佳作。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