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视野声音 >> 正文

民俗活动的“记忆、修正、升级”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20日10:13 来源:中国文化报 吴露生

  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所维系。我以为,民俗活动及其形式存在着可以感悟和触摸得到的三维空间,即“记忆、修正、升级”形成了民俗活动生生不息的继承发展链。

  “记忆”

  民俗作为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合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一直存在于世代民众的记忆中。

  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寨墓地发掘的纹彩陶盆上的形象记录应是母系氏族社会晚期,经济生活中采集为主的地位已慢慢被耜耕农业所取代,男人成为社会生产的主力。梁人任昉《述异记》:“昔禹会涂山,执玉帛者万国。防风氏后至,禹诛之。其长三丈,其头骨专车。今南中民有姓防风氏,即其后也,皆长大。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披发而舞。”记载的为浙江德清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当地防风部族土著人在祭祀自己先王防风氏时的民俗活动及其形式体现。人们于这种文物、文献,于经书、正史间去寻觅民俗事象的办法虽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但不是唯一可以回首窥察历史的途径。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许多民俗中的活态的具象文化,其中许多不太可能以书面图文表达出来。此外,在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老百姓很少有话语权。而民俗载体的独特处却恰恰在于肩负传承民俗的广大民众,是相当长年月中那些被指为 “下九流”的草根承续人。正是主要由于他们的身传言教才让民俗文化生生不息,从历史长河的源头奔涌至今:正月拜年、元宵灯火、寒食禁火、清明上坟、端午龙舟、七夕乞巧、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守岁……一群承续民众往往就是一项或一地传统民俗文化的活的记忆宝库。

  历史记忆的责任担当还体现在记忆者心智活动对以往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印象累积的完整性,及对个人喜好的决然排斥。诚然,由于各个时代遗存下来的民俗文化都会不同程度地打上那个时代的印记,因而不可避免地会遇上精华与糟粕并存的情况,对此,我们应该历史、辩证地去省察。首要的是尽可能完整地将与民俗文化相关的记忆全盘发掘,只有这样才是尊重我们祖先的创造,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历史记忆中的“糟粕”部分,在今天看来可能不大符合精神文明,但它为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提供了值得珍视的研究价值。古今中外文化艺术史上,经过去伪存真、去芜存精,化腐朽为神奇、以他山之石攻玉的例证是不胜枚举的。

  “修正”

  当代人站在社会进步的阶梯回望过去时代的民俗事象是否就陷入“祖宗的东西不能动”的樊篱,只是进行极其静止而又机械式的显现,或将其藏入档案库中束之高阁,不去接受社会阳光的洗礼呢?回答是否定的。

  从历史来看,元明清时期我国大多风俗基本定型,无重大变化。及至辛亥革命前后,风气渐开,改革潮涌,维新志士、革命党人都致力于移风易俗,戒鸦片、破迷信,改革婚庆丧葬,妇女成立放足会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荡,再度兴起破旧俗、立新风的波澜……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生产关系及社会关系的变化,对于传统民俗我们应有清醒认识,我们不能全丢,也不能全盘接收。比较正确的方法是在修复基础上的恰当修正。

  文化的再生是一种传播。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认为,当某种文化传播到一个文化圈时,它必须适应这一文化圈的文化特色和接受能力,否则传播便不能正常进行。而作为文化圈的文化特色和接受能力,是与特定域内人文、自然、地理、气候等多种生态休戚相关的。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巴甫洛夫在《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中也认为:“我们的任何方式的教育、学习、训练,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长系列的条件反射。”巴氏的说法不无道理,习惯是由于事物的刺激和主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中形成了巩固的长系列的条件反射所获得的联系之故。就一个地域的大多数住民来说,往往对已经熟悉的人文历史熏陶下的地域风情会表现出一种较为顽强的依恋情结,比较偏爱他们所熟悉的审美对象,较易参与具有与之地域相适应的那种修复后再生的民俗文化活动。

  修正又与修复不尽相同,修复是恢复原来事物的一切面貌,而这里主张的修正是恢复,但也包含着修补与修建。对不合时政甚至邪教类的负面因素、铺张浪费不符民心的排场等要加以适当的修正,对在当代已经形成新民俗的事象可以恰好地补与建。修正后的文化面貌基本上是传统的,也是被当代人所欢迎、接受的。当下留存与散见在各地的传统民俗文化及其形式大多经过了当地民众或多或少的修正。

  “升级”

  当代民俗活动及其形式的升级建立在“将逝去岁月中储存的信息开掘,并加以组合整理形成的记忆”的基础上,是在“修正后为了适应时代,推动文化建设”所运用的一种开拓性的手段。这种升级要将传统的本真性与时代的审美性无缝衔接得很好——为优秀乡土文化续命,却不粘滞一物;是进入了新时代人文精神的创新,又承袭着传统的基因与精魂。

  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浙江省“方岩庙会”是永康一带影响最为广泛的民俗活动。除永康市城乡外,邻近各县如武义、东阳、义乌、金华、缙云、仙居、嵊县、龙游、天台等也在当地民间信仰“胡公(胡则)”诞辰日前后赶赴庙会,千百年来形成了一个以永康为中心,以婺、衢二州为重点,继而覆盖浙中、浙西、浙南、浙东的方岩“胡公”庙会活动区。通过方岩庙会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努力推动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的夙愿在2013年9月进行过一次“记忆、修正、升级”并用的尝试。有关人员于文献方志的考究中进一步廓清了方岩庙会的源流与历代对胡则的褒扬评说;通过传承人、老艺人座谈会梳理和遴选了要保留的祭神民俗与娱神节目,确定了修复、修正方向;继而在保护传统基本面的基础上进行的升级中,着力丰富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突出毛泽东称赞胡则“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被民众崇尚的清官形象,又加进了胡则自宋宣和四年以降,经历代敕封至明太祖朱元璋为“显应正惠忠佑福德齐天大帝”。定位为民间信仰、地方公祭的祭祀大典,形成了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开幕式、传统民间艺术展演暨“方岩踏歌”舞队踩山活动、方岩纸花展等有机组合而成的2013方岩庙会,受到了方岩周边民众、胡则后裔、“方岩庙会”传承人与当地乡土专家的广泛肯定。

  不知历史流变,没有“记忆”的民俗活动将不知道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不接受“修正”的民俗活动将不会存续太久难被今人所接受;不能把传统的本真性与时代的审美性融合得较好,进行“升级”,而对民俗活动进行面目全非的“包装”与“打造”,是一种哗变与颠覆,伪民俗终究会被当代正风良俗所挤压而无立锥之地。可见,当代民俗活动的优良构建,“三维”缺一不可。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