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科幻 >> 新闻 >> 正文
据新华社北京3月13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吕秋平)人们对政府积极推进公车改革、整治“车轮上的腐败”充满期待,我们邀请青年科幻作家飞氘为公车改革的前景增添些许科幻色彩,畅想一下没有公车的世界。当然,科幻总归是科幻,现实生活中,回归公务性质的公车,恐怕还是必要的。
飞氘,本名贾立元,青年科幻作家,曾入围第十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其作品被译成英文、意大利文。
《假如公车取消》
作者:飞氘
公车取消后,最初的效应是,原来习惯坐公车的人,他们的活动会受到很多限制,自己开车也好,坐公交地铁也好,都不太方便,不能再像以往那样,自由高效地在三维空间内移动。与此同时,还将有一批司机面临失业,需要对其妥善安置。最初由于处置不当,出现了一些麻烦。但这也很快解决了。司机被派到新增的公交车队去了。
取消公车,老百姓拍手赞成。原来坐公车的人,加入了上班族的队伍,坐地铁、坐公交,最初不太习惯,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地铁中,还习惯端着一杯茶,拿着一张报纸,车一到站,还喊:让我先上!结果,又引起了普通人的反感。这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后来,都改观了。当然了,他们的数量比较庞大,使得城市公交的拥挤加剧。但一个很好的效应是,他们都减肥了,行动灵敏了,而且更能体会到普通人的难处和疾苦了。
但还是有一小部分人难以适应,变得越来越不想出门了。这样怎么能开展工作呢?好在,很快,新技术介入了,这样的难题于是得以解决。也就是说,在增强现实眼镜以及异体操控技术的协助下,千度公司开发出了一批电子替身,来为离了公车就难以出行的行政人员服务。一切都网络化,根本不再需要任何的公车。人们可以坐在办公室里,指派自己的替身到本人无法亲自前往的地点办事。
网速将成为关键。为此有关部门大幅提高互联网速度,保证了远程遥控的流畅性,几乎看不出延时。为了工作能够顺利展开,一个人可以拥有许多个替身,工作量和工作效率都大大提高,成为了一种新的办公模式。这一模式获得了推广,引发了一场行政革命。当然,这里也有危险,就是一旦发生腐败,社会影响也将成倍扩大。但由于电子监督眼的加入,由于信息透明,这样的风险也大大减少了。因此,公车的取消,实际上推动了网络经济向网络行政的转化。
后来,在第一批替身的主人去世后,尚健在的替身开始反过来要求为自己寻找替身,这引发了辩论,最终,考虑到经验和智慧的延续性,因此还是批准了“二次乃至多次替身”。行政工作更加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更加高效及时,贴近服务对象。人们都发自肺腑地觉得,这都要感谢当年取消了公车。