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小人物与大时代的缠绕——电视剧《钢的琴》观后(薛晋文)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3月19日09:31 来源:中国作家网 薛晋文

  最近在央视八套热播的电视剧《钢的琴》,是电影版《钢的琴》的加长和扩展版,属于时下流行的“影视互拍”创作现象之一。影视互拍,主要是依托影 视互动的传播优势,将走红的电影和电视剧进行扩展或浓缩,以持续抓住受众并取得市场占有最大化的创作模式,其借助受众的前理解和新期待,让走红影视剧的 “剩余价值”得以充分实现。相比较当下荧屏上流转的香车宝马和俊男靓女,以及某些无端折腾和闹腾的婆媳剧,甚至不屑深度反映生活的伪现实剧。电视剧《钢的 琴》显然有些另类,甚至多少显得有点土气、粗糙和不入流,影调风格多有土灰色的沉闷、机械和乏味之感,画面造型和场面调度略显简单笨拙。然而,就是这样一 部“不合时宜”和“笨手笨脚”的电视剧,却深深锁住了许多观众的目光和心灵。

  主题思想内涵深刻  电视剧《钢的琴》将普通工人的命运置放到大时代的环境中予以呈现,从工人阶级荣耀辉煌的年代,到企业改制和工人下岗的酸甜苦辣,再到自主创业和人生沉浮的 艰难曲折,处处闪烁着个体的生存环境和命运处境。就此而言,陈桂林等一代个体生命的心灵史和命运史,其实也是一部企业变迁史和社会转型史,小人物的窗外涌 动着时代风潮,时代旋涡裹挟着小人物一路向前。这似乎是无数个体生命与时代达成的无言契约,古今绵延,很少有人能逃离时代的影响,也很少有时代变迁未施以 个人命运影响,个体与时代的缠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轨迹,这样的哲学思维和思想况味是该剧的独特所在。换句话说,创作者秉持厚重深邃的艺术哲学观,体现 了对底层工人的深切关注和深情抚慰,同时彰显了整体上把握和解读时代的抱负及责任,奋力在现代性的征程中捕捉和钩沉民族精神的踪迹和力量,警醒人们:即使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纵观全剧,看得出创作者努力向底层社会和逝去的时代致敬,底层工人虽然生活困顿、物质贫乏,但他们不甘心被命运摆布和捉 弄,奋起挣扎并左右突围,彰显了个体生命的崇高价值和坚韧品质,凸显了工人阶级脊梁性的独特精神。他们即使遭遇命运洼地,依旧如野草般疯狂生长并艰难求 索,这抑或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本色与特质,而宝贵的品质不应随着时代变迁而遁迹。只可惜,这样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穿透力在不少电视剧中已难觅踪影。

  视听语言别出心裁  电视剧《钢的琴》努力追求视听语言的艺术自觉。其一,音乐的巧妙使用。剧中的音乐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和时代韵味。东北许多企业曾接受前苏联的援助,依 托俄罗斯风情的音乐,既体现了对过去时代的感伤与心酸,又彰显了告别过去的艰难与不舍。剧中声画对立的运用颇为得体。乐队在婚丧嫁娶中演奏的乐曲,往往与 现实场景和主人公的境遇对立相反,创作者依托声画对立的形式抵达了思想深处,在“以喜衬悲,更显其悲”的审美理想中,烘托出了社会转轨期凡人的悲苦命运, 彰显了一种悲悯情怀。剧中的《幸福拍手歌》巧妙地升华了主题,体现了普通人简单的幸福追求,希望不灭和梦想燃烧即是幸福,简单的幸福是他们战胜困难的灯塔 与希望。其二,隐喻蒙太奇让人印象深刻。剧中长时间展示工厂烟囱的爆破是创作者的匠心所在。他们郑重其事地点燃香烟,就像围观一场仪式那样,在庄严肃穆中 不约而同投以注目礼,烟囱的倒下,象征着社会转型中,旧事物终将退出历史舞台,新事物的出现不可阻挡,群体对阶级的覆盖势不可挡,与其说围观者在向过去的 年代告别,不如说是和陈旧过时的自我诀别。工厂门口无缘无故摔倒的摩托车,隐喻着个体生命中有太多的不测和苦难,往往是此处刚刚补足,彼处又漏洞百出, “屋漏偏逢连夜雨”,抑或是底层人生难以摆脱的宿命和困厄。钢水飞溅的火花,同样隐喻和象征着一种理想和盼头,等等。其三,色彩的运用合理得体。全剧以冷 色调或灰暗色彩为主,这与陈桂林在人生的迷雾中挣扎、在灰色的人生中穿梭的主体故事情节相吻合。剧尾处,画面色彩较为温暖亮丽,反映了底层人物即将走出生 活困境、收获理想馈赠和命运报偿的满足和欣喜,以暖色调给人一种希望和信念。

  人物和细节值得咀嚼  主人公陈桂林的人物形象比较突出,他生性倔强又略显少年老成,敢于面对生活的困境和阻遏,不轻易向现实低头屈服,生命的尊严在他眼里比什么都重要,具有一 种不服输、认死理、敢较真的执拗和执著。同时,他崇尚自力更生和吃苦耐劳,没有被生活的重负和不幸压垮,善于借助精神胜利法去解围和减压,超越于物质层面 之上,始终坚守人生的梦想和理想,精神力量的强大足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虽然生活异常艰难,但理想和激情依旧在其身上熊熊燃烧。女主人公淑娴以帮手的形象 出现,一直游走在陈桂林的左右,在三角恋爱的特殊情感结构中,以近乎柏拉图式的精神爱恋铸造着自己的情感天空,其包容、隐忍和大度令人称道,其不愠不火、 爱而有度和爱而有道的情感品质,对今天某些异化的情感而言具有警示作用。此外,季哥的行侠仗义和博大胸怀;二姐的泼辣直率和敢说敢做的性格都令人过目难 忘。

  影视互拍常常留有遗憾和缺憾。剧版《钢的琴》的剧情略显拖沓冗长,尤其是情感戏的铺陈,明显有注水和勉强的痕迹,一定程度上稀释了电影版的思想 浓度和艺术力度。三角恋情感戏的构架虽然有助于推动剧情扩展,但过渡承转的裂缝还是比较明显。人物表演方面,无论是王千源版的陈桂林与李乃文版的陈桂林相 比,还是秦海璐版的淑娴和汪洋版的淑娴对照,都有一定差距,也许是受影视互拍的制约,后者总是在刻意模仿和靠近前者,没有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完全表现出 来,缺少一种骨子里面的韵味和美感,人物“精气神”的质感和品相皆有淬炼与提升的空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